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却乐得在佛堂连磕三个响头:“老天开眼,这是补偿我敏儿从前受的苦啊!”
生产出奇地顺利,四个小团子一个接一个落地,哭声震得房梁都在抖。
林如海这次直接给儿子们按“琴棋书画”取名:
老七——林琴玉
老八——林棋玉
老九——林书玉
老十——林画玉
十年后,林家学堂。
小黛玉正带着九个弟弟读书,朗朗书声飘出窗外。
忽然“砰”的一声,老十画玉把墨汁泼了自己一脸,其他几个小子顿时笑作一团。
“都安静!”黛玉板起小脸,却忍不住嘴角上扬。
窗外,顾云和林如海相视一笑。
春风拂过院中海棠,吹落一地粉白花瓣。
那些曾经的阴谋算计,早随着王夫人的疯癫、荣国府的败落,化作了过眼云烟。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书房,顾云正在专心的练习书法。
忽然,院子里传来一阵喧闹声。
“老九!你给我站住!”黛玉提着裙角追着一个满手墨迹的小男孩,“那是爹爹新得的澄心堂纸!”
书玉抱着宣纸在回廊下乱窜,身后还跟着三个同样顽皮的弟弟。
棋玉手里举着毛笔,脸上画着歪歪扭扭的胡子;琴玉抱着一把比他人都高的古琴,跌跌撞撞地跑着;画玉则干脆爬上了假山,正试图用墨汁在石头上“题诗”。
顾云听到孩子们的吵闹声,就赶紧放下笔走出了书房。
“娘亲!”黛玉看到顾云,眼睛一亮,“您快管管他们!”
顾云慢悠悠地走过去,指尖在几个儿子额头上各点了一下:“今日的《论语》抄写,每人加十遍。”
“啊……”哀嚎声顿时响彻庭院。
……
春日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石砖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林家学堂里,十二岁的黛玉正执戒尺站在案前,九个弟弟排排坐着,最小的画玉才五岁,正努力挺直腰板。
“《论语·为政》篇,昨日让你们背的,可都记熟了?”黛玉声音清凌凌的,目光从老大璟玉一直扫到老十画玉。
老三珂玉举起手:“大姐姐,我背得!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他摇头晃脑地背着,突然卡壳,眼睛滴溜溜转向身旁的老四琅玉。
黛玉手中的戒尺“啪”地敲在案上:“三弟,伸手。”
珂玉瘪着嘴伸出掌心,戒尺轻轻落下三下。
黛玉到底心疼弟弟,力道轻得跟挠痒似的,可孩子们都知道大姐姐的规矩,那就是背不出书,就得挨罚。
院墙外突然传来喧闹声,隐约听见“荣国府”“抄家”等字眼。
黛玉手中的《论语》“啪嗒”掉在地上。老五珏玉机灵,一溜烟跑出去打探消息。
不过半盏茶功夫,珏玉气喘吁吁跑回来:“大姐姐!不好了!琏二哥哥被锦衣卫带走了!外祖母家被贴了封条!”
黛玉脸色煞白,强自镇定道:“你们继续温书,我去找娘亲。”
她提着裙角匆匆穿过回廊,却在拐角撞见早已等在那里的顾云。
“娘亲...”黛玉声音发颤,“外祖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