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南京城热闹依旧。
苏月卿换了一身朴素的商人装扮,在林逸风的陪同下,开始了在南京的布局活动。
第一站,她来到了城中最大的茶楼——聚贤茶楼。这里是南京城中消息最灵通的地方,各路人马都会在这里聚集。
\"老板,来壶上好的龙井,再要个雅间。\"林逸风对茶楼老板说道。
茶楼老板是个精明的中年人,一眼就看出这两人不是普通客人。他恭敬地将两人引到楼上的雅间。
\"二位是外地来的客商吧?\"老板试探性地问道。
\"正是。听说南京人杰地灵,特来拜访各位名流。\"苏月卿说道,同时从袖中取出一锭银子放在桌上。
老板眼睛一亮,立刻明白了意思:\"原来是这样。客官要见什么人,老朽一定安排。\"
\"我们想见见南京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无论是官员、商人,还是文人墨客,只要是有影响力的,都想拜访一下。\"
\"这个...容老朽想想。\"老板沉吟片刻,\"如果客官真心想结交朋友,今晚刚好有个机会。\"
\"哦?什么机会?\"
\"今晚城南的梅花园要举办一个雅集,南京城中的名流们都会参加。如果客官有兴趣,老朽可以代为引荐。\"
\"那就多谢了。\"苏月卿又取出一锭银子,\"这是谢礼。\"
老板收下银子,笑得更加灿烂:\"客官放心,今晚的雅集,保证让您满意。\"
离开茶楼后,苏月卿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城中的清月集分号。
分号的掌柜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名叫王婶。她原本是苏月卿在京城时救助过的一个贫苦女子,后来成为了清月集的得力干将。
\"夫人!您终于来了!\"王婶见到苏月卿,激动得差点哭出来。
\"王婶,这段时间辛苦你了。\"苏月卿拍拍她的手,\"生意怎么样?\"
\"托夫人的福,生意很好。不过最近有些不寻常的情况。\"王婶的表情严肃起来。
\"什么情况?\"
\"有人在暗中调查我们的底细,还想要收买我们的伙计。\"王婶压低声音,\"而且前几天还有人想要强行入股,被我们拒绝后,就开始找各种借口找麻烦。\"
苏月卿皱眉:\"对方是什么人?\"
\"表面上是本地的一些商人,但我觉得背后有更大的势力。\"王婶说道,\"夫人,我们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
\"你做得很对。\"苏月卿点头,\"从今天开始,加强警戒。如果有人再来找麻烦,立刻通知风语楼的人。\"
\"是,夫人。对了,您要的那些军需物资,我们已经开始采购了。不过数量太大,需要一些时间。\"
\"尽快,银子不是问题。\"苏月卿说道,\"还有,派人去联系沿海的渔民和船家,我们需要他们的帮助。\"
\"好的,夫人。\"
处理完商务事宜,苏月卿又去拜访了几个重要的官员。有些是通过关系引荐,有些则是直接登门拜访。
第一个拜访的是南京守备陈将军。这个人虽然官职不高,但掌握着南京城的防务,是个关键人物。
\"陈将军,久仰大名。\"苏月卿在将军府的会客厅中,恭敬地向陈将军行礼。
陈将军是个五十多岁的武将,看起来很威严。他仔细打量着苏月卿:\"夫人是燕王妃吧?老夫早有耳闻。\"
\"将军好眼力。\"苏月卿坦然承认,\"这次南下,确实有事想要与将军商议。\"
\"夫人请说。\"
\"燕王即将南征抗倭,需要各地的支持。不知陈将军对此有何看法?\"
陈将军沉吟片刻:\"抗倭是大事,老夫自然支持。不过...\"
\"将军有什么顾虑?\"
\"实不相瞒,最近朝中有些风声,说是有人对燕王南征不太满意。老夫身在官场,不得不小心谨慎。\"
苏月卿明白他的意思:\"将军的担心我理解。不过我想,作为军人,保家卫国应该是第一位的。\"
\"夫人说得对。\"陈将军点头,\"燕王若是南征,老夫必定全力支持。\"
\"那就多谢将军了。\"苏月卿从怀中取出一个锦盒,\"这是一点小小心意,请将军收下。\"
陈将军打开一看,里面是一颗价值不菲的夜明珠。他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收了下来:\"既然是夫人的心意,老夫就不客气了。\"
接下来,苏月卿又拜访了户部的一个主事、工部的一个郎中,以及几个有影响力的商人。每一次拜访,她都会根据对方的性格和需求,采用不同的策略。
有的人需要金钱,她就慷慨赠予。有的人需要人情,她就许诺将来的好处。有的人需要威望,她就以燕王妃的身份给予认可。
一天下来,苏月卿已经初步摸清了南京城的政治格局。
傍晚时分,她准时来到了梅花园参加雅集。
梅花园是南京城中一处着名的园林,园中梅花盛开,景色优美。今晚的雅集在园中的水榭举行,参加的都是南京城中的名流。
\"这位想必就是京城来的贵客吧?\"一个穿着华丽的中年文士走了过来。
\"正是。在下林清,这是内子。\"林逸风代为介绍,\"久闻南京文风鼎盛,特来求教。\"
\"哪里哪里,鄙人钱文正,忝为文人。\"中年文士拱手道,\"今晚的雅集,正好可以交流一下文章诗词。\"
雅集正式开始后,众人开始吟诗作对。苏月卿虽然不是文学专业,但凭借现代人的知识储备,也能应付自如。
更重要的是,她趁着雅集的机会,悄悄地与各位名流交谈,了解他们的政治倾向和影响力。
\"听说朝廷要派燕王南征抗倭?\"一个官员模样的人说道。
\"是有这个说法。\"另一个人回答,\"不过也有人说,这次南征恐怕没那么简单。\"
\"怎么说?\"
\"燕王在北征中功劳太大,已经引起了一些人的忌惮。这次南征,说不定是个陷阱。\"
苏月卿在一旁静静听着,心中对南京的政治氛围有了更深的了解。
雅集进行到后半夜,众人渐渐散去。苏月卿收获颇丰,不仅结识了许多重要人物,还摸清了他们的底细。
回到据点后,她立刻召集了林逸风和其他几个重要的手下。
\"今天的情况如何?\"她问道。
\"夫人,根据我们的调查,南京城中大约有六成的官员支持我们,三成保持中立,还有一成明确反对。\"林逸风汇报道。
\"商人方面呢?\"
\"商人们大多愿意支持,毕竟抗倭成功对他们的生意有好处。但也有一些人被敌对势力收买了。\"
\"武林方面的情况最复杂。\"另一个手下说道,\"有些门派愿意出力,但也有一些被三皇子的人拉拢了。\"
苏月卿点头:\"看来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明天开始,要进一步加强布局。\"
\"夫人,还有一个重要消息。\"林逸风说道,\"我们的探子传来消息,燕王殿下已经从京城出发了。\"
苏月卿心中一喜:\"真的吗?他什么时候能到?\"
\"按照行程,大约还有十天左右。\"
\"十天...\"苏月卿沉思片刻,\"时间还够。这十天里,我们要完成所有的准备工作。\"
月色如水,洒在梅花园的池塘上。苏月卿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夜空,心中充满了期待。
朱翊煊即将到来,而她已经为他铺好了道路。这一次,他们要并肩作战,为大明朝的未来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