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平安跟着接亲的队伍回了四合院。
一路上,后座的那姑娘嘴就没合过,不停的叨逼叨、叨逼叨的。
把路平安烦的啊,都想停下自行车一脚把这女的踹下去让她滚蛋了。
就这,这女的还不满意了,到了四合院门口,一下车就拉着一众小姐妹告起了路平安的状。
路平安懒得搭理她,要不是想看看还有没有新鲜出炉的瓜可以吃,当他稀罕许大茂摆的婚宴啊?自己没吃过肉还是咋地?
路平安把自行车放回了家,反正婚宴结束后自己是绝对不会再送那个烦人精的。而且院里又人来人往的,自己的自行车还是好好保护起来比较好,免得丢了还得费劲再去买。
拎着一卷绿油油的布,路平安施施然来到后院儿,上了五毛钱礼金和二两粮票,就坐等开席了。
不得不说,路平安是绝对说话算话的,说给许大茂一份特别的礼物,就绝对说到做到。
这布料可是路平安精挑细选的,绿的觉得正宗,绿的绝对可爱,最适合给许大茂做个帽子了。
五毛钱礼金和二两粮票算是正常的,这年头上哪儿做客、吃席都要带着粮票,这是潜规则。
大家都不富裕,尽管不像前几年自然灾害时那么紧张,但粮食都是有定量的。
客人吃了,可能这家人就要饿肚子了,所以带上粮票做客,就成了不成文的规矩,也是这年代的一大特色。
后院里,难得回四合院儿一趟的许大茂爹妈也在,两口子一看就是精明人,支应着街坊和许大茂、于海棠小夫妻的朋友,笑脸相迎,说话得体,一看就是老江湖了。
一个不知道哪里请来的大厨正在热火朝天的忙活着,路平安瞅了一眼菜品,觉着还行。
两个纯肉菜,两个带荤腥的,还有四个素菜,搭配着二合面馒头,在这个年代算是相当可以了。
不一会儿,这个年代简陋却极具特色的革命婚礼开始了,路平安也挤在人群里看热闹。
只见一个领导模样的中年人,估计是许大茂请来的主婚人,站在许大茂家客厅正中央,说起了开场白。
"同志们,今天,我们来到许大茂同志家中,共同见证一对儿革命夫妻的结合,他们……"
词很老套,可路平安不觉得啊,反而还觉得挺新鲜,看的津津有味儿的。
"下面,让我们邀请许大茂同志和于海棠同志,来给大家讲讲他们的恋爱史好吗?"
"好!"
掌声雷动,欢呼声不断。
看来不管是哪个年代,吃瓜聊八卦,起哄架秧子,都是让人喜闻乐见的活动。
许大茂和于海棠这对儿新人被许大茂的狐朋狗友和于海棠的一众小姐妹推到了中间站着。
众人无视他们的尴尬,起哄着让他们讲讲恋爱史。还要讲的深,讲的好,讲的透彻才能放过两人。
许大茂和于海棠有个屁的恋爱史可讲,难道说让许大茂讲讲自己离过两次婚,让于海棠讲讲自己交过好几个男朋友?
两人都不是什么简单货色,他们的结合更多的还是因为各自心中的小九九。
恋爱?恋爱个串串儿~
两个平日里伶牙俐齿的新人相顾无言,最后还是脸皮够厚的许大茂先开口了。
"我和于海棠同志能够走到一起,更多的还是因为工作和学习。
大家都知道我们是同属宣传科的,经常需要在一起工作,彼此慢慢熟悉了。
于海棠同志是一位热爱思想学习,积极追求进步的有志青年,我最欣赏她这一点。"
于海棠这时也从尴尬中缓了过来,接着许大茂的话头,信口胡邹了一些她自己也不相信的鬼话。
一会儿表扬许大茂工作认真负责,一会儿赞叹许大茂辛辛苦苦下乡放电影,从不叫苦连天。
又说他政治上清白,为人上进,同样积极追求进步,和自己有共同语言,有着相同的政治追求。
路平安白眼都快翻到天上了,许大茂下乡放电影积极那也是因为有好处的,不仅能收到老乡送的土特产,还能顺便安慰安慰寂寞的小寡妇,他许大茂能不乐在其中么?
别说他了,换个其他人来,恐怕跑的比许大茂还积极。
至于说追求进步么?
呵呸,收拾起那些无辜的人,比如几个车间主任,他许大茂可从没有手软过。
同样,于海棠也是如此,俩人算是一丘之貉,能绿豆对王八——看对眼儿了也正常。
接下来的流程就很快了,主婚人宣读了一下两人的结婚证,引导众人给两个新人道贺。
接着还不忘督促他们积极投身轧钢厂建设事业洪流的同时,抓紧培养下一代。
路平安一个没忍住,噗呲一声笑喷了。
好在乐得不止路平安一个,大家都笑,这才没显得那么突兀。
我的天,许大茂要是能有下一代,不用说,百分百是当了接盘侠。
这主婚人也是个有意思的,居然还督促上了,这是怕许大茂脑袋上的绿光不够亮眼么?
路平安赶紧转头看了看许富贵夫妻俩的脸色,果然很微妙。这两口子想必已经得知了儿子的情况,即便再怎么掩饰,仍然免不了面露尴尬之色。
许大茂和于海棠两口子也是微微脸红,但是很快就恢复了平静,路平安饶有兴致的看着,总觉得这里面不简单啊。
话说人家许大茂脸红就脸红吧,你于海棠脸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