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城外兵卒掘坑埋人头,人头很多,足有上百。
这些人头都是近十日所问斩的少陵城官吏与商贾,他们不是作奸犯科之辈,也不是甘州之局的参与者,但是他们和邵桐光有联系,疑似衡顺帝的暗子。
邵桐光既然是暗卫,就说明衡顺帝很早就在布局甘州。甘州肯定还有其他暗子,多半借着邵桐光的刺史身份遮掩悄无声息的渗入甘州。
衡顺帝敢食子,那就别怪他反扑。罗网彻查少陵城,风过留声,燕过留痕,只要是借着邵桐光的身份渗透便不可能不留下痕迹。
罗网恰恰是寻迹追痕的好手,李景源只说了一句百无禁忌,这头恶兽便再无顾忌的张开了獠牙。
罗网彻查甘州近三十年来甘州官员的入职升迁,彻查邵桐光的关系网。从官场牵扯到商贾,寻迹抓千人,以残酷刑罚审讯,死了两三百。
不是人人都是邵桐光这种愚忠到骨子里的暗卫,罗网的凶残刑罚有用的很。
审出了百人,其中有锦衣卫暗子,也有暗卫暗子,还有一半身份暂且确认不了,但宁肯错杀也不放过。
罗网从这百人身上又挖出了不少衡顺帝的暗子,散布在甘州各阶层,主在各城官场,其次在甘州世家豪阀府邸,还有一些近年来崛起的豪绅小贵。再次是军队,常野军中亦有数十暗子。
看着这些暗子的分布,李景源一下子明白了,衡顺帝早有掌控甘州的想法。 即便没有今年的甘州之局,也会有他日的张三李四局。
一旦甘州官场、军方、世家豪阀被肃清,这些暗子可以立马接收空余出来的位置,顺利接管甘州。
李景源既然知道了,自然不可能让他得逞。罗网尽出,将衡顺帝的暗子尽数拔掉。
又是少陵城头上,李景源再次登鳌台,俯观天下。
李景源归城十日,已有九次登鳌台。
许是少陵城太过无聊沉闷,也许是这些日来心情不佳,李景源无事之后,总喜欢来这鳌台坐坐,登高散心。
今日登鳌台晚了些,已经入夜,少陵城头的夜比其他处更黑更暗,说是因为少陵城阴气浓重,入夜而起,蔽月挡光所致。
李景源入得天象,五觉灵敏,可感天地之异。确实观到了那少陵城墙上流淌而出的如雾阴气,阴风阵阵中,仿佛鬼哭魂泣。只是他登鳌台已有半刻,却未见传闻中的冤魂鬼物。
环顾了一下鳌台,神情有些遗憾,许是未见得那两百年前的人魔王坚之魂。
片刻之后,倒是出了异状。
少陵城外有白光亮起,似是有人点灯夜行。只是那白光洁白,怎么也不是油灯篝火。
白光一息数十米,在漆黑夜晚连成一条白线,直指少陵城。
它于护城河外而停,白光高七尺,照得三丈地。
李景源眯着眼,望见了白光中隐约有一道窈窕人影。
赵高沉声道:“是佛光。”
邓太阿瞥了一眼道:“是个女子。”
李景源聚气机于眼,观得佛光女子。
她一袭雪白僧衣,赤足,一双无瑕玉足却不惹尘埃。
三千烦恼丝随意盘起,仅仅以一根不起眼的小枝缚着,手中也只拿着一朵盛放雪莲花。
她轻灵入护城河,踏水不落,踩水而行。如神仙中人,不紧不慢过了十一二丈护城河,又踏空上墙头。
少陵城上阴森鬼气如潮而出,重如大雪铺天盖地。她身上圣洁白光却越来越亮,厚重阴气都要退避三舍,好似一尊观自在菩萨。
城头上龙虎山的老道们纷纷被惊动,俯瞰踏空而来的女菩萨,眉头紧皱。
龙虎老道沉声道:“白衣观音,现在不是佛家盛会,你不得入大衡。”
李景源神色猛地一沉,赵高同样变脸,立马对鳌台之下藏于暗处的罗网喝道:“立刻调铁鹰锐士过来,快。”
黑影迅速下城头而去。
李景源神情凝重,缓缓道:“白衣观音,大雪山的观世音菩萨,这位居然亲自下了大雪山。”
西戎大雪山巅有菩萨,穿白衣,居雪巅,饮朝露,食雪莲,不染凡尘半分。
眼前这位佛光奇女子就是大雪山大觉山唯二菩萨,在西戎有一大串头衔,密宗上师,光自在菩萨,慈都法王,白衣观音……
白衣观音仿若未闻,依旧踏空上城头,缓步踏向鳌台,是寻着李景源而来。
“布阵。”龙虎山老道们当即出手,要拦下这尊久不出世的观世音。
老道们布下龙虎山的合击之阵,聚众人之力于一人身上,为首老道甩出浮尘,三千白丝如三千刃。
看似凶猛的招式却未能破开白衣观音身上的佛光,一击之后,老道叹了口气,朝着鳌台作揖叹息道:“殿下,老道拦不住她。”
白衣观音缓步来到鳌台,刚要踏石阶,邓太阿走了出来,两两对峙。
只看到俩人之间起了劲风,白衣观音身上佛光浓烈十倍,城头都被照亮如白日,厚重飘动的阴气尽数被蒸腾散去。
石阶上剑痕密布,差点毁去。
俩人对峙三息,气机消散,白衣观音身上的佛光随之消失了。这才能看清那隐藏于千重佛光后的圣洁面孔,饶是李景源见识多广,也愕然惊呆。
美是绝美,不差那天下绝色李白衣,身上纯澈的圣洁气质更添十分气质。
她已不似人间人,真如天上观世音。
不过他记得白衣观音好像年过五十了吧,就算再怎么驻颜有术,也会有留有岁月痕迹。可眼前这位肌肤如雪,容颜与双十少女无异,任谁看了也只会道声豆蔻妙龄,桃李年华。
难道这位真入了先天第四境?
佛门果位并非都以修为境界论之,佛家主要论的是佛法修行,一些得道高僧可因佛法修行精深,可因信徒众多而冠以果位称号。
这位白衣观音以佛法高深闻名天下,她三十岁曾下山问法,走遍西戎、大衡、北狄三座天下。
问法泥难山,问的泥难山诸多高僧哑口无言,最后还是泥难山菩提洞中参禅悟佛五十年的老僧出面才留下了泥难山的颜面。
问法道家之首的天宗,与三大老天师辨佛道之别,得了个佛道本一家的结论。
问法儒道第一的老夫子,问出一个义相同。
问法三座天下,问出了一个无生法忍境界。
问法归来,便得了个菩萨果位。
那一年她才刚入天象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