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二郎差点给李驰翻个白眼。
显摆啥?
就你会说是吧!
裴青禾眼角余光瞄到吕二郎暗含嫉恨的嘴脸,微微笑了起来:“李驰,你能想到这些,属实不易。”
“辽西军原来的军声太差了。百姓和军队之间,应该和睦共处,彼此相扶相依共存。军汉手中的长刀,就该去斩杀匈奴蛮子,而不是对着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逞威风。”
“我迟早要回去。辽西城这里,得交到你手中。希望你能做一个爱惜百姓的好将军,不要辜负我对你的期待!”
李驰心头热血翻涌,正色应道:“这几个月来,将军处处教导,时时指点,我李驰对将军佩服得五体投地。以后,我一定延续将军治军的办法,练出一支真正的精兵。”
吕二郎不甘被晾在一旁,高声接了话茬:“我要跟在将军身边,时时向将军请教。将军只管将最苦最累的差事交给我,我吕胜绝无二话。”
裴青禾笑了一笑:“好听的不必多说,我只看你们做什么。城外的田地还没种完,你们两人,再辛苦一段时日。”
李驰吕二郎一同拱手领命。
裴青禾敲打调教手下,从不手软。毫不客气地将两人继续打发出城种田。半个月后,春耕总算结束了。
吕二郎累地睡了两天,才缓过劲。
李驰稍好一些,也歇了两天。
裴青禾吩咐伙房给耕田的五营军汉们加了两顿肉。军汉们乐得眉开眼笑,也没人再叫苦喊累了。
时间一晃,进了三月。
暖融融的春意,融化了冰冷的辽西郡。百姓们日子过的踏实安逸,眉眼间都是笑意。军营里的军汉们,也习惯了每日辛苦操练的生活。
最新一次的比武中,李驰这一营力克强敌,进了前五。
吕二郎运气背,遇上了裴燕。被裴燕揍得找不着北,再次惨败。
李驰没有取笑吕二郎,甚至有些不舍:“过几日,你就要随将军回裴家村了。能时时跟着将军,比我枯守辽西强多了。”
吕二郎被李驰这一吹捧,顿时忘了被痛揍的酸楚,洋洋自得地笑了起来:“等你得了空闲,来裴家村,我一定尽地主之谊,好好招呼你。”
呸!不要脸!你又不是裴家人,尽哪门的地主之谊。
李驰心里腹诽,面上欣然笑应。
吕二郎瞥一眼李驰,笑着说道:“我以后会入赘裴家,做了裴家赘婿,就是裴家人。其实,李家也有好儿郎。你学一学我兄长,厚着脸将李家儿郎送到将军身边就是了。”
李驰又不傻,早就打着这个主意了,装模作样地谢了一回吕二郎。
三月末,裴青禾领兵启程的时候,身后多了五个李家少年郎,还有两千辽西老兵。
这些李家儿郎和一千精锐老兵,是李驰纳的投名状。
该敲打的都敲打了,该调教的,也都调教了。
临走之际,裴青禾只给李驰留了一句:“守住辽西城。”
李驰深深躬身:“是,人在城在。城亡人亡!”
裴青禾扬了扬嘴角,挥了挥手。裴字旗在风中飞扬,大军卷起烟尘,踏上归程。
……
裴青禾带走了所有的裴家军和两千辽西老兵,留在军营的,还有三千辽西老兵,加上这半年里招募练出的五千新兵,一共八千人。
这五千新兵,都是裴青禾一手训练出来的。他们或许经验不足,上阵打仗还嫩,却都恪守军规,操练刻苦,都是好兵苗子。
李驰没什么不满。
裴青禾已经手下留情了。换了别人拿下辽西城,第一件事就是该将李家人全部杀了,彻底将李氏血洗出军营。抹掉李家印记,另外再派一个得力能干的下属来掌兵。
裴家军里人才济济。不费什么力气,能代替他李驰的,少说也能挑十个八个出来。
将军没有心狠手辣到这个地步。
将军留下了他,让他继续领兵。
将军给了他信任和尊重。他也得拿出所有的能耐本事来,掌管这八千士兵,镇守辽西城。
将军离去的第二天凌晨,五更军鼓声如常想起。
李驰利索地起身,先领着军汉们跑了八里地。然后排队去吃早饭。伙头兵们跟着裴家军的伙房学了半年,如今伙食做得讲究多了。杂面馒头劲道,菜汤里还有零星的肉沫。
上午操练拳脚骑射,下午练兵阵对抗,晚上认字读兵书。
白日练得再辛苦,也没人吭声。到了晚上读书的时候,就有人不太安分了,低声建议:“将军已经走了,我们每晚读书的规矩也改一改,隔一晚读一回就是了。”
李驰冷笑一声:“不如你吃饭也改一改,隔一天吃一顿怎么样?”
多嘴的军汉讪讪闭嘴。
众军汉很快就发现,将军走后,军营不但没松懈,反而更紧了。
李驰每天疯狂操练,晚上坚持读书识字,不时巡查军营。胆敢擅自出军营的,统统以逃兵论处。接连吊死了三个之后,军汉们彻底安分,军营里有条不紊秩序井然。
提心吊胆的辽西百姓们,在过了小半个月安宁日子后,也悄然松了口气。
“这个李驰将军,比以前的李狗贼强了不少。至少肯管束军营,军爷们不出来祸害我们百姓了。”
“他就是有贼心,也没贼胆。裴将军下过军令,要是谁敢违抗军令,裴将军会亲自砍他的狗头!”
“说的有鼻子有眼的。你亲眼瞧见了?”
“我媳妇亲舅公的外甥女婿,就在军营里当兵,还是李驰的亲兵。他亲口说的,还能有假?”
百姓们这些闲话议论,传不到李驰耳中。李驰严整军营奋力练兵之余,也开始派兵剿流匪。
幽州境内,燕郡里的山匪早就被裴青禾杀了个精光。广宁郡也相对安宁。范阳郡里流匪就多了不少,辽西郡流匪数量最多。这几个月里,有不少流匪悄悄回了家中,拿起锄头做回了百姓。也有些四处流窜为恶的。
剿灭流匪,还百姓安宁,也能借着实战练兵,正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