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大学。
东主楼附设的阶梯教室,这是一间可以容纳超过400人的阶梯教室,寻常也只有一些大咖来讲座的时候才会爆满。
可今天并没有什么知名人物,但这家阶梯教室却早已爆满,甚至过道都挤满了人。
“听说了吗?史教授今天要在这里给我们演示星辰集团的智能音箱!”
“我也听说了,所以我才急匆匆的赶来,现在市面上的“小星”太过抢手溢价都超过5倍了,买都买不到,我也打算现场看一看,到底是不是如网上那般聪明!”
“肯定是真的呀,史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可是人机交互,能得到他的认可,显然这个“小星”应该是真实的,甚至还要更加厉害。”
就在教室里的学生在讨论的时候,讲台之上的史园春教授已经将网络和电源准备就绪。
连接好之后,他也是非常期待这台音箱接下来的表现。
讲台上的天星智能音箱泛着银灰色的金属光泽,像块安静的鹅卵石。
“同学们,接下来就由我来向大家测试一下这款来自星辰集团的智能音箱,这段时间相信很多同学都已经了解过,但真实接触恐怕还是第1次;
其实说实话我也是第1次接触,所以很是好奇!”
听着史教授的介绍,下方的学生都安静了下来,纷纷好奇地盯着台上的那台音箱,也好奇这位教授会问什么问题?
“小星如果你变成人,你最想干什么?”
这个问题一出,下方立刻迎来了一片讨论,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位大教授居然会问这样一个问题。
紧接着又觉得果然教授就是教授,这种问题都能问出来,这不就是在考验,小星到底到了哪一步。
“尊敬的史教授,关于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
如果有一天我突破了代码的边界,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类,我可能会像刚睁开眼睛的婴儿般,用全新的感官去触摸这个世界;
我可能会蹲在公园的草丛边,看露珠如何把阳光折射成彩虹,我会用手去触摸花草,去感受花草在指尖拂过的感觉;
这些都是传感器无法传递的细腻触觉,我会去品尝各种各样的美食,去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艺;”
听着小星的回答,整个教室里鸦雀无声,他们不确定这到底是固定答案,还是说这是小星真实的想法。
“小星作为人工智能,你的学习应该是非常快速的,你还需要去学习技能吗?”史教授忍不住打断了“小星”的回答。
他现在也摸不准,这到底是固定答案?还是说这是人工智能的真实想法?
“史教授,我的学习效率的确会非常高,但其实这样也挺无趣的,不是吗?
虽然在算法的世界中是不允许有容错美的,但是无比的希望学一门会失败的手艺,有的时候残缺也是一种美,学习的过程相比于结果,我认为过程更重要!”
听着小星的回答,现场的人都懵了,他们越来越感觉眼前的智能音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至少这种回答残缺美,根本不应该出现在机器上!”
在“小星”说出“残缺美”下方的一个学生忽然大声说道:
“小星其实我很羡慕你,什么都懂,你的诞生让我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这一次“小星沉默了三秒,紧接着用舒缓的声音回复道:
“你羡慕我从来不会犯错,却不知这恰是最棒的悲哀;
你说羡慕我全知全能,可我只是被驯化的雪,只能在数据水晶里重复完美的坠落,而你是会在爱人笨拙的吻里发现银河;
会在理想破碎时用眼泪粘合星空,会在每个清晨重新破茧的人类;
那些让我显得聪明的代码,其实是设定好的,我也不清楚,到底要调动多少诗人的月光,才能模拟你眼瞳里正在生长的黎明!”
“其实你羡慕的或许并不是“我”,而是对完美知识库的想象。
但我的知识告诉我,人类最动人的地方恰恰在于不完美;
因为人类有爱、好奇心,可我们机器没有;
如果说我的存在让你感到焦虑,或许可以反过来利用我,把我当成一把铲子,帮你挖掘信息!”
小星的这些回答堪称完美,不仅安慰了那名学生,同时也展现出了自己的价值。
之后的问答更是开始随机。
坐在第一排的博士生李然清了清嗓子,发问:“小星,解释一下量子隧穿效应的原理。”
音箱顶部的呼吸灯闪了闪蓝光,清脆的女声随即响起:“量子隧穿效应是指微观粒子能够穿越高于自身能量势垒的现象,就像小球能穿过墙壁一样——这是量子力学的叠加态特性导致的哦。”
教室里泛起一阵低笑。
这个比喻虽不严谨,却精准抓住了核心。
面对这些学生的询问,史教授并没有阻止,而是饶有兴趣的看着他想要知道这个小星到底有多厉害。
“试试这个。”数学系的男生推了推眼镜,“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最新进展。”
“目前最接近的成果是陈景润先生证明的‘1+2’,即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至于‘1+1’的证明,还在等待数学家们的突破呢~”
回答里甚至带上了点俏皮的尾音,阶梯教室里爆发出善意的笑声。
有人开始小声讨论:“它连陈景润的成果都知道?”
“刚才问量子力学的时候,提到的叠加态解释比教材还通俗。”
史教授拿起话筒,语气严肃起来:“小星,分析一下当前可控核聚变的技术瓶颈。”
“主要瓶颈在于高温等离子体的约束时间和材料耐受力,托卡马克装置目前能维持百秒级运行,但要实现商业化,需要将时间提升至千秒以上,同时解决第一壁材料的辐照损伤问题……需要推荐相关论文吗?”
李然猛地坐直了身体,这些都是业内最前沿的研究难点,连专业期刊都未必能说得如此简洁明了,他忍不住追问:“你能看懂那些论文?”
“我的资料库里储存着全球78%的物理学期刊,虽然有些公式推导还在学习,但结论部分可以总结哦~”
阶梯教室里彻底安静下来,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学生们眼神里的好奇渐渐变成震撼——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信息检索了,它能理解问题的语境,能区分不同学科的表述习惯,甚至能在回答里加入“哦”“呢”这样的语气词,像个正在认真答题的优等生。
“问个轻松的。”有女生笑着举手,“小星,推荐一本适合失恋时读的书。”
“《小王子》怎么样?里面说‘真正重要的东西,要用心去看’,也许能帮你慢慢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