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日历,在波澜壮阔与砥砺前行中,悄然翻到了最后几页。冬日的阳光透过启明科技顶层会议室的落地窗,洒在长长的会议桌上,映照着周明沉静而锐利的目光。窗外,曾经空置的F栋楼如今已是灯火通明,人头攒动,象征着启明帝国仍在不断膨胀的生机与活力。
年终的战略复盘与展望会议,正在这里举行。核心管理层悉数在座,气氛严肃而充满干劲。
首先汇报的,自然是牵动了集团上下大半年心血的“天穹”系统。倪鸿钧作为技术总负责人,神色比起半年前的凝重,已然轻松了许多,但眉宇间依旧带着技术人特有的审慎。
“周董,各位同事,”倪鸿钧调出精心准备的图表和数据,“经过为期超过八个月的全力优化和生态攻坚,‘天穹’系统V2.1版本,在基础体验、核心稳定性以及主流软硬件兼容性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大屏幕上,一条条向上的曲线和数据对比清晰可见:
系统崩溃率:相比上线初期,下降了92%。
主流外设驱动兼容率:从不足60%,提升至98.5%。
top 1000常用软件适配度:达到99%(其中原生适配85%,通过高效兼容层完美运行14%)。
用户满意度调研(近一月):好评率从最初的惨不忍睹,稳步攀升至87%。
“可以说,”倪鸿钧总结道,“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用户和主流办公场景而言,‘天穹’系统已经能够提供非常流畅、稳定且可靠的使用体验。我们成功地扛过了用户洪流的冲击,并将压力转化为了系统进化的动力。”
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肯定的掌声。这大半年,所有参与“天穹”项目的人都清楚,这每一个百分点的提升,背后都是无数个不眠之夜和成吨的汗水。
然而,倪鸿钧话锋一转,语气恢复了冷静:“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一些极其专业的垂直领域,以及面对极少数行业垄断性极强、架构极其封闭的国外专业软件时,我们依然面临适配壁垒。这部分软件数量不多,但每一个都是相关领域的‘硬骨头’,要么对方合作意愿极低,要么技术门槛极高,短期内难以攻克。”
他展示了一个简短的列表,上面罗列着诸如某些高端工业设计软件、特定领域的科学计算模拟平台等名字。
周明微微颔首,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神色。他身体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上,声音平稳而有力,带着一种洞悉规律的从容:
“倪总和团队已经做到了他们所能做到的最好。这种情况,在我的预料之中,也符合技术发展和市场博弈的客观规律。想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全抹平别人几十年的积累和生态壁垒,是不现实的,也过于天真。”
他目光扫过全场,定下了基调:“这件事,急不来。我们要有耐心,更要有策略。”
“第一,”他伸出食指,“反馈机制不能停,优化速度不能慢。特别小组架构保留,常态化运行。对于现存的问题,尤其是那些‘硬骨头’,要建立长效跟踪机制,持续投入资源研究解决方案,无论是技术突破还是商业合作。我们要让用户看到,我们从未放弃努力。”
“第二,”他伸出第二根手指,语气加重,“也是现阶段更关键的一点——继续扩大我们的用户体量!全力冲刺销量!只有我们的市场占有率足够高,用户基数足够庞大,形成不可忽视的市场力量,那些现在对我们爱搭不理的‘硬骨头’们,才会真正坐下来,认真考虑为我们适配的问题!商业世界里,规模本身就是最有力的话语权!”
他看向负责市场和销售的副总裁,眼神锐利:“明年,启明科技pc业务的核心KpI,就是市场份额!我要看到星辰电脑的出货量,再上一个台阶!线上渠道下沉,线下门店扩张,政企采购突破,海外新兴市场开拓……所有能提升销量的手段,都要给我用起来!我们要用实实在在的市场地位,逼着整个产业链向我们靠拢!”
“明白,周董!”市场负责人立刻应声,眼中燃起战意。这是一个清晰而富有攻击性的战略转向——从防守性的“解决问题”,转向进攻性的“用市场规模倒逼生态完善”。
紧接着,周明将议题引向了一个更具想象空间的领域——外围生态。
“我们的核心产品,电脑和手机,已经建立了强大的品牌认知和技术壁垒。但一个强大的科技生态,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核心硬件上。”周明示意助理将几个设计精美、科技感十足的产品原型图投射到大屏幕上。
映入众人眼帘的,是几款风格鲜明、造型酷炫的产品:
一款采用悬浮式键帽、多种自定义RGb灯效、标注着“星辰·曜”系列的机械键盘,宣传语是“每一次敲击,都是战术节奏”。
一款流线型设计、包裹性极强的电竞耳机,强调“听声辨位,沉浸式战场感知”。
一套极简风格的2.1声道桌面音响,主打“纤薄设计,澎湃音质”。
还有一款采用入耳式设计、主打降噪和高保真音质的手机耳机。
“从今天起,启明科技正式进军电脑及手机周边配件市场!”周明的声音带着一丝开拓新边疆的兴奋,“首批产品,就是大家看到的:游戏机械键盘、电竞耳机、电脑音响、手机耳机!”
他详细阐述着背后的逻辑:“这不仅仅是增加几个SKU那么简单。第一,这是巨大的利润补充点,高端外设的利润率相当可观。第二,这是强化品牌忠诚度和生态粘性的关键一环。当一个用户不仅用着我们的电脑手机,还敲着我们的键盘,戴着我们的耳机,听着我们的音响时,他对‘星辰’、对‘启明’品牌的认同感和依赖度会指数级上升。第三,这能反哺核心业务,一套顶级的星辰电竞外设,会促使游戏玩家更倾向于选择性能强大的星辰电脑;一副音质卓越的‘灵犀·聆’耳机,也会成为星辰手机影音体验的最佳搭档。”
“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从核心到外围,无缝衔接、体验一致的个人数字生活闭环!”周明握拳,轻轻敲在桌面上,“产品设计,必须秉承启明一贯的极致追求!手感、音质、质感、耐用性,都要做到同类顶尖!初期可以采取线上直销和旗舰店体验结合的模式,快速铺开!”
这个决定让在座不少人眼前一亮。这确实是一片蓝海,而且与现有业务协同效应极强。负责硬件研发的苏雨辰更是摩拳擦掌,显然对捣鼓这些“小玩意儿”也充满了兴趣。
会议的第三个高潮,来自于新产品的发布预热。
“核心业务的迭代,是我们的生命线。”周明切换ppt,屏幕上出现了“星辰电脑09款全系预售”的巨大字样以及“星辰手机II代——超越所见,聆听非凡”的炫酷宣传海报。
“星辰深空、羽翼、战刃三大系列电脑,09款全面升级!”周明介绍道,“搭载进一步优化的‘天穹’系统V2.1特别版,处理器平台更新,显卡性能提升平均15%,‘星曜’显示屏色彩表现再升级,全线标配我们自研的‘星辰·曜’机械键盘(基础版)和‘灵犀·聆’耳机(入门版)作为预售礼包!即日起,开启全球预售!”
这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常规的性能升级加上捆绑自家新外设的营销策略,势必会掀起新一轮的抢购热潮。
紧接着,是更引人瞩目的星辰手机II代。
“我们的第一代星辰手机,定义了智能手机,震惊了世界。现在,第二代来了!”周明的声音带着自豪,“它不仅在硬件上全面进化——内存翻倍,最高支持32Gb!摄像头像素大幅提升,搭载我们自研的‘超感光’影像系统,夜拍能力堪称革命性突破!”
他顿了顿,抛出了几个更具吸引力的卖点:“更重要的是体验升级!我们与启明芯源合作,采用了新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续航提升20%。音频方面,内置了经过我们精心调校的hi-Fi芯片,配合灵犀耳机,将带来殿堂级的移动音质!”
“而且,”周明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为了展现其强大的性能,我们内置了三款精心挑选的、完美适配星辰II代屏幕和性能的移动端游戏!分别是《灵犀江湖》手游版、《铸界》策略卡牌版,以及一款我们专门为其开发的、展现其图形处理能力的休闲竞技游戏《星辰跳跃》。让用户拿到手机,就能立刻感受到智能移动生活的乐趣!”
全场沸腾。更大的内存、更强的拍摄、更好的音质、专属的游戏体验……星辰手机II代几乎针对第一代用户的所有痛点和使用场景进行了全方位的强化,其产品力肉眼可见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可以预见,它的发布,将再次巩固星辰手机在高端市场的统治地位,并对竞争对手形成碾压之势。
会议的最后,周明抛出了一个看似与当前产品有些距离,却让所有技术核心瞬间屏住呼吸的战略构想。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为用户提供了越来越强大的个人计算设备(电脑)和个人通信娱乐终端(手机)。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周明环视众人,语气变得深沉而富有前瞻性,“随着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以及移动办公、协同创作需求的日益凸显,仅仅依靠本地设备的算力和存储,是否会遇到瓶颈?我们是否能为用户,为企业,提供一种更弹性、更便捷、更强大的计算服务方式?”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所有人都预感到,老板又要提出一个颠覆性的概念了。
周明缓缓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了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云计算”。
“我的设想是,”周明转过身,目光如炬,“我们建立一个由成千上万台高性能服务器组成的、遍布全球数据中心的庞大计算资源池。用户,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无需再购买和维护昂贵的本地硬件和软件,只需要通过网络,按需租用这些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各种应用服务!”
他详细描绘着蓝图:“比如,一个视频剪辑师,不再需要配置数万元的高性能工作站,他只需要一个普通的终端设备,连接到我们的‘云’,就能调用我们数据中心的强大算力进行渲染。比如,一个创业团队,无需自建It机房,可以直接在我们的‘云’上部署他们的网站和应用,按使用量付费,极大地降低了创业门槛。再比如,我们自己的‘灵犀’服务、‘启明视频’,未来都可以架构在‘云’之上,获得近乎无限的扩展能力!”
这个概念对于2008年底的绝大多数人来说,无疑是超前且震撼的。但能坐在这里的,都是行业的精英,他们稍加思索,便意识到了这其中蕴含的颠覆性力量和无限商机!
“这将是一场计算范式的革命!”周明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从‘购买产品’到‘购买服务’,从‘本地计算’到‘网络即计算机’!这将是继个人电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下一个决定未来十年、甚至几十年科技格局的战略性基础设施!”
“因此,我决定,”周明目光扫过激动不已的倪鸿钧、陈墨、苏雨晴等技术领袖,“正式成立‘启明云计算’事业部!由倪鸿钧兼任首席科学家,陈墨负责底层架构与安全,倪鸿钧协调资源与生态!立即抽调精锐,启动‘启明云’的研发与立项工作!第一阶段目标,在一年内,构建出具备基础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和paaS(平台即服务)能力的内部测试平台,并开始支撑我们自身的部分业务!”
“我们要在竞争对手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之前,抢先布局,构筑起属于启明的、面向未来的云端护城河!”
会议在一种近乎沸腾的氛围中结束。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兴奋、紧迫和昂扬的斗志。他们仿佛已经看到,在不久的未来,一个横跨硬件、软件、外设、云端服务的,更加庞大、更加立体、更加难以撼动的启明科技生态帝国,正冉冉升起。
周明独自站在窗前,看着楼下F栋依旧灯火通明的窗户,那里,新成立的云计算团队或许已经在连夜讨论技术路线。他的目光越过园区,投向遥远而深邃的夜空。
核心系统稳扎稳打,外围生态狂飙突进,终端产品强力迭代,未来云端抢先落子……
2008年的收官之章,他再次为启明帝国,布下了一盘环环相扣、攻守兼备的大棋。未来的科技战场的硝烟,必将从地面,蔓延至云端。而他,已然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