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着三个盒子,赵小丽感觉自己提着三块金砖。
不,比金砖还烫手。
一千四百四十块钱,就这么变成了三个“铁疙瘩”。
这年头,敢这么花钱的人,不是傻子,就是“肥羊”。
赵小丽很确定,自己不想当后者。
她不再停留,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提稳了三个盒子,快步走出了百货大楼。
门口的阳光有些刺眼。
她眯了眯眼,看着马路上来来往往的“永久”和“飞鸽”,还有那慢悠悠喷着黑烟的公交车,一时间竟有些茫然。
该怎么回去?
这三个宝贝疙瘩,死沉死沉的。
坐公交车?
她看了看远处公交站台挤得人山人海的人群,头皮一阵发麻。
就这么提着一千多块钱的东西挤上去,不被挤坏,也得被小偷给惦记上。
但没办法了,没开车,只能硬着头皮上。
赵小丽把三个盒子用绳子又加固了一圈,捆在一起,紧紧抱在怀里。
等了足足二十分钟,去往招待所方向的公交车才慢悠悠地晃了过来。
车门一开,人潮“呼啦”一下就涌了上去。
赵小丽抱着盒子,根本挤不过那些身强力壮的大爷大妈。
眼看着车就要开了,她心一横,对着车门口一个空隙就猛地撞了过去。
“哎哟!谁啊!”
“挤什么挤!赶着投胎啊!”
在一片叫骂声中,赵小丽总算是在车门关闭前,把自己和三个盒子一起塞了进来。
车里,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人贴着人,空气中弥漫着汗味和各种说不出的味道。
赵小丽被挤在一个角落,怀里死死抱着盒子,感觉自己的骨头都要散架了。
她不敢有丝毫放松,一双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一个穿着灰色褂子的男人,不经意地往她这边挤了一下,手似乎想往她口袋的方向碰。
赵小丽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她猛地用抱着盒子的胳膊肘,狠狠地顶了回去。
“看什么看!”
那男人被顶得闷哼一声,恶狠狠地瞪了她一眼。
赵小丽也毫不示弱地瞪了回去。
她的眼神里,带着一股豁出去的狠劲。
那男人似乎被她的气势镇住了,骂骂咧咧地转过身,往别处挤了。
短短几站路,感觉比在谈判桌上跟张主任斗智斗勇还要累。
好不容易到了站,她几乎是被人流给“推”下了车。
双脚落地的瞬间,她腿一软,差点跪在地上。
她扶着路边的电线杆,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怀里的三个盒子,像是长在了她身上一样。
回到招待所,关上房门的刹那,赵小丽整个人都瘫在了床上。
太累了。
心累。
她看着床边那三个用牛皮纸包得严严实实的盒子,一脑子的问号。
妈,你到底要干什么?
听邓丽君?学英语?
就算是要学,买一台不就行了?为什么要三台?
难道……是要送人?
送给谁?
这么贵重的东西,送给谁都不合适啊!
她想不通,索性爬起来,小心翼翼地拆开其中一个包装。
黑色的机身,泛着金属和塑料特有的光泽。
流畅的线条,精致的按钮,还有那个银色的“SoNY”标志。
跟国产录音机那种傻大黑粗的样子比起来,这台机器,简直就像是来自未来的艺术品。
她按照说明书,装上电池,又放进一盘售货员送的试听磁带。
按下播放键。
一阵悠扬的音乐,从那个小小的喇叭里流淌出来。
音质清晰,干净,没有一丝杂音。
“……”
赵小丽听着那动人的旋律,心里的疑惑,却更深了。
这东西,确实是好东西。
可越是好东西,她就越想不明白。
算了。
妈的安排,总有她的道理。
她把录音机重新包好,塞进了行李箱的最深处,又用衣服层层盖住。
做完这一切,她才感觉心里踏实了一点。
第二天,她去了一趟火车站。
买票的队伍,从售票窗口一直排到了车站外面的广场上。
她排了整整三个小时的队,才买到一张两天后去往海市的硬座票。
没有卧铺。
售票员说,卧铺票,得提前一个星期预订,而且还得有单位的介绍信。
硬座就硬座吧。
能走就行。
拿着那张薄薄的卡纸车票,赵小丽心里的大石头,又落下了一半。
离开德昌前,她约了陈老板和齐师傅,又吃了一顿饭。
地点还是那家国营饭店,但这次,气氛比上次要轻松得多。
“小赵,票买好了?”陈老板关切地问道。
“买好了,后天的车。”赵小丽点了点头,“陈老板,齐师傅,我走了之后,厂里和合同的事,就全拜托你们了。”
“你放心!”陈老板拍着胸脯,“法务科那边我们天天去催,每一个字我们都抠过了,保证跟你在会上说的一模一样!特别是那个否决权,写得清清楚楚,谁也别想钻空子!”
“生产线改造的方案,我也跟厂里的老师傅们商量过了,初步的图纸都画出来了。”齐师傅也跟着说,“只要合同一签,资金到位,我们马上就能动工!”
看着两人干劲十足的样子,赵小丽彻底放心了。
“对了,小赵,”陈老板像是想起了什么,从脚边提上来一个鼓鼓囊囊的网兜,“这是我们德昌的特产,熏肉和香肠,你带上,路上吃。”
“这怎么行!”赵小丽连忙推辞。
“拿着!你一个小姑娘家,一个人出远门,不容易。”齐师傅把网兜硬塞到她手里,“到了港城,也让你妈尝尝我们这儿的家乡味。”
赵小丽的鼻子有点发酸。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才真正成了一个团队。
一个可以把后背交给对方的团队。
“谢谢陈老板,谢谢齐师傅。”她没有再推辞,郑重地收下了。
“客气什么!”
……
两天后。
陈老板和齐师傅坚持要送她去火车站。
喧闹的站台上,挤满了南来北往的旅客。
“小赵,到了港城,给我们来个信。”
“路上注意安全,看好东西。”
两人一遍遍地叮嘱着。
赵小丽一手提着装着熏肉的网兜,一手提着装着换洗衣物的行李包,肩膀上还挎着一个大大的帆布袋,里面装着那三台宝贝录音机。
她感觉自己像一棵移动的圣诞树。
“我知道了,你们快回去吧,厂里还一堆事呢。”
“呜——”
汽笛长鸣,绿皮火车开始缓缓移动。
赵小丽冲着窗外的两人用力地挥了挥手。
陈老板和齐师傅的身影,在视野里越来越小,最终,消失不见。
她转过头,看着车厢里拥挤的人群和浑浊的空气,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