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时一别,蝉鸣已聒聒满巷,姐姐收信时,应是荷残藕肥……待秋风起时,姐姐若有闲,盼姐姐早日回信,若能寄来钦州沙枣,一解对故地风物的思念,更是极佳。敬颂,暑安。小妹闻莺,敛衽。”
苏媛捏着信笺的指尖微微泛热,独自坐在书房里,看着信中内容嘴角不自觉弯起。
她不知不觉地信里内容轻声读了出来,连带着书房里的墨香都添了几分暖意。
读罢最后一句“盼姐姐早日回信”以及后面内容时她又忍俊不禁。
想起柳闻莺之前和她说过的一个词——“连吃带拿”,如今倒是也符合这个小丫头所言。
她将信笺叠起,抬头望向窗外——院中的老桂树已缀满细碎的米黄花苞,风一吹,甜香便裹着凉气漫进来,悄悄沾湿了她的素色衣袖。
苏媛抬手拢了拢袖口,轻声呢喃:“是了,莺莺也说了,她如今家中院里也有一株桂树,如今该也缀满花苞了,不知江南的桂花和北地的有何区别。”
心念刚落,苏媛略带苦恼的思索道:
“该送些什么好?总不能真就光送沙枣吧?,铃铛前些日子跟着孙娘子学的桂花蜜和新晒的桂花干可以装一些,正好和她自家院里的桂花做个对比.....”
苏媛口中说着寻常物件,可是她此刻已经站起身,在书架边上装着上好的笔墨纸砚里,拿出一块极品畲砚、上等鸡血石瑞鹤镇纸……当红袖进来的时候就见苏媛怀中抱着一堆物件,吓得红袖放下杯盏就连忙上前:
“我的小姐,你这是在做什么?可莫要摔了砸了。”
红袖心惊胆战的帮着苏媛接过手里东西,苏媛又走到了梳妆台前,比起她平日里喜欢的钗环首饰,还有一些格格不入但是精巧灵动的首饰静静放在那里,如今又轮到苏媛挑了起来。
“给莺莺的回信,顺便带些东西给她。”
“您这样,是打算让柳小姐下次给您回信的时候变卖家产么?”
柳闻莺什么性格红袖也是清楚的,苏媛这般大手笔给了这些东西,对于拿到手里的人来说简直烫手不已。
苏媛又何尝不知?
这么多东西最后能送出去的也只是零星一点,可就算这样,苏媛还是想从她精心挑选的里面再精心挑拣。
“我只是……有些寂寞了。”
攥着一根乌木发簪,苏媛的情绪忽然就低落了下来。
这府里的风波从来没有因为柳闻莺的离去而减少,不过府中这些事对苏媛来说只是小菜一碟。
或许都明白苏照的考评近在咫尺,这两年更是多事之秋,就连蒋氏也在胡骑被平定之后安静了不少。
大人们不出手,小姐们的争风吃醋小打小闹便不足为提,只是频率多了之后怪让苏媛心烦的。
红袖看着半边身子陷入屋子里的昏暗中,她刚想开口却听见屋外忽然传来咿咿呀呀的笑声,像只刚学会展翅的小雀。
苏媛和红袖齐齐转头看向门口,只见去年夏天出生的苏旻此时正穿着小布褂子,摇摇晃晃地在乳母的呵护下在桂树下追着蝴蝶跑。
他那小短腿迈得飞快,根本不像刚会走的,引得奶娘在后面还不住地唤着“慢些”。
苏媛望着那抹小小的身影,眼神软了下来,指尖轻轻摩挲着发钗,喃喃道:“原想着今年夏末便让他搬去隔壁院子住,省得扰了清净。
可自莺莺春天走后,这院子里......倒真是太静了些。
连丫鬟都没什么说小话的了。
如今留下他也好,至少每日能听见这声笑。”
风又吹过桂树,花苞轻轻晃动,香气更浓了些,苏媛转身回到书案前,提笔沾墨,准备给远方的柳闻莺写一封满是桂香的回信。
一夜清露,入了秋的江南早晚也是感受到了些许凉意。
柳闻莺晨起时,正撞见吴幼兰挎着竹篮往外走,篮沿搭着块蓝布帕子,她就听见她娘口中还念叨着:
“今日早市上有刚从城外运来的鲜鱼和现挖的莲藕。
今日先买条鱼回来,再去巷口卖豆腐的那边买上一块豆腐炖汤。哦,莲藕买回来做桂花糯米藕……莺莺!”
“唉~”
冷不丁就被亲娘喊了一声,正站在窗前做深呼吸的柳闻莺立刻应道。
“今日做桂花糯米藕,你将前两日晒好的桂花干取一些出来,灶眼里的火没熄,锅里有热水,自己记得取用。”
“知道了~”
吴幼兰一边说一边就要打开院门,谁知院门恰好从外推开。
一大早出门沿着护城河跑步回来的柳致远正好和妻子撞个满怀。
他顺道用空出来的手一把抱住了妻子,没等吴幼兰说些什么他便在脸颊上轻轻吻了一下,道:
“今早我买了豆腐脑回来,你吃甜的还是咸的?”
“甜的。”
“好。”
看着妻子红着脸离开之后,柳致远也道:“莺莺啊,帮爹爹煮点桂花蜜糖呗~”
“自己煮。”
柳闻莺翻个白眼,别以为她不知道她爹要桂花蜜糖是为了干嘛。
借花献佛。
柳致远见状,笑眯眯走到正用牙粉清洁牙齿的女儿面前,小声道:“你帮爹弄好,晚些爹带你去城东的书坊去瞧瞧,咱家的《仙剑四》最后一卷也出版了。”
漱口的动作一顿,柳闻莺想起过完年之后,衔接着的春日更是兵荒马乱,仙剑四的故事她便一直停留在了梦璃是妖族公主的身份被揭露而离开,直到来到了宁越之后彻底安顿下来,才将后面的两卷剧情写完。
诚如无逸斋的邱掌柜说的,他家东家实力深不可测,大江南北都有生意,就连这书坊也是能开到了江南。
这里的书坊同样名字也叫无逸斋,不过牌匾之下还挂着木牌上面写着“宁越府”。
洗漱结束以后,柳闻莺帮着亲爹给赶早市的娘亲熬了一碗桂花蜜糖,弄好之后,父女用厨房里的咸菜、香油以及鸡蛋羹调了两份咸豆腐脑,吃完之后,父女二人便留了书出了门去。
想在宁越府这里安居买下合适的住所,哪怕他们家带了不少银钱,他们一家也是挑了快半月这才选定了这套,带有独立水井的一进小院房屋。
其实,若非地理位置在城中算的偏僻,院内房屋修缮程度也不佳,也轮不到他们一家买了。
这套房子前前后后购买加修缮金也花费了将近三百贯。
难怪柳妈妈去世前将家里攒的银子交给原身一家的时候说脱籍返乡之后,置办田产自家盖房子。
想想这在城里买房子的心酸经历,耗费人力物力,结果眨眼间瞬间缩水三分之一的资产,让柳闻莺一家刚住进来那两晚都有些睡不着觉了。
人,不能坐吃山空。
如今生意上的事情一家子还在斟酌,好在话本子上还有些进项。
宁越府的无逸斋临水而建,推门便见满架典籍,墨香与窗外的桂花香缠在一处。
父女俩一进来,各自目标明确。
柳致远在名家标注的经史子集架前驻足,柳闻莺已经绕到角落的话本架前,一眼便看见那册熟悉的《仙剑奇侠传四·终》。
那烫金的“终”字在晨光里格外醒目。
柳闻莺捧着话本轻轻摩挲,想起他们家最开始写话本子的时候,只是粗略的抄写纸张摆在书架的最底端。
后来稍微有点名气,散乱的纸页装订在一起,封面潦草。
如今,这话本子装订整齐,的封面精美的堪比一些名家大作,倒是让柳闻莺心底升起些许自豪感来。
不枉她盛夏之时,日日熬着暑气伏案赶稿。
正当她走神时,谁知一抹石青色身影出现在身侧,紧接着几个手同时拿走了摆在架子上的《仙剑四》。
她一抬头,没想到竟然是三位丽泽书院的学子。
此刻他们三人正围着话本架低声议论:
“这终卷竟出了?前几日来还没见着。”
“天哪!我就说这种飞升简直就是邪魔外道。”
“可是数十年的心血……”
柳闻莺听着他们的对话悄悄退离此处,去找已经挑好书本纸张的父亲。
柳致远手里拿着挑好的几本书,以及裁好的白纸,看着女儿手里空空如也,小声道:“不买一本回去纪念?”
“我是来赚钱的,不是花钱的。”柳闻莺轻哼一声,紧接着又扫了眼那边围在一块低头讨论的人,会心一笑,“原是担心无人问津,倒是我多想了。”
她轻声对父亲说道。
柳致远却轻笑摇头,道:“这本书的火爆远超你的想象。”
说罢,柳致远眼角余光扫向柜台里,瞧着掌柜手边露出来的话本子,含笑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