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滔远和杨杰潮认识的时候,两个人都在杭城打工,住在城中村的出租屋里,六个人挤一间房,月租金两百块钱。
房间不到二十平米,放了三张上下铺,中间只能勉强站一个人。
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冷得像冰窖。
他们在建筑工地上扛水泥、搬砖头,一天干十几个小时,一个月能拿一千多块钱。
工头经常克扣工资,有时候干了三个月才结一次账,还要扣掉各种莫名其妙的费用。
那些年,他们几个人抱团取暖。
邵庆是其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十八岁就出来打工了。
他父母在老家开了个小饭馆,生意不好,养活一家人都困难。
邵庆从小跟着父母学做菜,手艺还可以,但不愿意守着那个小饭馆过一辈子。
他说他的梦想是在杭城市中心开一家三层楼的大饭店,像电视里演的那样,灯火通明,客人络绎不绝。
何滔远和杨杰潮听了都笑,但没有人嘲笑他。
那个年代,穷人都有梦想。
何滔远和杨杰潮走得最近。
两个人年纪相仿,都能吃苦,也都聪明。
何滔远性格直,遇到不平的事会站出来。
杨杰潮脑子转得快,懂得察言观色,知道什么时候该忍,什么时候该出头。
在工地上干了几年后,杨杰潮说不能一辈子给别人打工,得想办法自己干点什么。
那时候杭城到处都在建房子,工程多得做不完。
杨杰潮看准了这个机会,想自己承包点小工程。
但是没有关系,没有资金,连门都摸不到。
转机出现在一个下雨天。
那天杨杰潮在一家茶楼门口躲雨,碰到了一个中年男人。
男人的车抛锚了,站在雨里打电话叫拖车。
杨杰潮主动上前帮忙,陪着那个男人等了一个多小时,还买了两瓶水。
那个男人叫周建国,是杭城一家工程公司的老板。
周建国对杨杰潮印象不错,留了个电话。
后来杨杰潮隔三差五地给周建国打电话,约他吃饭、喝茶,慢慢混熟了。
周建国有个女儿,叫周丽华,三十岁,长得不好看,性格强势,一直没嫁出去。
杨杰潮开始追求周丽华。
何滔远劝过他,说不能拿自己的幸福做赌注。
杨杰潮笑着说,赚不到钱谈什么幸福。
半年后,杨杰潮和周丽华结婚了。
婚后,周建国开始带着杨杰潮做工程。
从最小的分包工程开始,一点点教他怎么跑关系,怎么谈价格,怎么管理工人。
杨杰潮学得很快,也很卖力。
周建国看在女儿的面子上,把一些小项目交给他做。
杨杰潮赚到了第一桶金。
他把何滔远、邵庆和其他几个兄弟都叫过来,说以后跟着他干,保证大家都能赚到钱。
那时候杨杰潮还是以前的杨杰潮。
他记得每个兄弟的生日,记得谁家里有困难,记得谁想要什么。
他把赚到的钱拿出来分给大家,虽然不多,但每个人都有份。
他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邵庆在工地上摔断了腿,在医院躺了三个月。
医药费是杨杰潮出的,一分钱没让邵庆还。
邵庆出院后不能干重活了,杨杰潮让他去工地食堂帮忙,管饭管住,工资照发。
何滔远的母亲生病住院,需要十万块钱做手术。
何滔远到处借钱,借了不到三万。
杨杰潮二话不说,拿出七万块钱给他。
何滔远说这是救命钱,一定会还。
杨杰潮说不用还,兄弟之间不谈这个。
那几年,他们几个人关系好得像一家人。
但是好景不长,杨杰潮开始慢慢变了。
工程越做越大,手下的人越来越多,赚的钱也越来越多。
杨杰潮开始穿名牌衣服,戴名牌手表,开豪车。
他不再和兄弟们一起吃饭了,总是和周建国的那些朋友应酬。
他开始喜欢别人叫他“潮哥”。
以前大家都直呼其名,或者叫“老杨”。
现在杨杰潮听到有人叫他名字,脸色就会变。
他说既然跟着他干,就得守规矩,该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
何滔远不愿意叫,杨杰潮也没强求。
但其他人都改口了。
杨杰潮开始把兄弟们当小弟使唤。
以前分钱,大家都是按劳分配,干得多拿得多,干得少拿得少。
现在杨杰潮说了算,他觉得该给多少就给多少。
有人不满意,他就说:“不愿意干可以走,外面排队等着的人多得是。”
有一次工地上出了事,一个工人从脚手架上摔下来,当场死了。
按规定要赔偿,杨杰潮让何滔远去和死者家属谈。
何滔远谈下来是三十万,杨杰潮只愿意出二十万,让何滔远再去压价。
何滔远说人都死了,该赔的就得赔。
杨杰潮说他不懂做生意,能省一分是一分。
何滔远没有去压价,自己掏了十万块钱补上。
杨杰潮知道后很生气,但没有发作。
他把何滔远叫到办公室,说兄弟归兄弟,生意归生意,不能混为一谈。
何滔远说如果做生意要昧着良心,他宁可不做。
两人大吵了一架。
虽然吵了架,但何滔远还是跟着杨杰潮干。
毕竟这些年的情分在,而且他需要这份工作赚钱。
邵庆在这期间也得到了杨杰潮的帮助。
邵庆的父亲出了车祸,肇事司机跑了。
邵庆报警,但案子一直没破。
邵庆急得团团转,何滔远带着他去找杨杰潮。
杨杰潮托关系找到了肇事司机,让对方赔了钱,邵庆的父亲才得以治疗。
邵庆想在市区租个店面开饭馆,但手头没那么多钱。
何滔远借给他五万块钱,还帮他到处看店面,谈房租。
店面租下来后,何滔远又帮他装修,找供货商,联系客户。
邵庆的饭馆开起来了,生意还不错。
后来邵庆的饭馆因为消防不合格被查封了。
邵庆急得要跳楼,何滔远又去找杨杰潮。
杨杰潮托了关系,让人重新验收,饭馆才得以继续营业。
邵庆对何滔远和杨杰潮感激不尽。
他说这辈子欠他们太多,怎么还都还不清。
何滔远说兄弟之间不谈这个。
杨杰潮笑着说,以后好好干,有的是机会报答。
邵庆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开一家三层楼的大饭店。
杨杰潮说这个简单,等时机成熟了就帮他。
两年后,杨杰潮兑现了承诺。
他买下了一栋三层的楼,装修好了交给邵庆。
装修、设备、前期运营的钱都是杨杰潮出的,总共花了两百多万。
杨杰潮说这些钱不用还,就当是投资,邵庆只管好好经营。
庆丰楼就这样开起来了。
开业那天邵庆哭的像个孩子,也是后来他才知道,是何滔远去找杨杰潮拿了一百五十万,剩余的五十万是何滔远自己给的。
何滔远二十八的时候岁,认识了一个小学老师,叫王小芸。
王小芸长得很漂亮,性格温柔,对何滔远很好。
两个人谈了一年多,决定结婚。
结婚那天,杨杰潮来了,喝了很多酒。
他搂着何滔远的肩膀说:“你小子有福气,娶了这么漂亮的老婆。”
何滔远笑着说:“你不也结婚了吗。”
杨杰潮没说话,又喝了一杯酒。
那天晚上,杨杰潮醉得不省人事。
何滔远和邵庆把他送回家,周丽华开门,看到杨杰潮的样子,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
杨杰潮趴在地上吐,周丽华站在旁边,双手抱胸,骂得更凶了。
何滔远和邵庆退出来,关上门。
两人站在楼道里,谁也没说话。
没过几年,杨杰潮就出事了,也就是那个时候,他让何滔远去顶罪。
何滔远入狱后的第二年,杨杰潮和周丽华离婚了。
周丽华分走了一大笔财产,但杨杰潮的公司还在,业务没有受影响。
半年后,杨杰潮开始追求王小芸。
王小芸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没有经济来源。
她一个人既要工作又要带孩子,过得很艰难。
杨杰潮经常去看她,送钱送东西,嘘寒问暖。
他说何滔远是为了他才进去的,他有责任照顾何滔远的家人。
王小芸一开始拒绝,但杨杰潮很有耐心。
他帮王小芸交房租,帮她找保姆,帮她解决各种问题。
时间长了,王小芸开始依赖他。
一年后,杨杰潮和王小芸结婚了。
何滔远的儿子改姓杨。
邵庆在这期间没有去监狱看过何滔远一次。
庆丰楼的生意越来越好,杨杰潮也放话出来,说谁跟何滔远来往,就是跟他过不去。
邵庆选择了沉默。
他告诉自己,何滔远进去了,自己也要活下去。
庆丰楼是杨杰潮给的,如果得罪了杨杰潮,这一切都会没有。
七年里,邵庆一次都没有去看过何滔远。
他不是不想去,而是不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