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露凝有时候会疑惑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明明刚结束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怎么转眼就到了高三的百日誓师大会——当然不是指她。
是说薛雪寒。
那段时间学校里有种莫名的亢奋感,每个高三教室门外的墙上都挂了加油激励的横幅,上面布满了学生们的留言和签名,大家写自己想去的大学、高考结束想做的事、未来想成为的人……
在教学楼外打眼一看红彤彤的、有步履匆匆拿着书的学生所在的区域就是高三的地盘。
低年级的老师用“你们看看现在高三冲刺的状态多让人紧张,我们更要趁现在打好基础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去告诫学生珍惜现在的时光不要临时抱佛脚;高三的老师则会换一套话术,说“努力是会出奇迹的,只要现在开始也不算晚,一天能进步一点到高考也能涨不少分千万不要放弃”。
在这种矛盾又紧张的氛围里,薛露凝第一次对高考这件事有了实感。
姐姐肉眼可见的焦虑。
薛雪寒好像一直不太懂怎么放松,她总是一刻也不敢停地努力,可结果并不每次都如她所愿,直到现在,她的分数还在往年的二本线左右徘徊,什么理想大学想去的地方,她根本没空想那些。
“努力是帆,理想是船,冲向彼岸,定能夺冠!”
这个横幅拿进教室让大家签名的时候她就在疑惑,努力是实实在在落在课本卷子上的一行行笔迹,理想是头脑中虚无缥缈的随时在变的念头,怎么虚幻的东西反而做了承载实质的船,而有迹可循的东西偏要被没有实体的风操纵?
轮到她写了,看到有几个龙飞凤舞的字体张扬地落在显眼的位置,她都能想象到写下这些字的同学怀着怎样的心情,一定是自信、骄傲,这样地确信自己的未来,是她现在不敢想的事。
但她也只是稍微这样想了想,然后拿起笔在横幅角落的位置写下“梅花香自苦寒来”,签上自己的名字。
不管别人怎么想,对现在的她而言,也只剩下“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一条路了。
所以她没有多想,继续埋头苦读。
但其实,在薛雪寒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一股隐隐的“就要到头了”的释然感——只要熬过这三个月,熬完这剩下的最后一百天,就能看到一点未来的曙光。
无论是好是坏,结局总会尘埃落定。
想是这么想,但她是非常谨慎的人,她只会在学得累到不行的时候,偶尔放这个念头出来吹吹风晒晒月亮,让自己在溶溶月色下稍微地放松一会儿。
她会想象高考结束后先睡上一个星期的懒觉,再也不用穿千篇一律的校服出门,可以尽情地看电视出去玩或者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
想到月亮越升越高在窗外看不见的时候就该收心了,她继续埋头苦读,只有月亮见证了她放松时的笑容,月亮一直陪着她,无论阴晴圆缺。
就这么直到高考前的最后一节课,天气已经闷热无比,大开的窗户也带不进来一丝的凉风,何况空气中的躁动因子已经浓烈到不用仔细嗅闻就能清楚地感受到。
所有人都在期待一场雨。
往年无论之前之后天气如何,高考那两天总会下雨,或大或小,反正不会缺席。
可能这场雨就是对青春的送别,在铃声响起周围同学欢呼着把课本试卷扔向窗外——教学楼先下起了一场白色的“雨”时,薛雪寒边收拾东西边这么想,她没有加入丢书的行列,因为很快有老师找上门来让她们一会儿自行收拾干净再走。
虽然她的青春好像才要开始。
高考的第一天阴云密布,薛雪寒坐在座位有些拥挤的陌生考场里,一笔一画地写着自己的答案,伞放在脚边,准考证放在书桌右上角,拧紧盖子的水杯放在左上角。
高考的第二天果然下起了雨,早上是伴着雨声写的卷子,她答题之前还细心地擦干了手和文具,避免字迹被水洇花——保持卷面整洁可是很重要的。
到下午的时候乌云已经散开,天气晴朗得仿佛从没下过雨一般,要不是地面还有痕迹、空气中仍残留一丝雨后的气息可以证明,真要有一直是晴天的错觉了。
薛雪寒从考场出来,抬头看见一轮弯月挂在高空,用对老朋友的亲热口吻轻声说了句:终于结束了。
预想之中的懒觉计划没能成功,一方面是她放了假可家里还有两个起得早的学生,习惯早起了那么久的生物钟一时半会儿还调不过来,另一方面是于老师找了答案来让她估分,估完分还有一本厚厚的报考学校目录让她仔细挑选。
一向不问方向只顾埋头苦读的人面对如此眼花缭乱的选择实在有些应顾不暇,何况选了学校填好志愿目录还要等待录取通知书,至少在那之前心是一刻也放不下的。
不过人生公平的事就在于无论好过还是难过的时候,一天总是二十四个小时,所以当八月底去大学报道,她和薛如海、薛雨智拿着大包小包一起站在陌生城市的土地上时,她觉得过去那两个月似乎也没有那么难过,现在回忆起来反而有种做梦的不真实感。
超二本线二十三分已经是她历次考试最好的成绩,不算超常发挥但总归是意料之外,也算不辜负她夜以继日挑灯苦读的努力。
选学校颇费了一番心思,她否决了于老师力荐的“女生好找工作的”师范专业,也拒绝了“女生别去太远的大学”的提议,挑挑拣拣选了几个离家很远的学校。
家人知道她一向很倔,例如拿到通知书后她决定去打工——在饭店里洗碗,干了三天就累到不行,但硬是做满一个月拿到工资才走,所以也没怎么强硬去劝,毕竟大学和前途都是她自己的事。
但薛雪寒看到虽然帮不上忙还是专门请假回来陪她一起选志愿的父母,有些于心不忍地改了第二志愿,填了近一点的邻省。
偏偏天不遂人愿,她的第一志愿滑档,正好被邻省的大学录取。
家人当然喜出望外,她也只能接受。
安顿好床铺之后薛如海带着姐弟俩去吃饭,薛雨智在饭桌上兴奋地叽叽喳喳,不像是来送她,倒像是来旅行的。
确实如此,第二天三人就去了这里的标志性景点,匆匆的一天结束,薛如海就要带着弟弟坐火车回去了,薛雪寒想送他们去火车站,却被爷爷严厉制止了,他总在离别的时候把氛围搞僵,希望以此缓解离别的难过。
薛雪寒当然明白,所以她噙着眼泪目送两人离开,校门口人来人往,但都是陌生人,只有月亮,她永恒不变的朋友,静静地挂在天上,不分昼夜地陪在她身边。
新生活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