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六年三月。
经过大半年的筹备,征伐高句丽的兵马与海量物资已经聚集在辽东。
朝堂上却因为谁挂帅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李靖、李积、苏烈、薛礼甚至裴行俭都在争夺主帅之位。
李靖是自己的恩师,李积是自己的老丈人,裴行俭是自己的小舅子,苏烈、薛礼是自己的心腹爱将。
偏偏这五人都是能开疆扩土的名将,李承乾一时之间难以抉择。
既然难以抉择,那就不抉择了,李承乾决定亲自挂帅。
没想到这一决定遭到了满朝文武的激烈反对,李靖、李积、苏烈、薛礼、裴行俭五人更是联合起来犯颜直谏。
言殿下乃是摄政储君,大唐命脉所系,岂可轻动。杨广三征高句丽的教训不远,还请储君思量。
五人更是放出话来,五人宁愿放弃帅位之争,即使让尉迟恭挂帅,也不能让储君当这个主帅。
李承乾被这五人加上满朝文武吵得不胜其烦,大喝一声“退朝”,跑回御书房躲清静。
刚在御书房没清静多久,李二就带着一群孩子到来。
李二到倒是没有用孩子烦李承乾,而是让奶娘带着孩子们去承乾殿各找各妈。
接着屏退左右,说有要事要和李承乾相商。
见人退下,李承乾立即道:“父皇您来得正好,儿臣准备挂帅出征高句丽,还请父皇回太极宫主政,坐镇长安。”
李二皮笑肉不笑的道:“怎么,还真把老子当成你的牛马啦!摄政的时候叫老子给你带孩子,出征的时候让老子给你管国家。”
李承乾急道:“父皇,大唐是您的国家,您才是大唐的主人;
高句丽情况特殊,是前隋与我大唐的意难平,更是我中原儿女的意难平。
灭亡高句丽这样的不世之功,不能落在外人手里。只能让我父子二人摘取。”
李二闻言,点了点头:“我儿所言甚是,所以朕准备御驾亲征!!”
李承乾闻言一愣,过了许久才憋出一句:“父皇,别闹。”
“哼!谁和你闹了,灭国高句丽一直是朕此生的目标。朕就是要亲自领兵灭掉高句丽向天下人证明:前隋做不到的事,我大唐能做到。杨广做不到的事情,朕能做到!!”
“父皇也知道杨广三征高句丽之事,当知道其结果。高句丽气候寒冷,地势险峻,前隋百万大军亦束手无策。若父皇御驾亲征有个闪失,损兵折将事小,更是会坠了父皇的不败威名啊!所以此次出征高句丽,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不容许有半点的闪失。即使是如今的大唐,也只有一次全力征伐高句丽的机会。一旦有个闪失,对军心和民心都是不小的打击。若此次出征高句丽,不能将其一战而亡,那么大唐二十年之内都不能对高句丽言兵。”
李二大怒:“你认为朕是杨广那样的蠢货吗?!
还有你说的道理老子懂。但如今我大唐军中火药这一利器,再坚固的城池、再险要的关隘也能用火药炸开!!有了火药这无坚不摧的利器,灭亡高句丽能有什么闪失。”
李承乾笑眯眯的道:“火药也有诸多限制。而且火药是我命我婆娘弄出来的,论起使用火药,如何将火药的威力发挥到最大,父皇和李靖都不如我。我才是此次主帅的不二人选!!”
李承乾说着昂首挺胸,双手负后:“征伐高句丽的主帅人选,儿臣当仁不让!!”
李承乾此言此举,让李二无言以对。
见说不过李承乾,李二索性一头躺在地上打起了滚:“我不管,我就是要御驾亲征。”
李二此言此举,让李承乾瞠目结舌。
李承乾呆愣许久,急忙跪下:“父皇您真别闹了。”
李二躺在地上不断踢腾:“我不管,我就是要御驾亲征,我就要领兵灭高句丽。”
此情此景,与贞观元年李承乾向李二请求组建恶龙军时无二........
李承乾一拍额头:都说老还小,老还小。父皇这是脸都不要了,开始倚老卖老耍赖了啊。
李二脸都不要了,李承乾还能咋办呢。只能跪下以头触地:“父皇请自重,儿臣答应你就是。”
李二闻言,一个鲤鱼打挺起身,拍了拍屁股道:“文武百官那边........?”
“儿臣替父皇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