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锣密鼓的准备了几个月,胤禟和胤祺忙的脚不沾地,这对兄弟干劲十足。
整个工部都变得松散了些许,毕竟安排在他们这儿的阿哥都神龙见首不见尾,日常打个照面都难了。
虽然太子党如日中天,遍布各部,可是他们工部呢,太特殊了!
有荣亲王这么个大爷在,谁想插手都难,毕竟安排也是给人安排个高官,现在?满汉两位尚书一个是那位王爷亲手扶持,一个上任才两年就懂事的去抱大腿。
侍郎们也都真聪明,不敢造次。
这么一来,工部反而牵扯最小。
不像人家油水多的部门腥风血雨,好歹是宁静安稳。
胤祚说是疏通关系,其实挺简单的,有康熙的口谕,谁敢不配合?
他就溜达溜达,指挥指挥,官员们自会溜须拍马。
都不用多费口舌,底下人就将事办妥了来向他邀功。
胤祚感慨,这就叫效率!
因为不去办差只用着偶尔上朝,胤祚恢复了呼呼大睡在府中轻松度日的美好生活。
萨林临产期将近,德妃放心不下,康熙更是翘首以盼。
没个女性长辈在身边,没有足够经验的坐镇,胤祚也心里担忧,虽然备好了嬷嬷稳婆,比嫂子弟妹那会儿生产还多了足足一倍,但就是心里……
想着大嫂当年都有惠妃做主,胤祚也想让德妃来指挥场面。
可惜,他不在阿哥所住了。
德妃出宫不易,更别说在宫外小住了。
按规矩,也没有这样的规矩。
到了这个时候,康熙隔三差五的就要派人去王府瞧一瞧,见了胤祚,他也得问一问。
胤祚只能说,“养的好,身子骨也好,就是我们夫妻年轻没什么经验,想着……唉,四哥让四嫂时常来瞧着,也不是个办法。”
“那当然不是个办法!”
康熙思来想去,“你福晋的娘家人都去探望过了,要不让……”
“还是让你额娘去吧,你额娘生养过你们兄弟姊妹,最是有经验。”
德妃三子三女,养大了五个孩子,宫里论经验,真没几个比得过她。
胤祚原本想开口的事儿被康熙自己先提出来,他就赶快往肚子里吞。
既然康熙自己这么说,胤祚反而要推拒一二,拉扯一下了。
脸上露出几分为难和不好意思。
“汗阿玛,就怕不合规矩,福晋正是关键时候,有人嚼舌根子到她那里去,原本大喜的事情,弄的您也耳边烦,额娘也得被说不守宫规,福晋……”
话还没说完,康熙就抬手止住胤祚的话头。
“岂有此理,你福晋生育有功,是咱们大清的功臣,怎么?他们岂敢妖言惑众,你尽管放心,若有人拿这事作乱攻讦,朕饶不了他们!”
谁敢作此事,康熙第一个生气,盼星星盼月亮的,万一孩子出了什么事,都是那些混账的过错!
这么想着,康熙拉着胤祚到书案前,小心的展开卷轴,上面是早就写好的几个大字。
“曦,旸,晏,旻,昮,煦,晥,曜……”
“朕挑了几个寓意好的字,觉得哪个都好,哪个又都不够好,朕的孙儿就值得最好的。”
康熙指着那些大字,让胤祚去看,“思来想去,琢磨了这么些日子,优中选优,也就这些堪配。”
康熙翻来覆去,绞尽脑汁,亲自着笔。
胤祚瞧着那些字,他孩子的名字……想到这些,他心中悸动,也含着柔情。
“汗阿玛选的自然都是好的。”
康熙自然欣喜,拉着胤祚的手,将笔塞在他的手里。
“你是当阿玛的,这是你的第一个孩子,起名字不能忘了你去,来,和朕一起选一个。”
胤祚细细瞧过了,每个字词的寓意,都含着对新生儿的殷殷期望,最朴素的爱,被灌注在这个孩子的身上。
有很多人爱他,玛法,玛嬷,阿玛,额娘,叔伯,还有很多很多人……
这个孩子即将在爱和期待中降生。
胤祚还有些无奈,问康熙:“汗阿玛,您怎就知道是个阿哥了?这么笃定。”
康熙露出了尽在掌握的笑容,“朕都让太医瞧过了,都说是个小阿哥,格格的名字朕也想了,总都用得到。”
康熙催着胤祚赶快挑,他万分期待,比胤祚这个当阿玛的还紧张。
胤祚搓了搓手,握着手中的笔,轻轻吐出一口气,这才去蘸墨。
难以抉择,胤祚的视线扫过那些名字,细细思量,半晌,才提笔落下。
晏——
一生顺遂,平安喜乐。
海晏清平,安然无忧。
这就是胤祚对这个孩子最大的期盼。
他或许不需要多么优秀,只要幸福安康。
他生在大清最强盛的年代,也希望这个国家,能够海晏清平。
胤祚停笔,康熙将纸拿起来,朗声大笑。
“好好好!朕的儿子挑的就是最好的。”
康熙不能更满意。
接着,康熙又瞄了一眼桌上的另几个字,欸,还能用到,等到下一回,他含饴弄孙,康熙乐的合不拢嘴。
等到孩子大些,康熙觉得他完全可以帮儿子看孩子,瞧瞧他将儿子们都教导的这么优秀,孙子们也差不了。
正好,让这孩子和弘晋一起,太孙和世子,一起教养,才是大清百年基业。
保成和胤祚的感情,也得延续下去啊……
康熙用心良苦,考虑的一点也不少。
感情都是培养出来的,要多接触,小孩子嘛。
……
萨林发动那一日,是个大晴天。
阳光暖融融的洒进窗内,清晨刚用完早膳不久,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德妃小半个月前就住到王府,是和胤祚,萨林一起用膳的。
她和儿媳有说有笑,萨林一有不对,立刻发现了。
稳婆有条不紊,德妃指挥着,都按部就班。
不仅萨林安心,胤祚也有个主心骨。
得了消息,伊尔根觉罗氏立刻赶来帮忙,乌拉那拉氏离得稍远些,却来的也快,妯娌们紧赶慢赶,大多都到了。
就连宫里的太子妃,也拿了千年的老参,以备不时之需。
胤祚翘首以盼,手都在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