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这绣屏有什么问题吗?”宋伊只能这样询问,引回海棠的注意力。
海棠回神,看向宋伊摇了摇头:“这绣屏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很好看,这绣屏你知道在哪儿买吗?”
在场的人,除了韩承瑜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海棠怎么会犯这种错误?
人家家里这会在办丧事,她怎么会问绣屏在哪儿买的这种问题。
但刘老师,还有宋伊三人与海棠相处的时间久了,清楚的她性格,因此并不在意。
宋伊神色如常地回话道:“这绣屏是我奶奶自己绣的,这绣屏你要是不嫌弃,就送你。”
海棠连连摇头:“君子不夺人所爱,不过没想到宋奶奶有这么好的绣技,她现在还能碰针线吗?”
宋伊点头,但神情也很低落:“碰的,我小妹很喜欢刺绣,并且也有天赋,奶奶要教她,每天必碰针线。
只是当前社会对绣品的需求并不高,奶奶时常叹息,空有一手手艺,却不能为家里增收。
也担心三妹一腔心思放在刺绣上,将来吃不饱饭。”
海棠脸上却露出欣喜的神情来:“不会的,我在北都的工作室,就需要绣娘,等你父母出殡了,让宋奶奶带着你三妹妹去工作室试试。
至于工资,到时候工作室的人,会与宋奶奶面谈,我不会让宋奶奶吃亏。
这样一来,你家又重新有了经济来源,你和你的弟弟、妹妹,就可以继续读书。
等你的小说完稿,投到出版社被采用,就能获得稿费,你家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好。”
宋伊也不想退学,她热爱文学,她想在学校完成学业,以后从事相关工作,但之前是没办法,现在海棠给出解决方案,她心动了。
所以她收起了刘主任放在茶几上的退学申请,然后跟海棠道:“你的提议,我需要跟家里人商量。
毕竟奶奶年岁大了,受不得累,我不想将养家的重担压在她身上。”
海棠点头:“一切等你父母的丧事料理之后再说。”
之后程韵和林思怡又说了些安慰宋伊的话,一行人就告辞离开。
坐上车后,韩承瑜状似无意地开口询问:“海棠同学,你说的工作室是做什么的?”
“高定服装。”海棠回话,并没有趁机跟韩承瑜推销工作室。
韩承瑜则顺势又问:“那你的工作室,能定做旗袍吗,我想定做一件旗袍送给我妈做生日礼物。”
海棠没想到生意说来就来,当即点头:“可以。”
这时刘主任插了一句嘴:“臭小子,出国两年,长大了,也懂事了,之后韩夫人生日收到你的礼物,肯定高兴。”
韩承瑜听了这话,脸上的笑容被悲伤取代:“以前都是我的错,就是因为知道错了,所以格外想为爸妈做点什么。”
看着韩承瑜的神情变化,刘主任猜到他想到谁,刘主任脸上的笑容也落了下来。
车内的气氛一时显得低沉,坐在后排的海棠三人,就更不好说什么。
车子一路开到北都大学,海棠三人跟韩承瑜道了谢,然后跟着刘主任下车。
韩承瑜因为想起过世的大哥,也没心思再在海棠面前刷存在感。
回到宿舍后,程韵才开口:“棠棠,伊伊家那个绣屏上的刺绣,很厉害吗?”
海棠点头:“那个是京绣,京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只是那时候还未成一派。
大概是元朝统治时期,当时将所有匠人收编为匠藉,受朝廷调派。
那时各地优秀绣娘汇聚京城,各种绣法碰撞之下,京绣的技艺因此成型。
明代以后,宫廷绣的针法、技艺、用工、用料、纹样图式等特点更加鲜明,京绣一派日益壮大。
到了清代,宫中特设绣花局,在此期间,宫绣融合了我国各种优秀绣工技法,将自身特点发扬光大,成为独树一帜的代表绣种。
到了清朝末期,京绣更是名扬海内外,以用料讲究,格调风雅着称。”
程韵竖起大拇指称赞:“你还懂刺绣啊,真厉害。”
海棠就笑道:“开了服装公司之后,特意了解过,没想到宋奶奶懂京绣,还真是个大惊喜。
最重要的是,如果宋奶奶愿意去工作室,宋家的困境就解了,伊伊和她弟弟都不用退学。
其实我愿意资助伊伊是一回事,但我怕她不愿意接受,现在这样最好。”
程韵和林思怡了解的点头,以宋伊的性子,跟人借钱继续求学,她会不安心的,而且大概率也会拒绝。
至于她正在写的小说,虽然投稿给出版社被采用,就会有稿费,但前提是被采用,万一没被采用怎么办。
这其中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海棠找过刘主任回来,跟程韵解释后,三人其实已经做好被宋伊拒绝的准备。
却没想到去了宋家,有意外发现,难题一下就解决了。
次日,海棠吃过午饭回到宿舍没多久,宿管阿姨喊她接电话。
海棠正纳闷谁找她,拿起话筒,电话里传来宝拉阿姨的声音,原来是韩承瑜去了工作室,定旗袍。
宝拉阿姨问她什么时候有时间来工作室,她好再约韩承瑜。
紧接着韩承瑜的声音隐隐传来:“你们工作室的设计师是海棠同学?”
宝拉只能让海棠先等等,然后回答韩承瑜的问题:“我和棠棠都是设计师,只是华国风的旗袍,棠棠在设计上更拿手,韩先生认识棠棠?”
韩承瑜回话:“昨天认识的,也是通过她知道你们工作室,没想到她也是设计师,早知道这样,我直接找她就是。”
而电话另一边的海棠听了这话,就跟宝拉道:“宝拉阿姨,你跟韩先生说一声,请他在工作室等我,我下午没课,直接来工作室这边,给他设计旗袍。”
宝拉将话转达,双方说定,海棠就挂了电话,然后回宿舍知会了程韵和林思怡一声,就离开学校。
坐公交车来到工作室,双方打过招呼后,海棠直接进入正题:“韩先生,不知道韩夫人喜欢什么颜色,有没有喜欢的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