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顺势发起了邀请,他知道人在这里的人都不是简单人物,未来说不定还有合作的机会呢。
他手里攥着的,根本不是商业项目,是能改变国家航天格局的钥匙啊。”
可现在星辰科技却在逐步完成这一电影场景。
他们忽然明白,400亿美金的估值或许不是泡沫——当一家公司能同时玩转消费电子、连锁餐饮和航天发动机时,用传统的商业逻辑根本无法衡量它的价值。
就在几人聊着的时候,工作人员也开始操作,将这台发动机往测试台那边运去;
到了这种关键时刻,所有工作人员都是非常期待的,他们也想看看这台发动机到底能不能创造奇迹。
随着工作人员的操作,火箭发动机很快就被安装好了,同时测试人员也已经就位。
下午的阳光把金属支架烤得发烫,远处的风卷着沙砾,在铁皮棚上敲出细碎的声响。
那台被命名为“星火”的液氧甲烷发动机,正被固定在混凝土浇筑的测试台上——银灰色的箭体斜指苍穹,尾喷口下方的导流槽里,铺着一层厚厚的耐高温陶瓷,边缘还残留着上一次测试时灼烧的焦黑痕迹。
“各单位注意,30秒倒计时。”对讲机里传来总工程师的声音,带着电流的沙沙声。
林墨站在三百米外的观测塔上,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栏杆的锈迹,望远镜里能清晰看到发动机燃料管上的压力表,指针正随着液氧注入微微颤动。
测试台周围的传感器像一群沉默的哨兵:红外测温仪对准喷口,高速摄像机的镜头盖已经掀开,数据记录仪的屏幕上跳动着绿色的波形——所有人都在等那一声轰鸣。
“10,9,8……”
液氧贮箱的排气口突然喷出白雾,带着零下183度的寒气,在炎热的烈日里凝成转瞬即逝的冰晶。
燃料泵开始运转,发出低沉的嗡鸣,像巨兽苏醒前的呼吸。
“3,2,1,点火!”
刹那间,一道淡蓝色的火焰从喷口猛地窜出,足有十米长,边缘泛着诡异的橘红色。
轰鸣声不是预想中的炸响,而是低沉的、仿佛来自地底的震颤,观测塔的玻璃都在共振,好在工作人员提前准备了耳罩,否则肯定会非常难受。
就在这关键时刻,对讲机里爆发出了激动的叫喊:“总工推力稳定在了180吨!”
下一秒这个数据通过广播在整个了望塔里响起。
广播里的声音让了望塔的人就算戴着耳罩也能清晰的听清楚。
在场的人也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那淡蓝色的马赫环,结合刚刚通报的数据,所有人都感觉这蓝色的马赫环格外的迷人。
现场的记者也是赶忙进行抓拍,他们没想到,星辰集团的第1台火箭发动机推力居然真的可以达到180吨。
现在林墨身旁星辰集团的专属摄影师,则是在认真地拍摄着林墨的表情变化。
林墨按下了,戴在耳朵上的耳机,平静的说道:“小星偏转15度,做偏转测试!”
“好的,正在执行!”
随着林墨的这条指令下达,只见那个正在测试的发动机尾焰却在缓慢发生偏移;
外界的所有人都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可摄影师却精准的捕捉到了林墨所下达的命令。
此时的摄影师人都麻了,他没想到,原来前面说的那个ai接口是真的可以通过语音控制。
测试台的大厅里,此时的工作人员都懵了。
“发生了什么,测试口怎么会自动偏转?快检查,实在不行立马切断!”
在这些人焦急万分的时候,留在现场的星辰航天的工作人员却不急不缓的说道:
“诸位先不要着急,这是我们的发动机正在进行15度倾角的偏转测试,指令应该是林总下达的!”
“什么?你们的发动机真的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进行操作?”整个测试大厅的工作人员都懵了,此刻他们的脑袋像炸开了一样。
紧接着还不等他们询问更多的消息,只见外面的那台发动机个喷射口开始了偏转,仅仅20秒,就已经有了15度的倾角;
这些数据清晰地呈现在操作台之上,所有人都懵了,因为他们发现这台发动机在偏软的时候,根本没有停止工作,甚至功率也极其稳定。
火焰在导流槽里翻滚,卷起地面的沙砾,在半空凝成一道旋转的尘柱。
红外测温仪的数值飙升到2800摄氏度,陶瓷导流槽的表面开始发光,像一块烧红的烙铁。
工作人员紧盯着屏幕上的曲线——燃料流量、涡轮转速、喷口压力,三条绿线像被驯服的蛇,稳稳地趴在预设区间里。
这一刻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感觉时代要变了,遥想他们第1次测试的时候,那可是有很多曲折,可现在呢一家新的集团公司却在第1次测试的时候发挥的如此稳定,甚至推力是他们的两倍还多;
这个过程中甚至还可以远程操作发动机进行偏转测试,这简直是骇人听闻;
一些资深的专家已经知道这项技术一旦能够应用在火箭上,那就意味着星辰集团的火箭可以通过改变喷口的方向,从而实现精准的姿态控制;
发动机的数量足够多,甚至可以将姿态更加精准的操控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现在呢,就算发生倾角偏转,也一切正常,甚至整个输出的过程非常的平稳,我不是真实呈现,在他们眼中工作人员都感觉这是在做梦!
的那不断跳动的时间在告诉他们,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外面的轰鸣,也在强调这台发动机极其的稳定。
“90秒,一切正常!”
墙上的电子计时器跳动着鲜红的数字,从“从100秒到200秒再到300秒,一切都是那么的正常。
在这个过程中倾角,更是接连移动了4次,左边、右边、上边、下边都进行了测试,每一次的倾角都让所有工作人员捏了把汗,可偏偏这台发动机的输出依旧十分稳定。
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发动机都没有熄火,一直保持着喷射的状态,推力也稳定在180吨左右。
时间也不知不觉来到了1000秒,当最后一位数定格的瞬间,总工程师手里的笔“啪嗒”掉在控制台,屏幕上三条代表推力、转速、压力的绿线依旧稳如磐石,像被钉死在安全区间里的标尺。
“1000秒!”有人嘶吼出声,声音劈得像被砂纸磨过。
下一秒,压抑到极致的寂静被海啸般的欢呼撕碎,程序员们拍着键盘跳起来,老工程师们互相拥抱,鬓角的白发在荧光灯下抖动,几个刚入职的年轻人甚至抱着数据记录仪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