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杨悠一直在忙朔城的事,很多事并不了解。
而段锦则要求沈力行一有消息就告诉他,所以他能知道刘谌等人的全部行动。
他望着杨悠,笑道:“阿诚他们临走之前,耍了一个心机,将这件事嫁祸给了卓坤。”
杨悠恍然大悟,明白了杨悠的意思。
熙和帝现在肯定是焦头烂额,没想到沐城和蜀地同时出事了。
就看他如何应付了。
段锦与杨悠相视而笑。
临安城,皇宫,早朝上。
朱文玉的话音刚落。
众人都屏住呼吸,大堂上静得可怕,掉针可闻。
熙和帝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你再说一遍?”
朱文玉急忙跪下:“陛下,恕罪,是臣之过。”
熙和帝冷笑:“杀了你又有何用?”
朱文玉急忙磕头:“陛下,虽然他们逃走了,但我知道是谁做的?”
“难道是段锦?”熙和帝问。
“陛下,是卓坤!”朱文玉咬牙道。
“不可能。”熙和帝急忙反对,他急忙起身,头上的冕旒都开始颤动。
他的手也微微颤抖,摇头:“不可能,不可能。”
“陛下。”朱文玉带着哭腔道:“臣下也以为不可能,但他都留了证据,就是他救走的刘寻雁等人。”
熙和帝一下子坐倒在龙椅上。
他忽然觉得自己四面全都是敌人。
先是齐飞鸾,再就是卓坤。
最大的敌人还是中原的段锦。
他忽然有了四面楚歌的感觉了。
他目光狠厉地望着下面的文武大臣,这些酒囊饭袋,吃个俸禄,现在用到他们的时候了,连个像样的主意都拿不出来。
文武大臣被他瞪得全都低下了头,只有一人不怕死的迎上他的目光。
熙和帝看到这样,反而愣了一下,他指着此人道:“你有什么想法?”
那个人十分激动,他迈着方步走出来,恭恭敬敬地给熙和帝行礼道:“陛下,微臣有一计。”
“说。”熙和帝语气十分威严。
众大臣纷纷抬头望向他。
他仰头望向熙和帝:“陛下,这接二连三的事我感觉是段家军的阴谋,但这几件事何尝没有给咱们机会。”
熙和帝脸色和煦下来,俯身道:“你有何想法?”
此人微笑道:“陛下,对付蜀国,段家军可以写信,熙和朝照样可以写圣旨,封五皇子为蜀王,我们不仅要写,还要昭告天下,这样蜀王便是我们的人了。”
熙和帝听了此话,更加高兴了,点头:“不错,不错,那卓坤如何对付呢?”
“陛下。”此人继续道:“沐城背靠长江,面朝段家军,位置极其重要,何不夺来为我所用。”
众大臣哗然,有人想要出来说话
熙和帝摆手,厉声道:“让他继续。”
此人四处望了望,又道:“自古师出有名,其军必胜,如今段家军给了我们一个攻打沐城的契机,我们何不利用起来呢?”
“确实。”熙和帝陷入沉思,觉得此人说话甚合他的意思,笑道:“你是何人?”
“陛下。”此人急忙磕头道:“微臣是熙和二年进士,是郝太师的徒弟,姓符名腾。”
“郝太师?”熙和帝的脸色又变得不好了。
符腾急忙道:“陛下,老师绝对是忠君爱国的,这番话便是他告诉我的。”
“太师。”熙和帝喃喃道,若有所思。
符腾又道:“请陛下原谅老师的未查之罪。”
熙和帝摆手,制止了他的话,然后道:“符腾,这两件事就按你说的做。”
符腾大喜:“多谢陛下。”
兵部尚书出来禀告道:“陛下,如今我们攻打羌人,刚刚损兵折将,现在没有将领了?”
熙和帝少有思忖:“可发布告示,招募有志者之士,我就不信我堂堂熙和朝,连个会打仗的都没有。”
符腾提醒道:“陛下,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不错。”熙和帝指着符腾道:“就按他说得做。”
“是。”兵部尚书退下。
熙和帝目光扫视了各大臣一圈:“礼部尚书。”
朱文玉急忙上前道:“是,陛下。”
熙和帝对他有些不满,这朱文玉光会耍嘴皮子,别的什么事也干不成,不过念在他忠心耿耿的份上,现在也正是用人之际,熙和帝还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
“你协助符大人拟定圣旨,务必将话说圆满了。”
“是,陛下。”朱文玉急忙磕头应道。
熙和帝望着北边,他隐隐约约有些不安,段家军手里的那张王牌还没有出,但已经惹得熙和朝满朝风雨了,如果那张王牌出了,他又该如何对付。
他将目光望向符腾,想到了郝太师,看样子还需要仰仗郝太师。
他对符腾淡淡道:“下朝后,你与郝太师来御书房一趟。”
符腾大喜:“是,陛下。”
下朝后,符腾与郝信阳在御书房待了一个多时辰,至于他们谈论了何事,大概只有他们知道了,不过自此,熙和帝十分信任郝信阳,大小事都会问他的意见。
而对付蜀地与卓坤的事也如常进行着。
朔城,将军府。
段锦与杨悠已经收拾妥当,打算择日出发。
段锦又一次收到了沈力行的来信。
他忙拿着信与杨悠商议。
“熙和朝要出兵沐城了。”段锦有些担忧,如果沐城被熙和朝占领了,对他们是极大的威胁。
杨悠接过信,看了一遍:“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阿冉,我们不能再耽误了。”段锦道:“先回应城,去商议对策。”
杨悠点头:“那我们明日出发。”他拍拍段锦的胳膊:“锦哥,别着急。”
段锦望着他恬淡的眼神,心情奇迹般地恢复了平静,他微微点头:“阿冉,你有什么想法?”
杨悠思忖半晌道:“锦哥,不如我们先去召降卓坤,如果他投降了我们,其他的就不是问题了。”
“就怕他不愿投降。”段锦有些头疼,如今正是春耕时分,而且段家军刚刚打了很多仗,他有些不愿意出兵。
他本来想着各自能够和平一段时间,没想到熙和朝如此耐不住性子,想要用武力解决。
如果和平收复不行的话,那么只能打了。
段锦眼神犀利起来。
他的兵数倍于卓坤和熙和朝,难道还怕他们不成。
杨悠自然明白他的心意,拍拍他的肩膀道:“放心吧,锦哥,船到桥头自然直,明日咱们便出发应城。”
段锦望着他,微微点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