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 年,大会堂的穹顶在晨光里泛着庄严的光泽。
祁同伟坐在会场前排,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西装口袋里的钢笔 —— 这是七年前沙瑞金送他的礼物,笔帽上刻着 \"慎终如始\" 四个小字。
主席台上的电子屏正显示着计票结果,红色的 \"祁同伟\" 三个字后面,赞成票的数字定格在 2871 票。
当大会主持人宣布 \"祁同伟同志当选为ZY政法委书记\" 时,雷鸣般的掌声浪涛般席卷全场,他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领带,步伐沉稳地走向发言席。
聚光灯下,他鬓角的白发已如霜染,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
\"感谢同志们的信任。\"
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每个角落,带着久经磨砺的厚重,\"三十年来,从汉东的基层政法干警到今天的岗位,我始终记得一句话 —— 政法工作的根,永远扎在人民中间。\"
台下第一排,沙瑞金坐在特邀代表席上,手里的茶杯微微晃动。
发言结束后,合影环节的快门声此起彼伏。
祁同伟站在末尾,中间站着的是***,依次排开。
当摄影师喊 \"看这边\" 时,他的目光下意识地飘向会场东侧的出口,仿佛能穿透层层楼宇,看到千里之外的汉东大地。
同一时刻,汉东省GA厅的操场上,祁常胜正跟着队列进行入职后的首次警容训练。
藏蓝色的警服穿在身上还有些板正,他下意识地挺直腰板,警号 \"汉 A03721\" 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 这个号码是他特意申请的,末尾的 \"21\" 正是父亲当年在汉东破获望北楼案的年份。
\"祁常胜,出列!\"
队列指挥员一声令下,他迈着正步向前两步,动作标准得让旁边的老民警暗暗点头。三个月前从京城GA大学毕业时,校长亲自把毕业证书递给他:\"你父亲说,汉东的水土能养人。\"
当时他没懂这句话的深意,直到此刻站在汉东的土地上,呼吸着带着长江水汽的风,才隐约摸到些什么。
训练间隙,治安总队的老队长王建国递给他一瓶矿泉水:\"小子,知道你爹当年在汉东的外号不?\"
老王用袖子抹了把汗,指着远处的月牙湖方向,\"' 拼命三郎 '!\"
祁常胜拧瓶盖的手顿了顿。父亲很少跟他提当年的事,家里的相册里只有一张泛白的老照片:年轻的祁同伟穿着警服,站在汉东GA局门口,身后的牌子上还写着 \"地区GA处\"。
\"王队,您给我讲讲望北楼案呗?\" 他眼里闪着好奇,\"我听老师说,那是新时代政法系统的里程碑。\"
老王蹲在操场边的台阶上,从烟盒里抽出根烟又塞回去 —— 队里有规定,训练时不准抽烟。
\"那案子邪乎着呢。\"
他望着天边的云,\"刘生那帮人把钱通过财政厅、国企、银行转了三道弯,最后藏在香江的离岸账户里。
你爹带着我们查资金流向,光银行流水就堆了半间屋,老陈他们技术科的同志熬得眼睛都红了。\"
正说着,对讲机里传来急促的呼叫:\"治安总队,光明区农贸市场发生纠纷,有人持械斗殴,请立即前往处置!\"
祁常胜猛地站起来,警服的下摆扫过台阶上的尘土。
\"跟我来!\" 老王抓起对讲机就往警车跑,\"让你小子见识下,汉东的案子不好办!\"
警笛划破汉东的午后。
祁常胜坐在副驾驶座上,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 —— 高楼林立的新区里,还能看到几栋老房子,墙面上 \"打击犯罪,保护人民\" 的标语依稀可见。
\"前面左拐。\" 老王突然说,\"那片就是法治文化公园,石碑上刻着所有办案人员的名字,你爹的名字在最上面。\"
祁常胜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公园里有群孩子正在放风筝,笑声清脆得像风铃。
他突然想起临行前母亲给他的那个旧笔记本,扉页是父亲的字迹:\"警察的枪里装着子弹,但更该装着良心。\"
与此同时,大会堂的新闻发布厅里,祁同伟刚结束记者见面会。
面对 \"如何看待新时代政法工作传承\" 的提问,他举了个例子:\"汉东有个基层民警,三十年前在笔记本上写 ' 要让老百姓敢报警 ',现在他的儿子也成了警察,笔记本上续写着 ' 要让老百姓报得值 '。传承,就是把每个字都落到地上。\"
走出发布厅时,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沙瑞金发来的短信:\"晚上来家里吃碗面,你嫂子做了汉东的腌菜。\"
他笑着回了个 \"好\",指尖在屏幕上停顿片刻,点开了相册里祁常胜穿着警服的照片 —— 小伙子站得笔直,眉眼间有他年轻时的影子,但眼神更亮,像淬了火的钢。
傍晚的汉东农贸市场,斗殴事件已经平息。
祁常胜正在给受伤的群众做笔录,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里,突然听到有人喊:\"那不是祁书记的儿子吗?\"
他抬头笑了笑,继续低头记录,额角的汗珠滴在纸页上,晕开了 \"调解协议\" 四个字。
\"小子,处理得不错。\"
老王拍着他的肩膀。
正说着,祁常胜的手机响了,屏幕上跳动的 \"父亲\" 两个字让他心里一暖。
\"喂,爸。\"
他走到警车旁,避开嘈杂的人群。
听筒里传来祁同伟带着笑意的声音,背景里有相机快门的声响:\"老王给我打电话了,说你第一次出警就镇住了场子。\"
\"是王队指导得好。\"
祁常胜摸着发烫的耳朵,\"爸,您当选的新闻,我们队里都看了。\"
\"当选不是结束,是开始。\"
父亲的声音突然严肃起来,\"记住你穿警服第一天我跟你说的话 —— 在汉东这片土地上,别想着靠谁,要靠自己的脚底板走出路来。\"
\"我记住了。\"
祁常胜望着远处渐渐亮起的路灯,\"对了爸,王队说您当年拼命三郎的外号?\"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低低的笑声:\"那时候年轻,不知道怕。\"
顿了顿,\"等我回汉东,带你去看看月牙湖 —— 现在水清得能看见鱼。\"
挂了电话,暮色已经漫过农贸市场的顶棚。
祁常胜帮着同事收拾装备,突然发现警车的引擎盖上落了片银杏叶,金黄得像枚勋章。
他想起父亲笔记本里的一句话:\"政法干警的征途,是让每个角落都有光。\"
此时的人民大会堂前,合影的队伍已经排好。祁同伟走过去时,大家自动为他让出专属位置。深秋的风掀起他的风衣下摆,露出里面熨帖的白衬衫 —— 和三十年前在汉东GA处门口拍照时穿的那件,款式几乎一样。
\"准备好了吗?\"
摄影师举着相机喊道。
祁同伟微微点头,目光越过镜头,仿佛看到了汉东的月牙湖、金匮区的老街道、省GA厅操场上那个穿着警服的年轻身影。
快门按下的瞬间,他想起沙瑞金退休时说的话:\"汉东的故事,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英雄传。\"
照片洗出来时,祁同伟特意让人放大了一张。
他在照片的角落用红笔圈出一个模糊的光斑,像是汉东方向传来的光。
然后把照片寄给了汉东的祁常胜,信封里还夹着枚小小的徽章 —— 那是望北楼案专案组的纪念章。
收到照片那天,祁常胜正在月牙湖公园巡逻。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和远处法治公园里父亲的雕像重叠在一起。
远处的警灯闪着红蓝交替的光,像一串流动的星。
祁常胜握紧腰间的对讲机,继续沿着湖边巡逻 —— 这条路,他的父亲走过,现在轮到他了。
而千里之外的京城,祁同伟站在海棠苑办公室的窗前,望着汉东方向的夜空,嘴角扬起一抹欣慰的笑。
两代人的征途,在同一个月亮下,悄然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