屋内的布置十分朴素,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简陋。
土炕、旧桌椅,墙上贴着的年画也显得有些年头了,不过房间倒是被收拾得颇为整洁。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似无的草药味,混合着老旧房屋所特有的气息,让人感觉有些压抑。
此时此刻,屋内的气氛异常凝重。
我看着着栓柱老娘那憔悴不堪的面容,以及栓柱紧握的双拳和低垂的脑袋,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
就在这尴尬的时刻,静姐轻轻地握了一下我的手,似乎是在提醒我该说些什么来缓解一下这紧张的气氛。
我刚想开口,栓柱却突然猛地抬起头,快步走到他老娘面前。
他的声音略微有些沙哑,但却异常坚定地说道:“娘,您别难过,儿子现在已经能够挣钱了。”
话音未落,栓柱缓缓地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掀起自己外套的内衬,然后从里面一个缝得严严实实的内兜里,掏出了一叠崭新的百元大钞。
那沓钱被橡皮筋紧紧地捆扎着,看起来厚厚的一叠,恐怕至少有好几千块。
“娘,这钱你拿着。”栓柱小心翼翼地将那厚厚的一沓钱塞进老娘粗糙的手中。
他的声音有些低沉,但却充满了关切和爱意:“一共五千块,是儿子这几个月在城里干活攒下来的。你留着,想吃点啥就买点啥,别舍不得花。”
栓柱的老娘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手中那沓钱。
她那原本浑浊的眼眸此刻瞪得如同铜铃一般,手也不禁微微颤抖起来。
“五……五千?!”她的声音有些嘶哑,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财富吓到了,“柱子,你……你哪来这么多钱?你是不是在外面干啥不好的事了?”
老人的第一反应是担忧和恐惧,她害怕自己的儿子走上歧途,误入了什么不好的行当。
“没有!娘,俺咋会干坏事呢!”栓柱急忙解释道,他的语速有些快,似乎想要立刻打消老娘的疑虑。
他转头看向我和静姐,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是阳哥和静姐对俺好!”栓柱继续说道,“静姐让俺在她的便利店帮忙,每个月都给俺开四千块钱工资!后来俺跟着阳哥去了堂口,静姐说怕阳哥那边收入不稳当,还是照样给俺开着工资!连俺在城里住的房子,还是阳哥给租的,没要俺一分钱!”
栓柱老娘听完,难以置信地看向我和静姐,嘴唇哆嗦着,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抓住栓柱的手,又看向我们,声音哽咽:“真……真的?小阳,静丫头……柱子说的是真的?你们……你们对柱子这么好……我……我老婆子都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她说着,身体微微前倾,似乎想要下来向我们道谢。
我和静姐见状,连忙快步上前,一人一边扶住了她,生怕她一个不小心摔倒在地。
静姐轻声说道:“大娘,您可千万别这样。栓柱这孩子啊,他踏实又肯干,在我们这儿可是个得力的好帮手呢!这些都是他应该得到的,您就安心把钱收下吧,这可是柱子的一片孝心啊。”
我也赶忙附和道:“是啊,大娘,您看现在的栓柱多能干啊!他在我们这儿工作得可认真啦,大家都对他赞不绝口呢!您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这钱您拿着,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要是生活上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地方,或者身体不舒服了,您就拿这钱去看看病、抓点药,可千万别亏待了自己呀!”
栓柱的老娘听着我们的话,手里紧紧握着那五千块钱。
她的目光缓缓从我们身上移开,落在了手中的钱上,然后又看向了站在一旁的小儿子。
此时的栓柱,与以往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他的眼神不再迷茫和黯淡,而是充满了自信和希望,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息。
栓柱老娘凝视着眼前这个仿佛脱胎换骨的儿子,心中百感交集,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奔涌而出。
她一边抹着眼泪,一边不停地念叨着:“好……好……我儿子出息了……遇上贵人了……好啊……”那简单的几个字,包含了她对儿子无尽的欣慰和感激,以及对我们的深深谢意。
最后,她把钱攥得更紧了,这不仅仅是一笔钱,更是儿子的一片心。
她紧紧地握着栓柱的手,仿佛害怕一松手他就会像鸟儿一样飞走似的。
她的嘴里不停地念叨着,问着栓柱在城里的生活情况。
“儿啊,你在城里吃得咋样?可别饿着自己啊!”她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岁月的痕迹,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关切。
栓柱微笑着回答:“娘,您放心吧,城里的饭菜可好了,啥都有,我每天都能吃饱。”
“住得惯不惯啊?有没有人欺负你?”她的眉头微皱,眼神里透露出一丝担忧。
“娘,我住得挺好的,同事们对我都挺照顾的,没人欺负我。”栓柱的语气很温和,让人感到安心。
“那活儿累不累啊?别把身子累坏了。”她轻轻抚摸着栓柱的手,仿佛能透过这双手感受到他在城里的辛苦。
“娘,您放心吧,这活儿真不累,我完全能应付得了。”栓柱的语气坚定而自信。
他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流淌进母亲的心田,让她心中那块一直悬着的石头终于稳稳地落了地。
母亲凝视着栓柱,眼中满是欣慰和疼爱。她轻轻地抚摸着栓柱的手背,感受着儿子手掌的温度和粗糙,嘴里喃喃自语道:“我儿出息了……真出息了……”
与此同时,隔壁厢房里传来王彩凤的哭闹声。那哭声原本高亢激烈,此刻却渐渐低了下去,只剩下不甘心的嘟囔和栓城低声下气的劝慰。
我们静静地陪着栓柱老娘,听她讲述屯子里这些日子发生的琐事。
她的话语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谁家娶媳妇了,谁家老人走了,地里收成怎么样……
这些看似平凡的事情,在她的口中却变得生动。
我们听得很认真,不时用温和的声音回应几句,让老人家感到被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