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荣下令:“准备火箭!”
一排火箭呼啸而出,烈焰与浓烟迅速弥漫,守军猝不及防,纷纷坠落,城区一角被炸出巨坑。
徐荣趁势大喊:“冲锋!为了胜利!”
士气高涨的士兵紧随其后,冲入南城区与文鸢部短兵相接。
尽管双方伤亡惨重,徐荣的部队最终取胜。
消息传来,文聘面色惨白,明白江陵恐难保全。
望向仍在苦战的于禁,心中涌起无力感。
此时,徐荣已率军至文聘面前,冷冷道:“文聘,还有何话说?”
深吸一口气,文聘毅然答道:“徐荣,即便战死,我也不会让你得逞!”
徐荣轻笑:“可惜,你无此能力。
江陵归我主所有。”
这一夜,江陵上空星辉冷冽,城内外硝烟四起,生离死别交织。
晨光初照,于禁与徐荣并立城头,彼此对视。
徐荣高呼:“终于,江陵陷落!”
“若再迟些,我或许已葬身于此。”
于禁感慨道。
昨日激战犹历历在目,与文聘殊死搏斗的每一刻都似岁月漫长。
在孙权营帐中,烛火摇曳,众人身影投映于帷幕,气氛阴郁。
孙权端坐主位,神色阴沉。
四周,鲁肃、张昭及诸位大臣伫立,眉宇间尽显忧虑之色。
“南郡既失,荆州危如累卵。
长此以往,必为刘煜所据。”
孙权语调低沉,似含怒意。
鲁肃趋前,神情庄重:“主公,我等曾与刘表结盟,荆州与江东互为倚仗,唇亡齿寒。
若荆州沦陷,刘煜势必挥师攻我扬州,江东将危矣。”
孙权眸中掠过一丝犹疑,转而看向张昭,问:“子布,你以为如何?”
张昭略作沉思,答曰:“主公,此际不宜轻动,我等与刘表结盟意在共御刘煜,今荆州初乱,且刘表亦是我方劲敌。
依我之见,当静观其变,待局势愈发明朗,再行出手,贸然出兵恐非良策。”
鲁肃闻言,不禁急切道:“子布,莫忘赤壁一役!刘表援军助我击退曹操,方有今日江东基业。
今荆州有难,岂能袖手旁观?”
张昭从容回应:“肃公,非无情也,然我亦须顾全江东大局。
刘煜势盛,即便出兵,保荆州亦未必可成。”
孙权目睹二人争论,心绪复杂难安。
他深知鲁肃言之有理,却也不能无视张昭的顾虑。
此刻,他必须抉择。
“若此刻不援,更待何时?”
鲁肃语气焦灼。
张昭摇头道:“时局未明,出兵恐徒增损失。”
孙权长叹一声,起身至帷幔旁,仰望夜空星辰。
大帐之内,烛火微颤,映照众人面容,恍惚 ,气氛压抑至极。
孙权沉思良久,目光投向张弘,问道:“昭哲,你有何见解?”
张弘向前跨出一步,语气平静却坚定:“主公,此时出兵并不妥当。
扬州有长江天险,只需坚守,刘煜便难以攻入。
荆州与贾诩交战,必耗其军力。
我们不如静观其变,待局势明朗,再伺机而动。”
张昭点头附和:“此言有理,刘煜与贾诩相争,两败俱伤的可能性极大。
若我们贸然出兵,反可能助其一臂之力。”
孙权眉头紧锁,内心挣扎不已:“可鲁肃所言亦不容忽视,荆州若失,刘煜定会加大对江东的压力。”
鲁肃忍不住再度上前:“主公,长江天险虽难攻克,但若刘煜执意进攻,扬州岂非孤城一座?”
张昭摇摇头:“主公,我们的目的并非坐以待毙,而是择时而动。
待荆州削弱贾诩的力量,那时出击,方能事半功倍。”
孙权陷入沉思,众人各执己见,皆有道理。
此刻的抉择,关系着江东的命运。
张弘继续说道:“主公,我们并非不愿援助荆州,只是认为当下并非良机。
稳固扬州,静候佳期,更为稳妥。”
鲁肃面露不悦:“难道我们要眼睁睁看着荆州沦陷,毫无作为吗?”
张昭苦笑道:“子敬,有时明哲保身、耐心等待,才是上策。”
孙权深吸一口气,意识到此次决策至关重要。
他站起身,目光投向远方,似在寻求答案。
片刻后,他转身,神情坚决:“我决定暂不派兵支援荆州,全力巩固扬州,等待最合适的时机。”
鲁肃脸色微沉,但终究恭敬应诺。
张昭与张弘对视一笑,显然认可这一决定。
孙权的选择,预示着江东战略方向的调整。
他们将等待,寻找最佳战机,而未来的走向,唯有时间能揭示 。
\"子敬,我明白你为江东考虑,但荆州局势错综复杂,我们不可轻举妄动。
\"孙权神情严肃地说道。
鲁肃镇定答道:\"主公英明!我必竭尽全力,至死方休,守护扬州。
\"
孙权点头:\"很好,那就这么办。
为江东,也为荆州。
\"
大帐内,烛光渐暗。
烛火熄灭后,孙权依旧未离开,他目光深邃地注视地面的军事沙盘,每块小木块象征的城池映照出时局的波诡云谲。
\"子布,依你看,若我们坚守扬州,刘煜会如何应对?\"孙权看向张昭。
张昭思索片刻道:\"刘煜绝非轻易放弃之人。
他知道长江天险难越,但必定另寻途径攻来。
我们必须采用持久战策略。
\"
张弘接话:\"不错,我们不仅要依赖长江天险,还需设法牵制敌军行动。
\"
孙权长舒一口气:\"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确定坚守扬州后,鲁肃站起,指向沙盘上关键位置:\"我们必须牢牢掌控长江上下游,尤其要强化石头城和当阳的防御。
这些地方一旦丢失,扬州防线将岌岌可危。
\"
张昭赞同:\"确实如此,同时需派遣斥候密切监控刘煜动向,及时调整策略。
\"
孙权略作沉吟:\"此外,我们还应加大力度开展外交活动。
听说刘备已前往交战,其势力有所削弱,这正是拉近关系的好时机,可与他联手抗刘。
\"
鲁肃皱眉:\"不过刘备终究是我江东宿敌,与其结盟是否明智?\"
张弘轻笑:\"没有永远的敌人。
刘备如今孤立无援,也需要我们的助力。
\"
孙权点头:\"好,我会派人联络刘备,探明他的意愿。
\"
忽然,帐外传来急促号角声,孙权迅速起身:\"发生何事?\"
亲卫疾步闯入,跪禀孙权:“主公,贾诩先锋已抵扬州西北,正朝荆州腹地挺进!”
孙权、鲁肃、张昭与张弘互视无言,荆州此时无疑已成为风云汇聚之地。
七日间,贾诩率部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荆州各郡守军溃不成军,几无抵抗之力。
南阳城内,主将李丰愁眉深锁。
城中士气低迷,民心浮动,他明白,若再无良策,此城危矣。
斥候急报:“贾诩大军突破外围,直逼南阳城!”
李丰面色骤变,“贾诩何以如此棘手!”
“将军,当如何应对?”
副将赵勇忧心忡忡。
李丰略作沉思,决然下令:“全城戒备,调集所有兵力,准备迎战!”
与此同时,贾诩军营中。
贾诩坐镇主位,目光冷峻:“徐荣、于禁,率前锋出击,务必于夜幕降临前破城!”
徐荣、于禁领命:“遵令!”
暮色渐浓,贾诩大军汹涌而至,直扑南阳城下。
城头之上,李丰握剑而立,神情坚毅:“将士们,贾诩虽强,我辈岂能屈服!为家,为国,战到底!”
守军齐声呐喊:“为家,为国,战到底!”
两军交锋,战况惨烈。
徐荣与于禁骁勇非凡,接连突破防线,逼近城门。
李丰见状急呼:“赵勇,速率精锐守住城门!”
赵勇策马疾驰,率部拼死固守,终保城门不失。
城下,贾诩见城门难破,眉间愁绪渐浓,“李丰果然非同小可,竟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稳住局势。”
忽然,徐荣自城西杀出,宛如一道迅疾的闪电,直指城门。
城头之上,李丰惊觉不对,“不好!城西有变!速调兵布防!”
然而,为时已晚,徐荣率军势如猛虎,迅速攻破城门,贾诩大军如洪水般涌入。
南阳城终未能坚守。
李丰等人被迫退回城内,展开激烈抵抗。
贾诩立于城头,远眺南阳城,嘴角浮现一丝得意笑意:“南阳既破,荆州已是囊中之物!”
最后,李丰宁死不降,被徐荣与于禁联手击杀,南阳城归入刘煜麾下。
“稍作休整,三日后进襄阳,收复荆州!”
贾诩手持羽扇,笑意盈然。
徐荣与于禁齐声道:“遵命!”
三日后,荆州襄阳。
江风呼啸,涛声震耳。
襄阳城高墙巍峨,城头上的黄承儿正指挥士兵布防,神情严肃。
城外,贾诩大军铺天盖地,旗帜林立,气势磅礴。
贾诩策马阵前,目光坚定:“襄阳乃荆州核心,拿下此处,荆州唾手可得。”
徐荣挥刀高呼:“军师放心,我军强盛,襄阳定能攻克!”
于禁在一旁沉声道:“但襄阳必是他们最后的屏障,必定全力顽抗,不可大意。”
贾诩目光锐利:“于将军所言甚是,襄阳虽坚,却非无懈可击。”
阳光耀眼,襄阳城头战旗猎猎,与蓝天相映成趣。
黄忠凝视远方,黑压压的敌军已逼近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