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百战老兵总爱说一句话,打仗要打出节奏!
哎?可能有人问了,打仗还有节奏?看了这么多战争片,没看到节奏啊!
真的有节奏。
比如正在进行的小店镇伏击战!
三轮炮火齐射,覆盖整个目标区域——这个区域可不小,岩松义雄本部行军队列长达一公里,沿着小店镇南北大街穿行,前头的小鬼子都快要走出镇子了,后面的小鬼子才堪堪走进来。一公里长,二十米宽,就是这么大的一片区域!
爆炸的火光,为轻重机枪寻找目标提供了条件。所有晋西北军区的战士都知道,小鬼子的曲射火力威胁最大,必须要在第一轮打击中给予众创!
在爆炸的火光中,轻重机枪快速找到小鬼子的山炮、野炮、迫击炮,最低也是掷弹筒,然后瞄准小鬼子炮兵扫射!
子弹射击的地点,尤其是加装了曳光弹的重机枪,为炮兵指引了目标!咱们的大炮就会向着目标区域覆盖!
然后,炸起的火光再次为机枪寻找目标照亮!
就这么,你照亮我的眼睛,我指示你轰炸的目标!我开火,你装弹,你发射,我装弹。听起来就是,轰轰轰,哒哒哒,轰轰轰,哒哒哒,枪声和炮声轮流响起,而不是同时进行。要不然就是瞎打。
这就是节奏!
……
一分区17团的进攻非常流畅,那轰轰轰哒哒哒的节奏赏心悦目。
岩松义雄本部的三门三炮、三门野炮和十几门迫击炮第一时间被摧毁!就是小鬼子的掷弹兵也被打死炸死了大半!
如果能够继续进行下去,该有多好啊!
可惜还是发生了两个变数!
第一个,岩松义雄的三千小鬼子全都是精锐!在前两次的地雷阵加伏击的战斗中完全没有表现出精锐该有的样子,可是这一次,真的让17团的战士明白了什么叫做精锐!
先不说面临伏击不慌不忙,迅速躲避和反击。单单是小鬼子的掷弹兵,在面对扫射和轰炸的那一刻,不但没有逃命,而是立即将掷弹筒抱在怀里,爬在地上,用身体来保护武器!
所以在一开始的轰炸和扫射时,掷弹兵虽然伤亡惨重,可绝大部分掷弹筒被完美的保留了下来。
更让人吃惊的是,大多数甚至是所有的小鬼子都能熟练使用掷弹筒!拿起来就能发射。
这是第一个变数!
等伏击战的最优十分钟结束后,分散到街巷房屋的小鬼子展开反击,这些保留下来的掷弹筒,给17团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第二个,就是包围过来的两翼警戒兵力和后卫兵力,并没有像普通部队那样,一窝蜂的向前冲,而是集结成数个战斗团体,向着17团的炮兵阵地发起了决死冲锋!
作为一向是善于偷袭小鬼子炮兵的八路军,作为把大炮当成宝贝疙瘩的17团,当然留足了保护部队。可是,再怎么充足,也不可能把大部分部队用来保护山炮吧!那不就成了捆着手脚跟小鬼子较量?
距离伏击区域最远的四个山炮阵地,各自留了一个连的兵力,但是不全,只有三个步兵排,火力支援排被调去参与伏击了!
小鬼子两翼警戒的部队重火力没有,一共只有八挺歪把子,可是担任后卫的三百小鬼子带足了重火力!野鸡脖子迫击炮!
部署在北侧的两个山炮阵地很快就被小鬼子突破!宝贵的四门山炮全被炸毁!
咱们的炮兵倒是安全撤离——这是小七反复要求的,炮兵是技术兵种,培养起来真是太不容易了。所以一旦炮兵阵地遇袭,炮兵第一时间就要撤离!山炮,炮弹,全不用管,交给保卫部队处理!
可是担任保卫的两个连,六个步兵排,全员阵亡!
部署在南侧的两个山炮阵地也是岌岌可危,毕竟各自面对四挺歪把子!要不是高城及时排出了援兵,可能就没了。
……
这样一来,伏击岩松义雄本部的节奏,可就全没了。
整个小店镇打成了一锅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