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坐在会议室的主位,手里捏着一支蓝色圆珠笔,在纸上画圈。阳光从窗外斜斜地洒进来,落在他面前那张玻璃样板上,折射出一圈圈淡淡的光晕。
这是新一周的第一天,也是产品定位调整工作的正式起点。
阿芳已经提前把资料整理好了,整整齐齐码在桌上,封皮上还贴着便利贴:“按风格分类,轻奢、极简、定制三大方向。”小林则抱着笔记本电脑进来,一屁股坐下就开始翻数据。
“昨天晚上我做了个梦。”小林一边开机一边说,“梦见我们卖玻璃像卖奶茶一样,排队排到门口。”
“你这梦挺有志向。”刘好仃笑着接过他递来的表格,“不过咱们现在得先把‘玻璃能干嘛’这件事讲清楚。”
阿芳点头:“是啊,很多人对玻璃的理解还停留在‘透明’和‘易碎’这两个词上。其实它完全可以更有意思。”
“比如?”刘好仃问。
“比如做成墙,但不是传统那种死板的大块玻璃墙,而是可以拼接、组合、甚至带图案的模块化墙面。”阿芳翻开她做的初步命名方案,指着其中一页说,“你看这个——光影艺术墙。”
“听起来像是美术馆的名字。”小林笑。
“那就对了。”阿芳认真地说,“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玻璃不再只是建材,而是一种空间语言。”
刘好仃点点头,目光扫过她列出的几个关键词:可变式、模块化、个性化打印。这些都是他们在前几天走访家具店时记下的重点。
“我们得先统一一个说法。”他说,“玻璃不只是材料,它是表达方式,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气氛安静下来,大家都开始思考。
小林忽然抬头:“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玻璃能像乐高一样拼起来,会不会更吸引年轻人?”
“什么意思?”刘好仃问。
“比如说,一块玻璃可以是镜子,也可以是隔断,还可以是照片墙的底板。只要尺寸统一,就能自由组合,用户自己动手安装,就像搭积木一样。”小林越说越兴奋,“而且我们可以提供多种图案选项,甚至支持上传自己的设计。”
阿芳眼睛亮了:“这样的话,包装设计也得跟上节奏。不能还是那种工业风的标签,得有视觉冲击力。”
“还有宣传文案。”刘好仃补充,“不能再用‘高强度钢化玻璃’这种冷冰冰的技术术语,得让人一听就知道这东西能干嘛,适合谁用。”
“比如?”小林问。
“比如‘你的房间缺一面会说话的墙’。”阿芳脱口而出。
三人都笑了。
“这句话有意思。”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字:“可变墙面·个性拼装”。
然后他回头看着两人:“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把这个想法变成具体的产品定位。”
会议继续进行,大家开始围绕这三个关键词展开讨论。
阿芳负责梳理现有产品的特性,并尝试将其与“轻奢”“极简”“定制”三种风格匹配;小林则专注于研究如何实现“模块化拼接”,并设想了几种可能的组合方式。
“我觉得关键是要让用户觉得有趣。”小林说,“现在的年轻人买东西,不只是图实用,他们要的是参与感和归属感。”
“所以我们要让他们参与到设计中来。”刘好仃点头,“哪怕只是选个颜色或者图案,也是一种互动。”
“那我们可以搞个线上平台。”阿芳提议,“用户上传设计稿,系统自动生成效果预览。入围的作品还可以限量生产,附带设计师署名。”
“不错。”刘好仃赞许地看了她一眼,“这样不仅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还能积累用户粘性。”
“不过我们现在还不具备完整的定制生产能力。”小林提醒道,“得先从小范围测试做起。”
“那就先做试点。”刘好仃干脆地说,“选几款热门型号,推出几种基础图案,看看市场反应。”
阿芳立刻记录下来,又翻回之前的笔记页,指着角落里自己随手写的四个字:“可变墙面。”
“我觉得这个词很有潜力。”她说,“它既体现了功能上的灵活性,也有一定的想象空间。”
刘好仃沉思片刻,点了点头:“嗯,这个词可以保留,作为核心概念之一。”
小林则打开电脑,调出一份竞品分析报告:“我们目前最大的竞争对手,已经开始往这个方向靠拢了。他们的某系列玻璃产品主打‘家居美学’,价格比我们高出不少,但销量一直很稳定。”
“这说明市场有需求。”刘好仃说,“我们要做的,不是跟他们硬碰硬,而是找到我们的独特之处。”
“那我们的优势是什么?”阿芳问。
“是我们对工艺的了解。”刘好仃回答,“别人可能只关注外观,但我们知道怎么在保证美观的同时,兼顾安全性和实用性。”
“换句话说,我们是懂玻璃的艺术家。”小林打趣。
“不,是懂生活的工程师。”刘好仃笑着纠正。
讨论持续到中午,大家各自领到了任务。
阿芳负责优化产品名称和描述,重点突出“空间感”和“个性化”;小林则着手调研模块化拼接的技术可行性,并准备制作一套演示模型。
临走前,阿芳忽然停下脚步:“刘哥,你觉得……我们这次真的能把玻璃说得像个样子吗?”
刘好仃笑了笑,拿起桌上的玻璃样板,对着阳光轻轻转了个角度。
阳光透过玻璃,在墙上投下一道流动的光影,像是一幅正在缓缓展开的画。
“你说呢?”他反问。
阿芳看着那道光影,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刘好仃收起样板,起身穿上外套:“走吧,吃饭去。”
小林已经冲出门去了,边走边喊:“我请客!你们俩要是不来,我就把今天的灵感全写进ppt里!”
阿芳笑着追上去,留下刘好仃一个人走在最后。
他回头看了一眼会议室,阳光依旧照在那块样板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但他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一步,就足够改变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