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号团队离开达特穆尔后,乘坐德国IcE高速列车前往柏林。列车时速超过300公里,凯伦惊叹于铁路的高效,马克斯则滔滔不绝地讲着德国铁路的百年历史,从二战时的战略作用聊到现代的准点率保障。抵达柏林中央车站时,这座融合古典石柱与玻璃穹顶的建筑让众人惊叹,塞西莉亚介绍说这里曾是东西德边境检查站,如今成了欧洲最大的铁路枢纽。漫步菩提树下大街,勃兰登堡门的胜利女神雕像在阳光下闪耀,街头随处可见的柏林熊雕塑成了凯伦的打卡目标,莱昂则在速写本上记录着城市的历史痕迹。
在柏林的日子里,团队充分体验了当地的饮食文化。咖喱香肠博物馆里,凯伦挑战超辣版本被辣得直跳脚,店主汉斯揭秘这道美食源自冷战时期,用美军带来的咖喱粉搭配德国香肠而成。柏林啤酒厂的铜制发酵罐让佐伊着迷,塞西莉亚讲解着1516年《啤酒纯净法》的历史,众人捧着一升装的“ma?”啤酒杯尝试豪饮。百年面包房里,奥托爷爷展示了碱水面包的制作过程,马克斯认真记录着德国300多种面包的分类,从黑麦面包到布雷结,了解到面包在德国人生活中如同空气般重要。
然而平静被佩加蒙博物馆的意外打破。傍晚闭馆时,伊什塔尔城门的神兽浮雕突然“动”了起来,展厅里传来诡异的脚步声和文物碰撞声,工作人员吓得四散奔逃。负责人紧急报警后,11号团队凭借过往经历获得调查许可。塞西莉亚用声级计检测到19hz的次声波,这种人类听不见的低频噪音会引发恐慌;马克斯查阅档案发现展厅地下曾是二战防空洞,轰炸导致地基沉降;莱昂用滑石粉显现出浮雕因震动产生的细微位移,证实了视觉错觉的存在。
经过连夜实验,真相终于水落石出:空调系统与沉降地基引发共振,次声波导致心理恐慌,加上月光投射的移动光斑,共同造成了“灵异现象”。11号向警方和博物馆人员解释时,凯伦还演示了如何用手机App检测噪音频率。管理员汉斯感慨道,柏林的建筑都承载着战争记忆,地基里或许还藏着当年避难者的故事。团队总结这次经历,深刻体会到科学对“超自然现象”的解读力,塞西莉亚认真记录案例,准备用于未来研究。
行程的最后,戴安娜推荐他们前往阿根廷门多萨。马克斯介绍那里是世界葡萄酒之都,安第斯山脉的独特风土孕育出优质葡萄。离开柏林前,众人在柏林墙遗址前合影,将柏林熊纪念品收入行囊。前往机场的路上,凯伦兴奋地预订了阿根廷烤肉餐厅,艾拉研究着西班牙语的基本用语,佐伊则期待着酒庄里橡木桶的香气。随着飞机起飞,团队告别了这座交织着历史伤痕与现代活力的城市,满怀期待地奔赴南美大陆,准备探索门多萨的葡萄酒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