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贺兰定挑眉,“是明眸皓齿、珠圆玉润之意?”
呼鲁斯:“不,是诛天灭地之意。”
贺兰定:“......倒是特别。”
女子名诛,起名的人,一听就不是啥善茬。
呼鲁斯:“这位郡主乃已故国公战赢的外孙女,她的名字便是战赢给取的。”
难怪......
贺兰定了然颔首,战赢乃东陵名将,性子刚烈,起这样的名字,倒也符合他的风格。
这时,一个穿着暴露、长相妖娆的女子缠了上来,手臂勾住他的脖颈,声音娇媚:“王爷打听她做什么,难道是不喜欢妾身了,想要另寻新欢?”
她嫉妒地瞥了眼明诛离去的方向,撇嘴道:“一身英气,半点女人味都没有,哪能伺候好王爷?”
说着,她便往贺兰定身上蹭去,身段软得像水蛇。
贺兰定皱紧眉头,一把将她推开,语气严肃:“方才那个叫小桃的下场,你忘了?这里是东陵,不是北狄,莫要给本王惹麻烦!”
他甩下女子,对呼鲁斯吩咐:“带她去多穿件衣裳,别失了北狄的体面。”
呼鲁斯应是,拽着不情不愿的女人走了。
......
慈宁宫内,檀香袅袅。
太后一反往日的低调,穿着深青色织金云缎袍,上绣翟鸟纹,配以赤质五色十二龙九凤冠,宝石在阳光下泛着璀璨的光泽。
她坐在凤座之上,不时向外张望。
闲王妃则端坐在下首,微微垂首姿态恭敬。
“娘娘,王爷跟郡主来了!”
莲心从外面小跑着进来,满脸喜色的打帘,在太后惊喜的目光中,明恣率先大步进门。
“母后,儿臣见过母后!”母子二人相隔千里多年未见,明恣刚进门,便红了眼,低低的垂着头不敢抬头看。
闲王妃动容,下意识想起身靠近久未谋面的夫君。
可眼角瞥见太后已经起身,便又生生忍住,只是手指攥紧了裙摆。
太后满含热泪,由莲心搀扶着,快步从高座上走下来,几乎是小跑着来到明恣面前,颤抖着双手将他扶起。
她仔细观察着明恣的眉眼,比起当年离开京城时的稚嫩,如今的明恣更显成熟,眼角有了淡淡的细纹,多了几分岁月的沧桑。
“我儿,这些年你受苦了!”太后的声音沙哑,嘴角不停颤抖,“是母后没用,当年没能留下你......”
“不怨母后,是儿臣自己的选择。”明恣抬起头,红着眼眶笑了笑。
“这些年儿臣吃得香、睡的稳,有菁菁在身边承欢膝下,还有王妃替儿臣尽孝,儿臣已经很满足了。”
说起妻女,他先是看向闲王妃的方向,两人目光相对,无需言语,便已满是情谊。
明恣转向身后,对明菁菁招了招手:“菁菁,快过来见过你皇祖母。”
明菁菁闻言,碎步上前,按照之前明恣教她的规矩,规规整整给太后行了个大礼。
声音清脆:“菁菁见过皇祖母,皇祖母万安千岁。”
太后的眼神淡了些,不如见到明恣时激动,却也露出了笑意,伸手虚扶:“起来吧。”
她上下打量着明菁菁,见她模样清秀、举止得体,满意地点了点头。
“倒是被你父王教养得极好,是个懂规矩的孩子。”
说着,太后朝身后看了一眼。
石心嬷嬷立刻捧着一个精致的紫檀木匣子上前,递到明菁菁面前:“这是太后给郡主的见面礼。”
明菁菁先是看了明恣一眼,见明恣点头,才上前双手接过匣子,躬身道谢:“谢皇祖母。”
她眼眶红红的,太后一眼便扫见了她衣袖上沾着的点点血迹,不由大惊。
“这是怎么了,为何衣衫上沾了血?莲心,快去请太医来看看!”
“不必了皇祖母。”明菁菁连忙摆手,声音有些发怯,“这些血,不是我的。”
太后不解的看向明恣,明恣便将城门口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明菁菁站在一旁,眼眶红红的,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模样。
闲王妃闻言,叹了一声,“如此说来,确实是小桃那丫头的不是,怪不得人家蔺督主发火。”
蔺督主乃明珠郡主未婚夫婿,与郡主感情甚笃,听得有人不敬,照他那性子,只砍了小桃一根手指,已是看在闲王府的面子。
“王妃说得是。”明恣颔首赞同,与闲王妃交换了一个眼神,满是默契。
明菁菁愕然看向她母妃,不解明明是自己受了委屈,为何母妃只字不提,还要帮着外人说话。
她心里的不甘更甚,却不敢表露出来。
太后沉默片刻,语气带着几分压抑的怒意:“那个明诛,向来跋扈惯了,菁菁,以后离她远些,免得她发起疯来,连你都伤了。”
她心里恨明诛不给闲王府面子,可也清楚,明恣私自进京,皇帝本就不满,若是这点小事闹大,只会让皇帝有借口将明恣赶回封地。
眼下,只能先避其锋芒,日后再找机会算账。
可明菁菁却误会了太后的意思,以为连皇祖母都不肯为她撑腰。
来京这一路上,她想象过自己回京后有多风光,有多少达官贵人家的女眷攀附奉承,有多受身为太后的皇祖母喜欢宠爱。
就是没想过自己刚进京就吃了这么大一个亏,且人人都向着那个明珠郡主说话!
明明她才是姿容出众、才情过人的“明珠”,凭什么明诛什么都比她强?
明菁菁姣好的脸上闪过一抹不甘。
还有无筝哥哥,那样俊美无铸的男子,理应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凭什么什么好东西都被那个明诛给占了?
明菁菁垂着头,不敢将不甘摆在脸上,心中却逐渐恨上了明诛。
太后却只当她受了委屈,心中难受,对闲王妃道:“菁菁难得回来,你最近就别总来我这儿了,多陪陪这孩子,顺便看看京中有无合适儿郎,趁这次回来定下一门好亲事。”
西地贫瘠,多是贩夫走卒,哪有京城来的繁华,闲王妃也不想女儿再回那个穷乡僻壤,欢喜的应了。
说起自己的婚事,明菁菁心头不甘方才褪下三分,羞赧的垂着头。
父王的封地虽好,她在那里也确实受人追捧。
但京城的繁华让她眼花缭乱,若是能留在这里,倒也不错。
太后见她不好意思的模样,了然一笑,对闲王妃嘱咐道:“就快到用午膳的时间,你先带着菁菁下去换身衣裳,再从哀家库房中挑几件首饰,明日宫中设宴,便带着菁菁一起去。”
正好也让她相看相看,若有好人家趁早定下。
闲王妃连忙应下,带着明菁菁退了出去。
殿内只剩下太后与明恣母子二人,明恣才迟疑地开口:“母后,儿臣是不是该先去给皇兄请安?”
他此次私自进京,若是不主动去见皇帝,恐怕会让皇帝更加不满。
太后脸色一沉,语气带着几分怨怼:“请什么安!他当年与他父皇一起,将你赶到封地,何曾顾念过兄弟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