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日历翻到最后一页,互联网世界的注意力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
十二月初,启明旗下筹备已久的短视频应用——“星动”,在经过数月紧锣密鼓的内测和优化后,正式登陆各大应用商店。
上线并非静悄悄。启明动用了其庞大的生态资源,为“星动”的出世铺就了一条星光大道。
微博开屏广告、热搜话题置顶,#星动来了#、#记录美好生活#等话题持续霸榜,引导着数亿用户的好奇心。
启明视频在播放热门剧集和综艺前,强制插入“星动”的创意短片,展示其魔性的滤镜、海量的流行音乐片段和简易到傻瓜的操作流程。
只要是自制综艺,主持人都会口播推荐;《奔跑吧,兄弟!》新一季开场,明星成员们集体使用“星动”拍摄了一段搞笑开场舞,瞬间引爆收视群体。
线下,全国超过130家启明广场的巨幕外墙,同一时间点亮“星动”的炫酷宣传片,音符与光影交织,吸引着过往的每一个行人。
而这波宣传攻势的顶峰,在于对201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独家冠名赞助。除夕夜,当亿万家庭围坐电视机前,晚会主持人口中念出“感谢独家冠名商‘星动短视频’”时,这个品牌名称以无可比拟的力度,刻入了全国人民的记忆。更绝的是,晚会互动环节直接与“星动”联动,观众可通过“星动”拍摄带有春晚元素的创意视频参与抽奖,将流量直接引向应用本身。
真正的核爆,来自于国际巨星李语馨。
在“星动”上线一周后,李语馨的认证账号悄然入驻。她没有发布什么精雕细琢的官方宣传片,而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用手机随手拍下了一段十五秒的视频。视频里,她素颜居家,抱着吉他,弹唱了一小段《勇气》的副歌,末尾对着镜头嫣然一笑,比了个可爱的心形手势。
配文:“在星动,遇见最真实的自己。”
这条看似随意的视频,在发布一小时内,点赞破二十万,评论数五万条,转发量更是惊人!“李语馨入驻星动”、“李语馨素颜”、“《勇气》清唱”等相关话题火速蹿升至微博热搜前五。
天后的影响力是无穷的。她的入驻和这条“真实”的视频,仿佛一个明确的信号,彻底打破了公众人物与普通用户之间的壁垒,极大地降低了创作的心理门槛。明星、网红、各大品牌官方号纷纷跟进入驻,争抢这最新的流量高地。
真正的生命力,来自于无数普通的创作者。
简易到极致的操作:点开应用,选择音乐或直接拍摄,丰富的滤镜和美颜特效自动加持,一键生成酷炫短片。上下滑动切换视频的沉浸式体验,结合启明强大的AI推荐算法,精准地将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源源不断地推送过来。
一时间,各种创意喷涌而出:
有才艺达人展示着惊艳的舞蹈、歌唱、乐器演奏;
有搞笑博主编排着接地气的幽默段子;
有美食博主记录着令人垂涎的烹饪过程;
有旅行爱好者分享着世界各地的美景;
甚至还有普通人记录着上班路上的趣事、家宠的憨态、孩子的成长瞬间……
“星动”仿佛一个巨大的万花筒,将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彩。它不仅仅是一个App,它迅速成为一种新的社交语言,一种记录和表达的生活方式。
到2015年春节前,“星动”上线不足两个月,其日活跃用户数便如火箭般蹿升,悍然突破八千万大关!注册用户更是一举达到1.5亿!平均用户每日使用时长超过50分钟!这是一个现象级产品诞生的标志,它成功地“出圈”了,从科技爱好者、年轻人群,迅速渗透到更广泛年龄层和不同背景的用户之中。
启明帝国,在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再次祭出了一件颠覆格局的超级武器。
然而,市场的蓝海从来不会平静太久。就在“星动”高歌猛进之时,一家早在2011年便已成立、主打GIF图片制作和分享的公司——快手,敏锐地察觉到了风向的变化。他们迅速转型,将业务重心转向了短视频社交。
快手的底蕴不容小觑。它起步早,在下沉市场拥有深厚的用户基础和独特的社区氛围,强调“记录世界记录你”,更注重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呈现,形成了与“星动”初期偏重潮流、音乐、炫技稍有不同的调性。
面对“星动”铺天盖地的宣传和明星效应,快手迅速调整策略,发起了凶猛的反击。
资金投入上:快手背后的资本力量开始发力,宣布投入二十亿人民币进行市场推广和用户补贴。他们在二三线城市乃至乡镇农村大量投放线下广告,刷墙、贴海报、地方电视台广告,无所不用其极。同时,推出“拉新奖励”和“创作者激励计划”,用户邀请好友注册可得现金,优质创作者根据播放量直接分红,真金白银地抢夺用户和内容。
内容策略上:快手避开了与“星动”在明星资源和高端内容上的正面交锋,更加深耕其固有的“土味”和“真实”土壤。鼓励记录田间地头、工地工厂、市井生活的原生内容,塑造一种“老铁文化”和极强的社区认同感。一时间,各种“社会摇”、“土味情景剧”、“乡村美食”等内容在快手平台上层出不穷,吸引了大批特定用户群体。
技术对抗上:快手同样优化其推荐算法,试图在内容分发的精准度和用户粘性上与“星动”一较高下。双方在服务器带宽、视频压缩技术、实时美颜效果等方面展开了暗地里的军备竞赛。
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的短视频领域,形成了“星动”与“快手”双雄并起的初步格局。媒体开始用“双星大战”、“精英与草根的对决”来形容这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数据上,“星动”凭借先发优势和资源碾压,在用户总量和一二线城市覆盖率上领先;但“快手”稳扎稳打,在下沉市场根基深厚,日活和用户时长紧紧咬住,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这场战争,烧的是钱,拼的是技术,争的是用户时间和未来流量入口的主导权。周明在启明科技的内部会议上,首次对“星动”项目组露出了严肃的神情:“我们起了个大早,但绝不能让别人赶了晚集。快手是个值得尊敬的对手,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差异化路径。但我们启明,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也绝不畏惧任何竞争。”
他指示:“第一,继续加大技术投入,AI推荐算法必须持续迭代,要比对手更懂用户!第二,内容生态要更加多元化,既要稳住潮流和明星优势,也要鼓励更多真实、有趣、有温度的普通用户内容,不能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第三,市场推广不能停,下沉市场也要去!用我们的方式和理解,去接触更广阔的用户群体。第四,商业化探索可以适度加快,但必须以不损害用户体验为前提!”
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但周明的棋盘上,从不只有一场战役。
春节的喜庆气氛尚未完全散去,北京的冰雪初融。2015年3月的一个清晨,一则简短却重量级的工商注册信息,被嗅觉灵敏的媒体捕捉到,迅速登上了财经版块的头条:
“启明投资控股集团全资子公司‘启明仰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于今日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五十亿元人民币,法人代表:周明。注册地址:中关村启明科技园G号楼。”
五十亿!全资控股!汽车科技!
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瞬间引爆了舆论。尽管早有传言启明对汽车领域有兴趣,但如此真金白银、如此高调地正式入场,依旧让整个产业界为之震动。
“周明要造车了!”
“五十亿注册资本!这才是真正的重资产玩家!”
“科技巨头跨界造车,启明意欲何为?”
“未来的汽车,真的要变天了吗?”
媒体们蜂拥而至,试图挖掘更多内幕。但启明官方对此保持了罕见的沉默,仅表示“公司确有进入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计划,具体细节将在合适时机公布”。
而在启明科技园内部,G号楼此前一直处于神秘的封闭状态。如今,它终于揭开了面纱。大量的装修团队和设备开始进驻,将这栋设计前卫的大楼,快速改造为一家顶级汽车科技公司的研发总部。
母公司hR负责人方敏,再次临危受命,接到了周明亲自下达的“死命令”:“启动‘猎星计划’,不惜一切代价,在全球范围内,为启明仰望汽车网罗顶尖人才!设计、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底盘、车身、供应链管理……所有关键环节,我要在2015年内,看到一支具备国际一流水平的核心团队搭建起来!薪资、股权、平台,全部开放!我要的是能定义未来汽车的人!”
这道指令,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在全球汽车产业和相关科技领域引发了剧烈的人才地震。猎头们的电话几乎被打爆,无数来自传统车企、新势力造车公司、顶级零部件供应商以及互联网科技公司的精英简历,如同雪片般飞向启明。
随着G号楼的启用,标志着规划中的启明科技园所有楼宇(A-G座)已全部投入运营。A\/b座(启明科技)、c座(启明传媒)、d座(启明建设)、E座(启明芯源)、F座(启明科技)、G座(启明仰望汽车)……它们如同帝国坚实的基座,共同支撑起周明那涵盖科技、文化、地产、能源、硬核制造乃至未来交通的庞大产业布局。一个周明早就设想好的,前所未有的、业务彼此协同、生态闭环初现的商业帝国,已然成型。
就在外界为造车消息沸腾不已时,周明的身影,出现在了E座——启明芯源的研发大楼。
他没有事先通知,直接来到了电芯测试实验室。实验室内,灯火通明,穿着白大褂的研究人员正在对各种规格的电芯进行着苛刻的循环寿命测试、针刺实验、高温高压测试。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化学试剂气味和仪器运行的轻微嗡鸣。
启明芯源的cEo曾毓群闻讯匆匆赶来,这位实干家脸上带着连日奋战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有神。
“周董!”
“曾总,辛苦了。”周明点点头,目光扫过实验室里那些正在经受“酷刑”的电池样品,“情况怎么样?”
“汇报周董,”曾毓群引着周明走向一排数据监控屏,“消费电子电池方面,我们研发的第三代高能量密度电芯,能量密度比主流产品提升了15%,循环寿命超过800次,安全性测试全部通过国际最高标准。目前已经开始小批量试产,预计三季度可以全面替换掉目前启明笔记本和下一代手机的电池。”
周明看着屏幕上稳定的数据曲线,脸上露出一丝赞许。“很好,第一步,走得很稳。”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而充满野心:“但是,曾总,这仅仅是个开始。我们投入巨资成立启明芯源,目标绝不仅仅是给手机电脑做配套。”
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展示柜里一块用于测试的、体积更大的方形电池包上。
“这里,以及未来在天津工厂大规模生产的,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
曾毓群眼神一凛,呼吸不由得急促了几分。他当然知道公司的长远规划,但从周明口中如此明确、如此坚定地说出来,依旧让他感到心潮澎湃。
“周董,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很明确。”周明转过身,目光如炬,扫过实验室里所有竖起耳朵的研究人员,声音清晰地传遍每个角落,“未来十年,二十年,全球汽车产业必将迎来电动化、智能化的革命性浪潮!这是不可逆转的大势!而这场革命的核心,除了软件和芯片,就是电池!”
“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安全性、成本、循环寿命……这每一个指标,都决定着未来电动汽车的生死,也决定着哪个国家、哪家企业能在这场关乎未来出行乃至能源安全的竞赛中,掌握主导权!”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这是一块价值万亿、甚至数十万亿的巨型蛋糕!是全球顶级玩家都在拼命争夺的战略高地!我们启明,既然提前布局,握有了先手,就必须要冲上去,狠狠地咬下最大、最肥美的一块!”
“我不要‘参与’,我要‘主导’!我不要‘跟随’,我要‘引领’!”周明的话语斩钉截铁,带着强烈的自信和压迫感,“磷酸铁锂的路线要深耕,夯实安全基盘;高镍三元的方向也要猛攻,冲击能量密度极限!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这些前瞻技术,现在就要投入预研!bmS系统要做到世界最聪明、最可靠!”
他看着曾毓群,以及周围那些眼中开始燃烧起火焰的研究员们:“启明芯源,不仅仅是启明集团的能源心脏,未来,它更要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的能源心脏!你们在这里做的每一次实验,取得的每一项突破,都是在为启明仰望未来的车型注入灵魂,都是在为中国的汽车工业装上最强健的‘中国芯’!”
“有没有信心?!”周明朗声问道。
“有!!!”实验室里,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整齐划一、充满血性的吼声。这群终日与数据和化学试剂打交道的科研人员,此刻被周明描绘的宏伟蓝图和展现出的强大信念彻底点燃了。他们仿佛已经看到,由他们亲手打造的“启明芯”,驱动着无数辆印着星辰LoGo的智能电动车,驰骋在全球的道路上。
周明满意地点点头,拍了拍曾毓群的肩膀:“老曾,压力给你了。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我只要结果。我希望在启明仰望的第一台样车下线时,装上的,是全世界最好的电池!”
离开E座时,周明的步伐沉稳而有力。
短视频领域的战火纷飞,快手的顽强阻击,在他看来,是帝国成长路上必要的磨刀石,只会让“星动”变得更加强大。
而新能源汽车的落子,能源之心的全力锻造,则是他将帝国推向下一个巅峰的战略决断。这不仅是商业上的考量,更夹杂着他作为重生者,意图改变产业格局、助力国家登顶的深层情怀。
站在科技园的中心广场,环视着周围巍然耸立、各司其职的七座大楼,周明的心中豪情万丈。
软件的灵动,文化的浸润,硬件的坚实,地产的厚重,能源的澎湃,以及即将到来的、智能出行带来的颠覆……所有的板块,都已在他的掌控下各就各位,协同运转。
帝国的疆域已然辽阔,但航程远未结束。前方的星辰大海,智能驾驶、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还有无数的高峰等待他去征服。
“来吧,让风暴来得更猛烈些。”周明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眼神穿越时空,仿佛已经看到了启明的旗帜,插在下一个时代的顶峰之上。
这盘纵横捭阖、贯穿现在与未来的大棋,下得真是……痛快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