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城的灵犀木钟在卯时敲响时,聚灵殿的门槛已被晨光染成金色。今日是九州炼器师公会百年一度的“灵韵评定”,来自各地的匠人捧着得意之作,在殿外排起长队,每个人都望着殿中央那柄悬浮的“鉴灵玉尺”——这尺子能测出器物的“灵韵值”,满分一百,自玉尺诞生以来,还从未有器物能突破九十分。
“听说了吗?去年杨辰的玄武盾测了八十九分,离满分就差一分。”排队的人群里有人低声议论,“今年他带了新炼的‘镇灵盏’,据说能引月华凝露,说不定能破纪录。”
“我赌墨尘的‘融火符’能赢!”另一人反驳,“他上个月用万法阁的秘火,把火山熔晶炼得能随心意变温,玉尺测的时候,火纹都快漫出尺头了。”
议论声中,周老拄着铁杖走上殿台,玉尺在他掌心微微颤动,尺身的云纹流转着淡金色的光:“今日评定,不问材料贵贱,只看器物与天地、生灵的契合度。能得满分者,不仅能将名字刻在玉尺背面,更能取走‘灵脉核心’,用以滋养任何器物。”
这话一出,人群顿时沸腾。灵脉核心是天工城地脉的源头,蕴含着千年未散的灵气,多少炼器师梦寐以求,却从未有人能触及。
“先评墨尘的融火符。”周老的声音压过喧哗,玉尺缓缓飘向殿侧。
墨尘捧着个巴掌大的玉符走上前,符面刻着繁复的火纹,边缘镶嵌着细小的熔晶。他将玉符放在案上,指尖注入灵力,符面竟腾起层温热的光晕,离着三尺远都能感受到暖意,却不灼人。
“此符能随使用者灵力调节温度,冬日可暖身,炼药时能控火,不伤草木。”墨尘的声音比往常温和,符面的火纹里,竟藏着丝极淡的水纹——那是上次受玄武盾启发,特意加入的灵泉灵力。
鉴灵玉尺落下,尺身的火纹瞬间亮起,从刻度八十一路攀升,停在八十八分时,微微晃动了一下,终究没能再进一分。
“八十有八。”周老记录的手顿了顿,“火脉契合极佳,只是仍带着三分刚硬,少了点温润的转圜。”
墨尘的目光落在符面的水纹上,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退到一旁时,恰好与杨辰对视,竟罕见地没有冷脸,反而微微颔首。
“下一位,凌霜的‘听风铃’。”
凌霜提着串铜铃走上前,铃舌是用赤霞剑的断穗重铸的,铃身刻着细密的风纹。她轻轻一晃,铃声清越,殿外的柳枝竟跟着摆动,落下几片带着晨露的叶子,恰好落在铃串旁。
“这铃能应和四季风声,春日响则花开,秋日响则谷熟。”凌霜的声音带着笑意,铜铃在她掌心转动,风纹里泛着淡淡的绿光——那是沈清辞给的灵根草汁液,能让铃声滋养草木。
玉尺落下,风纹刻度一路涨到八十七分,铃身突然飞出只小小的风蝶虚影,在尺上盘旋片刻,最终让分数定格在八十九分。
“只差一分。”周老看着风蝶消散的方向,“若能让铃声与雨雪相和,或许便能圆满。”
凌霜笑着收起铜铃:“下次让清辞配点雨雪灵粉,说不定就能成。”
终于轮到杨辰。他捧着盏青瓷小盏走上前,盏身是用玄武盾的边角料混合灵泉陶土烧成,盏底刻着半朵未开的莲纹,盏沿萦绕着淡淡的月华——那是他连续三夜引月华淬炼的结果。
“此盏名镇灵,注以清水,能映出方圆十里的灵脉走向;注以酒水,则能安抚狂躁的妖兽。”杨辰将盏放在案上,指尖沾了点灵泉,滴在盏中。
奇妙的一幕出现了:清水在盏中化作细小的星图,与归真镜的星纹完全重合,盏底的半朵莲纹竟缓缓舒展,开出片小小的莲叶,叶上坐着只半透明的龟蛇虚影——那是玄武盾的灵韵所化。
鉴灵玉尺缓缓落下,尺身的天纹、地纹、人纹同时亮起,刻度从九十开始攀升,九十一、九十二……当涨到九十九分时,整个聚灵殿突然安静下来,连殿外的风声都停了。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看着那最后一分的刻度。玉尺微微震颤,盏中的清水突然化作道水线,钻进尺身的云纹里。刹那间,尺身爆发出耀眼的金光,第一百分的刻度终于被点亮,玉尺背面竟自动浮现出杨辰的名字,旁边还刻着行小字:“器映天地,心照众生。”
“满……满分!”周老失声喊道,铁杖掉在地上都没察觉,“千年了,终于有器物能得满分!”
人群彻底沸腾,炼器师们涌到台前,看着镇灵盏中流转的星图,感受着玉尺散出的温润灵光,有人激动得落泪,有人对着小盏深深鞠躬——这不仅是一件器物的胜利,更是他们追求了一生的“器物与天地共生”的境界。
墨尘望着镇灵盏中的龟蛇虚影,忽然走上前,将自己的融火符放在盏边。符面的火纹与盏身的水纹相触,竟生出朵小小的冰火莲,让玉尺的光芒又亮了几分。
“看来,我的符还差这点水韵。”他的声音里带着释然,“下次炼符,得请你多借点灵泉水。”
杨辰笑着将镇灵盏往他那边推了推:“盏里的水,你随时可取。”
沈清辞提着药篓跑进来,看到满分的刻度,惊喜地将一捧灵根草放在盏边:“我就知道你能成!这草能让莲纹四季不谢,正好配你的满分盏!”
周老从殿后取出个水晶盒子,里面装着颗鸽子蛋大的晶石,通体莹白,流转着肉眼可见的灵脉——那便是灵脉核心。他将盒子递给杨辰:“按规矩,这核心归你了。”
杨辰却摇了摇头,打开盒子,将核心放在镇灵盏旁:“灵脉是天工城的,该滋养全城的器物。”他指着殿外排队的匠人,“他们的器物里,藏着更多未被发现的灵韵,这核心该属于能让所有器物共生的人。”
话音刚落,灵脉核心突然化作道白光,分成无数细小的光点,钻进殿内每件器物里。墨尘的融火符多了丝水纹,凌霜的听风铃泛着绿光,连排队匠人的普通铁器上,都多了层淡淡的灵光。
鉴灵玉尺的光芒再次亮起,背面除了杨辰的名字,又多出几行小字:“满分非独善,乃众美共生。”
百炼老人走上前,用青铜拐杖在殿柱上刻下今日的事:“千年后,若有人问起满分器物的故事,便告诉他——真正的满分,不是一件器物的圆满,是所有器物都能在天地间找到自己的位置,彼此滋养,生生不息。”
夕阳西下时,镇灵盏被放在聚灵殿的最高处,盏中的莲纹永远盛开,映着天工城的灵脉与星辰。往来的匠人路过时,总会往盏里添点清水或灵草,让它的灵韵愈发醇厚。
杨辰站在望天台上,看着满城的器物都泛着淡淡的灵光,忽然明白:满分从不是终点,是让更多人相信,用心炼出的器物,终会与天地生灵相融,在时光里长成最圆满的样子。就像这聚灵殿的灯光,一盏亮了,便会照亮更多盏,最终让整个世界都温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