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鲁西南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村东头是条常年浑浊的小河,村西头是望不到边的盐碱地,我家就住在村子中间那排土坯房的最东头,屋顶的茅草每年都要翻修一次,不然下雨天准会漏得满地都是水盆。我爸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脊梁骨被锄头压得有些佝偻,我妈身体不好,常年靠吃廉价的止疼片顶着,家里还有个比我小三岁的妹妹,扎着两个羊角辫,总跟在我屁股后面喊哥。我记事起,家里的日子就紧巴巴的,顿顿都是玉米糊糊就咸菜,只有逢年过节才能闻到一点肉香。上小学时,我的书包是我妈用旧布料缝的,铅笔头短得快握不住了还舍不得扔,作业本正面写完写反面,就连橡皮都是捡的别人用剩的碎块。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不是吃顿饱饭,而是能有一本崭新的语文课本,不用再借高年级学长的旧书,上面还画满了乱七八糟的涂鸦。
小学五年级那年,我爸在给邻村盖房时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右腿摔成了粉碎性骨折。那天我正在上课,村支书急急忙忙跑到教室门口喊我,我跟着他一路跑回家,远远就看到我妈坐在院子里哭,我爸躺在炕上,腿上裹着厚厚的纱布,渗出血迹。医生说要做手术,光手术费就要五千块,这在当时对我们家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我爸躺在炕上,疼得额头直冒冷汗,却还强撑着对我妈说:“别治了,治不好还浪费钱,孩子们还要上学呢。”我妈哭得更凶了,我站在一旁,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必须扛起这个家的担子。从那天起,我每天放学就去河里摸鱼、去地里挖野菜,周末跟着村里的大人去砖窑厂搬砖,一块砖两分钱,我一天能搬两千块,赚四十块钱。搬砖的时候,手掌被磨得全是水泡,破了又结,结了又破,最后变成厚厚的茧子。有一次,我不小心被砖块砸到了脚,脚趾甲当场就掉了,鲜血直流,我咬着牙没哭,只是用布条简单包扎了一下,第二天照样去搬砖。就这样,我攒了三个月,加上亲戚邻居凑的钱,终于凑够了手术费。看着我爸被推进手术室,我蹲在医院走廊里,啃着干硬的馒头,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那是我第一次觉得,坚持真的能换来希望。
初中我考上了镇上的中学,离家有十五里地,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背着书包和干粮往学校赶,晚上放学再摸黑走回来。冬天的时候,北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耳朵和手脚都冻得红肿,有时候雪下得大,路上积满了雪,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回到家鞋子和裤子都湿透了,我妈就把我的鞋子放在炕头烘干,把我的脚揣进她的怀里取暖。初中三年,我从来没有旷过一节课,也从来没有迟到过一次。因为我知道,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走出这个小村庄,才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我的成绩一直在年级名列前茅,班主任很看重我,经常给我补课,还帮我申请了贫困生补助。初三那年,我妹妹也上了小学,家里的开销更大了,我除了学习,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去镇上的饭馆洗碗,一个月能赚两百块钱。有一次,我因为洗碗太晚,赶回家的时候已经半夜了,第二天还要参加期中考试,我趴在桌子上复习,不知不觉就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天已经亮了,我赶紧拿起书包往学校跑,考试的时候因为太困,竟然在考场上睡着了,最后数学只考了六十多分。那是我第一次考这么差,我特别自责,躲在学校的角落里哭了一下午。班主任找到我,拍着我的肩膀说:“孩子,我知道你不容易,但越是艰苦,越不能放弃,一次失败不算什么,重要的是重新站起来。”从那以后,我更加努力了,每天只睡四个小时,白天上课认真听讲,晚上复习到深夜,周末去饭馆洗碗的时候,也会把课本带在身边,趁休息的间隙看上几页。功夫不负有心人,中考的时候,我以全镇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
高中的学费和生活费对我们家来说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爸伤好后不能再干重活,只能在家种几亩薄田,我妈则去村里的小作坊里缝衣服,一个月赚几百块钱。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我在学校食堂找了份兼职,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帮食堂师傅择菜、洗菜,中午和晚上负责收拾餐桌,这样食堂管我三餐,还能每个月给我三百块钱的工资。高中的学习压力很大,课程难度也比初中高了很多,身边的同学都很优秀,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感。有一次数学单元测试,我考了全班倒数第十,看着试卷上的红叉叉,我心里特别难受,甚至产生了退学的念头。那天晚上,我一个人跑到学校的操场上,对着夜空大喊,发泄心里的委屈。就在这时,我收到了我妈发来的短信,短信内容很简单:“儿子,别太累了,家里一切都好,照顾好自己。”看着这条短信,我眼泪又掉了下来,我想起了我爸躺在炕上的样子,想起了我妈布满老茧的双手,想起了妹妹期盼的眼神,我告诉自己不能放弃。从那以后,我更加刻苦了,每天除了兼职和上课,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图书馆成了我最常去的地方。为了提高数学成绩,我买了很多习题册,一道一道地做,做错的题目就整理到错题本上,反复琢磨。就这样,我的成绩慢慢赶了上来,到了高二下学期,我的总成绩已经稳定在全班前十名。
高三那年,我妹妹突然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做手术。当时正是高考冲刺的关键时期,我接到我妈的电话后,心里特别着急,想回家看看,但是又怕耽误学习。我妈在电话里说:“儿子,你别回来,好好复习,妹妹有我照顾呢。”挂了电话,我趴在桌子上哭了很久,我觉得自己特别没用,连妹妹生病都不能陪在她身边。那天晚上,我学习到了凌晨三点,我在日记本上写道:“妹妹,等哥考上大学,一定好好补偿你。”高考前一个月,我因为过度劳累,得了重感冒,发烧到三十九度,在医院输了三天液。输液的时候,我还拿着课本在看,医生劝我好好休息,我说:“医生,我不能休息,我马上就要高考了,这是我改变命运的机会。”高考那天,我带着全家人的期望走进了考场,每一道题我都认真作答,不敢有丝毫马虎。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我正在家里帮我爸干农活,班主任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我考上了北京大学,是我们县当年的高考状元。我愣了很久,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我爸抢过电话确认后,我才反应过来,抱着我爸大哭起来。我妈听到消息后,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地抹眼泪,妹妹拉着我的手,开心地喊:“哥,你太厉害了!”那天,我们家破例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还买了一瓶白酒,我爸喝了很多,他说:“儿子,爸没白疼你,你给咱们家争气了!”
进入大学后,我并没有放松自己,因为我知道,大学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我申请了助学贷款,还在学校附近找了份家教的工作,每个周末去给学生补课,赚生活费。大学期间,我不仅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大二那年,我加入了学校的志愿者协会,经常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山区支教。在支教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和我小时候一样贫困的孩子,他们渴望知识,却因为家庭贫困而面临辍学的风险。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经历,我决定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我发起了一个“爱心助学”活动,号召同学们捐钱捐物,还联系了一些企业和爱心人士,为山区的孩子们筹集了一笔助学金和学习用品。看着孩子们拿到新书包和课本时开心的笑容,我心里特别满足。
大三那年,我决定创业,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多的价值,帮助更多的人。我和几个同学一起成立了一个教育培训机构,主要针对中小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创业初期,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没有资金,没有场地,没有生源。我们把宿舍当成办公室,每天熬夜制定教学方案,挨家挨户地发传单,去学校门口做宣传。有一次,我们因为没有办理相关手续,被有关部门责令停业整顿,那段时间,我们几个人都很沮丧,甚至想过放弃。但是我想起了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想起了那些帮助过我的人,我告诉自己不能半途而废。我们重新整理了资料,按照要求办理了各种手续,还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慢慢地,我们的培训机构有了口碑,生源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大四那年,我们的培训机构已经在全市开了三家分店,雇佣了二十多名员工,其中大部分是家庭贫困的大学生。
毕业后,我放弃了去大公司工作的机会,继续经营我的教育培训机构。我始终记得自己的初心,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和我一样贫困的孩子。我们推出了“公益课堂”,为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免费的辅导课程,还设立了奖学金,鼓励那些努力学习的学生。这些年,我们已经帮助了上千名贫困学生,其中有很多人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现在,我已经三十岁了,我的父母不再过着以前那样紧巴巴的日子,他们搬到了城里和我一起住,我妈身体也好多了,不再需要天天吃止疼片。我妹妹也考上了大学,学习成绩很好,她说以后也要像我一样,帮助更多的人。有时候,我会回到那个小村庄,看看村东头的小河,看看村西头的盐碱地,看看我家曾经住过的土坯房。每次回去,我都会给村里的孩子们讲我的故事,告诉他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要放弃,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常常想,如果当年我没有经历那些艰苦的岁月,没有在逆境中一次次挣扎、一次次坚持,我可能现在还是那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永远走不出那个小村庄。正是那些艰苦的磨炼,造就了我坚韧的意志;正是那些逆境,让我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最终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会带着这份坚韧和勇气,继续前行,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也为更多的人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