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禅结束的皇帝并没有结束他的神秘活动,很快他就有了新的目标。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八月一日,赵恒下诏宣布将于次年春天西去汾阴祭祀后土。
经过半年多漫长的准备,赵恒率领群臣又一次开始了大规模的巡游。与东封泰山一样,此次西祀后土的活动也是成功的,获得了百姓的热烈回应,大量百姓不辞劳苦地往来于京城和汾阴,踊跃表达着对皇帝的拥护。
但是此次西巡的消耗也是巨大的,大量兴建行宫、大批调动军队,还有几千人路上的衣食住行都需要钱;而且赵恒为了表达皇恩,大手大脚地动不动就大加赏赐,赏了官员赏军队,还要赏沿途的百姓,这次西巡的开销约合白银八百五十万两。
其后,赵恒又巡游西岳华山,在开封大建五岳观、玉清昭应宫,不断地举行各种宗教典礼,这也都是花费巨大,造成了财政的巨大负担。很多大臣们也逐渐地有了反对意见,比如龙图阁待制孙奭上奏疏,接连提出十条理由,希望停止这样的宗教活动;国库的吃紧让一直支持封禅的三司使丁谓也坐不住了:“各项祭祀、兴建楼宇耗费巨大,财政经费日渐不足。”
在大臣们看来,如果说是为了满足皇帝造大功业的需要,那封禅泰山已经足够,这钱花得也算值,但后面的这些活动纯属画蛇添足。
越来越多的人不理解不支持赵恒停不住的宗教祭祀行为,但是赵恒抗住了这些外界的阻力。他做事情有股狠劲,哪怕外面的朝议是洪水滔天,他也会想尽办法排除万难,永远目光坚毅地干着自己要做的事情。因为他是无比自信的,他心里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经过前期的不断铺陈,全国的宗教氛围不断浓郁,他自己的国民地位也越来越高,赵恒终于流露出他宏伟蓝图的最终目的——造神。
以前我们讨论过,由于中国宗教形成得太晚,我们的皇帝是没办法给自己封神的。而且皇帝是公众人物,百姓们又不傻,哪跟哪啊,前几天还看你好好地跟我们一样吃喝拉撒睡,也没见你餐风饮露产生光合作用,你凭啥说你自己就是神啊。
但是中国民间的信仰是相当的兼容并蓄,外来的佛教、本土的道教、各地的巫蛊相互杂糅融合,产生了一种相当魔幻的宗教体系。在这个体系里,佛道两教的人可以坐在一起把酒言欢吃蟠桃,释迦牟尼可以帮道教玉皇大帝打架,甚至道教的神仙可以调动到佛教转岗——孙悟空,当地的巫蛊神只也能加入道家编制——妈祖娘娘,这么混乱且又复杂的信仰就给再造一个新的神只留下了空间。
既然这样,那就在根本看不见摸不着的远古时代,给自己生造个神仙祖宗吧,毕竟赵恒刚刚生造完天书,这活儿轻车熟路。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八月,赵恒宣称又在寝宫见到了上次赐予天书的神仙。这位神仙这回一见面就和赵恒爆了猛料:“我是你的祖上,乃是九天司命上卿保生天尊,一直奉玉皇旨意庇护你。以后你要像唐朝尊重太上老君一样尊重我。”
第二天夜里,这位天尊又来见了赵恒,并说道:“我将于不久后再来看你,现在你要设立道场,并在西侧放置七把交椅,到时候我会带其他神仙一起来。”天亮之后,赵恒立即命人在延恩殿设置道场。
十月十四日的五更时分,那位天尊终于降临细恩殿。赵恒先是感到异香扑鼻,然后一束黄光射入殿内,顿时亮如白昼,赵恒和侍奉的宫人们看到天尊带着六位神仙飘飘然降下。神仙坐下后,赵恒一众人等向他们参拜,天尊说道:“你要好好爱护苍生,不要骄奢淫逸坏了心性,我乃你的始祖,以后我和其他神仙都会庇护大宋朝。”说完以后,这些神仙即刻离开宫殿,乘云而去。
这一次的神仙降临,不仅仅有皇帝的自述,还多了好几个“人证”。在又一次得到神谕后,赵恒知道了这位祖宗的名字“赵玄朗”。
从此以后,赵恒开始了对自己这位神仙祖宗的大肆宣传,他先是上尊号为“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以玉清昭应宫玉皇后殿为圣祖正殿。同时赵恒又命令全国大建寺庙供奉,在他执政后期的十几年里,全国各地共计建造了一千三百多座庙宇。
对比一下中东,在他们本来就是为了政权而生的宗教里,会在宗教产生的源头上说清楚他们的皇帝哈里发世世代代都是神的使者,信教就是信哈里发,所以百姓必须祖祖辈辈供养他们。而咱们的赵恒只能是找个神仙当祖宗,这对自己政权的解释力未免就寒酸了很多,但也只能这样了。
神是造出来了,但是怎么能让百姓接受呢?中国人的信仰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功利性,你让我信奉神仙可以,但是要是神仙不灵验不帮我办事,那我就不信了,所以管老百姓利益的神只寺庙才香火鼎盛,没啥权力的神仙庙宇就门可罗雀。
你要想让百姓们信赵玄朗,那就不能让他高高在上、啥也不管,赵恒和他的继任者们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随着岁月的荏苒,赵玄朗的形象越来越具体,也被赋予了神仙分管的领域——赵玄朗字公明,他黑面黑须,坐下跨着一头黑虎,一手持铁鞭,一手捧元宝,分管的领域是发财,这就是我们一直到现在还在供奉的财神爷。
总的来说,赵恒执政时期的搞得一系列神秘活动是卓有成效的,他不仅给自己打造了一个光辉的形象,而且给子孙后代也蒙上了朦胧的宗教色彩。但他这人太好面子,所以性格过于慷慨,说他挥金如土、撒钱如雨那是毫不过分。
据统计,他花费在各种宗教活动上的钱超过一亿五千万贯,约等于一亿五千万两白银。他把自己前期积攒的国库收入就此全部挥霍一空,与此相比,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这前面几位封禅的帝王花费在礼祭上的钱加在一起,还都不足赵恒的四分之一。
后来他的儿子继位以后,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了很久苦日子,以至于连兴修水利都没了钱。所以说领导光会办事还是不够的,还得会算账、会把钱花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