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府,四十八岁的摄政王一脸病容,二管家毕恭毕敬的站在他面前,“这是那药的方子,据他说,他从六年前开始服用此药,每年两瓶,六年间从未得过什么病,精神好的很,容颜也未见老。”
摄政王接过方子,“果真如此?这方子他是从哪里得来的?”
百年人参,灵芝虫草,天山雪莲,这些药材府里就有,没有什么稀奇的,放在一起真能有奇效?
“去请王太医来。”
王太医是摄政王府的常客,看了方子皱起了眉头,“王爷,这些都是补药,单吃都有效果,放在一起怕是不妥啊,太补了会上火啊。”
“如此说来这个方子不能用?”
“也不是不能用,就是不能常用。”
“噢?那一年用个一瓶两瓶的没事吧?”
“瓶?王爷是说,这药有成药?可否给老朽看看?”
摄政王看向二管家,“听见了吗?去要一瓶成药来。”
杜爹苦着脸来找杜敏,“敏儿,给了方子还不行,二管家想要一瓶成药。”
杜敏抚额,“您就跟他说药材难得,前两年好容易得了药做了几瓶,都吃完了,今年还没配齐,没有成药。”
都说了贵重,又不是大白菜,说有就有。
“那,那能行吗?王爷不会生气吧?一生气把咱们的生意给停了咋办?”
“您老想的真多!要不就让王府出药材,拿来我给做。”
要说王府还真是什么珍稀药材都有,方子上的药材一样不缺,放在了杜敏面前。
“系统,这摄政王得了什么病?”
“他中了寒毒,发作时浑身冰冷,痛入骨髓。”
“无药可医吗?”
“你那解毒丹和固本培元丹掺和一起给他炼一瓶药,加几滴灵泉水即可。”
这位摄政王勤政爱民,老皇帝昏庸,朝政全靠摄政王撑着,为了自己安稳的生活,救他一命吧。
过了十日,杜敏才拿出两瓶药给杜爹,“爹,拿去交差吧。”
王太医拿着一粒药反反复复的闻着,又用小刀切了一小点,放到口中品尝。
摄政王见他闭着眼久久不语,出声问他,“王太医?这药如何?”
“妙!王爷,这药极妙!药材的用量掌握的极好,不过这制作手法我没见过,通常药丸子都是用蜂蜜搓到一起的,这个,好像是,道家炼丹的手法?王爷,我能见见制药之人吗?”
摄政王听说这药极妙就放心了,拿起一粒放入口中,喝水咽了下去。
“制药之人本王也未见过,你若是想见让二管家带你去。”
这药带着一股子清香,入口如同甘露,摄政王只觉得五脏六腑都熨帖了,不由得发出一声轻叹。
“二管家,去账房支五百两银票,赏你的!”
二管家大喜,不枉自己跑了这许多路,“谢王爷赏!”
“还有,献药之人也赏五百两,还是你去办。”
二管家喜气洋洋的带着王太医来找杜爹,“老杜,这是王爷赏你的,王爷吃了那药,舒服的很,还有,这是王太医,他想见见制药之人,快叫他过来吧。”
三人是在茶楼见的面,杜爹一听苦了脸,这可咋整?敏儿,不能叫这些人知道是敏儿做的药啊。
“管家,制药那人已经不在京城了,制完药,恰逢他家里有事,他回家去了。”
二管家倒不在意这个,他看向王太医,“王太医,您看这?不巧啊。”
王太医没法子,问杜爹,“那你知道他制药的手法吗?我看这药外皮坚硬,不像是蜂蜜搓的,倒像是道家炼丹的手法。”
杜爹,“我哪里知道这个?这是人家的独门技艺,轻易也不能让咱知道啊?”
“说的也是。”
王太医有些遗憾,他是真想跟人家切磋切磋的。
见王太医不再追问,杜爹暗暗抹了一把汗,敏儿啊,爹爹只能帮你瞒到这里了,王爷吃了神药说好,后续若是察觉自己府里制的药效果不好可咋办?
杜爹隐隐觉出杜敏还有瞒着他的地方,她在家养了十五年,没看过什么医书,怎么来了京城短短几年就会制药了呢?还是如此珍贵的神药,她经历过什么?
想起杜敏曾经说的,难道她,真的不是自己的女儿?
系统,“喂,你爹怀疑你换了芯子了。”
杜敏不以为意,“他又没有证据,再说,我对他还不够好吗?单单止血散一年得给他赚多少银子?更别说帮他调养好了身体,健健康康活到个一百岁都没问题!”
陈燕达苦读了七个月,迎来了府试,夫子对要去参加府试的五个弟子抱怨,“为了你们,为师的头发都要秃了,你们可要一举考中才好,如此才对得起我可怜早逝的青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