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乾隆朝时的纪晓岚,你脑海里肯定浮现出一个拿着大烟袋,长得稀松平常中年男人的形象,大概张国立给你定性了纪晓岚的形象。
史书记载纪晓岚长得确实不咋地,图片上是一个干巴老头。
但是他有一项特长,别人无法企及,那就是纪晓岚喜欢吃肉,把肉当成了一日三餐。
清人昭梿在《啸亭杂录》中记载,纪晓岚“平生不食谷面,或偶尔食之,米则未曾上口也。饮时只猪肉十盘,熬茶一壶耳”。
《清朝野史大观》也提到,纪晓岚“以肉为饭,无粒米入口”。
我们都知道肉的热量很高,纪晓岚每天集聚的能量要宣泄出去,关键他也不劳动,只是提笔写文章。
怎样消耗更多的能量呢?史书记载他每日需御女三次,早中晚各一次。
哈哈,纪晓岚这一特色谁能比得了?
对于多数人来说,纪晓岚的形象多源于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那个与和珅斗智斗勇、刚正不阿的大学士。
然而,真实历史上的纪晓岚可能让你很失望,不仅没有与和珅斗智斗勇,反而他几次巴结和珅,却被和珅看不起。
纵观历史资料,纪晓岚不过是一个为乾隆解闷斗嘴的文人,与和珅根本没太多交集。
但是二人的结局却令人深思,和珅最后被杀身败名裂,纪晓岚被新帝重用,寿终正寝,被追谥号为“文达”。
“……”
我们来认识一下真实的纪晓岚。
纪晓岚,本名纪昀,字晓岚,生于雍正二年(1724 年),比和珅早了 26 年步入历史舞台。
他出生于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县)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天赋。
四岁启蒙,十一岁随父纪容舒进京读书,二十一岁中秀才,二十四岁便在顺天府乡试中一举夺魁,成为解元。
对照时间表得知,纪晓岚二十三岁中举时,和珅还正在读私塾。
纪晓岚不仅经史子集无所不通,而且工诗、善对、能文,尤长于联语对句。
九岁那年,他参加童子试,入考场前,正拿着一段柳树枝与几个考生玩耍。
主考官见状,觉得他很可爱,于是出上联考考他,“小童子暗藏春色”,请对下联。
主考官笑吟吟望着纪晓岚。
这有何难,纪晓岚不假思索吟出:“老宗师明察秋毫”。
“呜呼呀!想不到小小年纪有此文采。”主考官不由赞道。
后来,纪晓岚在河间府参加童生试时,面对考官“十岁玩童,岂有登科大志”的上联,
他反唇相讥“三年经历,料无报国雄心”,其敏捷才思可见一斑。
纪晓岚的对诗几乎没有对手,许多文人在他面前甘拜下风。
比如,有一次,他与友人聚会,一书生出上联“客来茶当酒”,他随即对出“宾至月为媒”,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还有一回,乾隆帝出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纪晓岚略一思索,对出“鹦有雌雄都叫哥”,不仅对仗精妙,还巧妙地回应了皇帝,尽显其机智与才情。
在对诗联句方面,能够和纪晓岚打个平手的只有乾隆,不过多数情况,都是纪晓岚礼让乾隆罢了。
乾隆二十六年冬天,某日大雪纷飞,编纂《四库全书》的官员们,休息期间品着热茶围炉联句,
轮到纪晓岚时,他望着殿外积雪脱口吟道:“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众人拍腿大笑,“纪大学士,就这水平吗?上私塾的小娃娃都会。”
谁知纪晓岚含笑续出后两句:“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这两句才是点睛之作,满座愕然,旁边的乾隆帝抚掌称妙。
这首《飞雪》诗恰似纪晓岚的人生隐喻——纵然才情无人能及,却最终消融于庙堂的寒梅暗香之中。
“……”
尽管纪晓岚出道远早于和珅,但在仕途上的发展却远不如和珅顺遂。
和珅出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 年),比纪晓岚小了 26 岁。
然而,和珅以侍卫的身份来到了乾隆身边,凭借着过人的圆滑手段和精明的政治头脑,迅速在官场中崛起。
电视剧中的和珅一副狡猾丑陋样,真实历史上和珅是典型的美男子,男生女相。
他通晓满、汉、蒙、藏四种语言,堪称学霸。
据记载,乾隆出行时曾在车中背诵《论语》,因提到“虎兕出于柙”而停顿,
和珅当时作为侍卫接话:“典守者不得辞其责也。”
乾隆喜出望外,想不到一个侍卫竟有如此才华,对其反应机敏颇为赏识,此后和珅逐渐获得重用。
不过这一说法更多见于野史传说
乾隆重用和珅,看中的是他理财能力,以及在处理民族事务上表现出色。
比如和珅总能想出办法搞钱,这一技能深得乾隆帝的赏识。
当然了,和珅能迅速走红,是他善于揣摩乾隆帝的心思,总能投其所好。
相比之下,纪晓岚虽然才华横溢,但在政治上却显得有些“单纯”。
他一心扑在学术研究上,编纂《四库全书》,对官场的权谋斗争并不擅长。
比如乾隆三十三年(1768 年),他因向亲家卢见曾通风报信,泄露盐政机密,被发配新疆乌鲁木齐赎罪。
这里有个小故事,当年两淮盐政使上奏乾隆,说前任盐政使利用职权,在20年里与地方官互相勾结,
贪污侵吞高达1000万两白银。乾隆下令对两淮所有盐官进行秘密调查并突击查抄。
纪晓岚的亲家卢见曾时任两淮盐运使,也深陷其中。
纪晓岚得知此事后,想给亲家通风报信,又怕被抓把柄。
于是,他将一小撮茶叶和一小撮盐放入信封,派人快马送往卢见曾府上。
卢见曾收到信后,立刻明白其中含义:“盐”代表“盐税”“严”,“茶”谐音“查”,
意思是“盐案亏空,朝廷要严查”。他急忙吩咐下人转移家中贵重物品和钱财。
然而,乾隆派来的人还是查到了卢见曾贪污的罪证,卢见曾获罪入狱。
纪晓岚事前告密的行为也被乾隆知晓,不过乾隆念其才学,不忍杀他,只将他发配到乌鲁木齐。
直到乾隆三十六年(1771 年),因修《四库全书》需要,纪晓岚才被召回了京城。
回京后的纪晓岚,虽然凭借编纂《四库全书》的功劳重新获得了乾隆帝的信任,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但在朝中的影响力却远不及和珅。
和珅权倾朝野,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如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等,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纪晓岚虽有心与和珅抗衡,却无力与之相争。纪晓岚是明智之人,和珅的背后靠山是皇上,与和珅斗,岂不是和皇上斗嘛?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将纪晓岚塑造成了一个正义凛然、与和珅势不两立的形象,实乃戏说也。
纪晓岚与和珅交锋的时候几乎没有,但是言语讥讽却有两次。
有一次,一行人在承德避暑山庄打猎,和珅与纪晓岚陪在乾隆身边。
乾隆忽然来了灵感,以《论语》“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为上联,命纪晓岚对下联。
纪晓岚即兴吟出:“有寡妇见鳏夫而欲嫁之”,敏捷对答令龙颜大悦。
其实这句话暗讽了和珅母亲和管家刘全之间的暧昧关系。
和珅父亲死的早,是母亲和管家刘全操持这个家,养活了和珅与和琳哥俩。
刘全为了和珅家终身未娶,和珅的母亲很早就守寡,这不是寡妇遇到鳏夫了吗?
还有一次,野史记载,南方盐商送给乾隆一对大白鹤,御厨要抓一只做白鹤炖土豆汤,
当时白鹤不停鸣叫,和珅指着院中白鹤说:“此禽声闻九皋。
”纪晓岚当即反诘道:“其羹尚在鼎镬。”
意思是别看它叫的欢,早晚会被炖进锅里,暗讽和珅最后被杀的结局。
在真实历史上,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并非水火不容。他们同朝为官多年,虽然政见和性格有所不同,但并非死对头。
和珅为人圆滑,处事小心,在官场中左右逢源,大多数官员对他印象不错,纪晓岚也在其中。
而且,纪晓岚深知官场的复杂和残酷,他明白自己没有足够的实力与和珅正面交锋,因此只能选择明哲保身。
别看纪晓岚资历老,他得不到乾隆对和珅的那些恩赐。
有人说乾隆知道和珅贪污,之所以不动他,是和珅为他解决了国库空虚问题。
此外,电视剧中纪晓岚,总是将和珅耍得团团转,这也不符合历史事实。
在真实的官场中,和珅的权势和手段,远非纪晓岚所能比拟。
纪晓岚最大的贡献是编纂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阅微草堂笔记》等重要着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和珅才华不如纪晓岚,但权谋纪晓岚无法望其项背。不过,和珅升的高,但摔的也重。
乾隆死后,和珅被继任皇帝嘉庆斩首。
而纪晓岚则被继续重用十年之久。最后寿终正寝,活了82岁。
二人的结局告诉我们,只有文化传承才能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权谋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