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喝点茶润润嗓子。”
掌柜端着茶壶上楼,江书晚正趴在桌子上,整个人没精神。
开业三天了。
来了五个人。
两个问路的,一个借厕所的,还有李明轩他娘,专程跑来骂她是骗子。
唯一的客户就是李明轩本人。
“掌柜的,你说我们是不是选错地方了?”江书晚接过茶杯,声音里带着哭腔。
“哪里话!东市人多,就是”掌柜欲言又止。
“就是什么?”
“就是大家都没钱投资啊!”掌柜苦笑,“您想想,能来东市买菜的,哪个不是精打细算过日子?让他们拿钱出来投资,比登天还难!”
江书晚愣住了。
对啊!
朱雀大街虽然贵,但去的都是有钱人,人家有闲钱投资。
东市人多是多,可都是普通百姓,手里的钱都要留着买米买面,哪有余钱投资?
“我真是个白痴!”江书晚抱头。
萧景琰心疼地拍拍她的背:“娘子,别这么说自己。”
“不是白痴是什么?我居然想让买菜的大妈去投资股票!”江书晚越想越气。
掌柜在旁边小心翼翼地说:“其实也不是完全没办法。”
江书晚猛地抬头:“什么办法?”
“您别急,我就是随便说说。”掌柜被她的眼神吓到,“我是想起我以前跟商队做生意的事。”
“商队?”
“对啊!以前我年轻的时候,跟着商队跑过几趟长途,那时候一趟生意下来,能赚不少钱。”
江书晚眨眨眼:“然后呢?”
“然后就是,一个商队需要很多钱啊!买货、雇人、租车马,少说也要几千两银子。”掌柜回忆着,“所以经常是几个商人合伙,你出一千,我出八百,大家一起做生意。”
江书晚的眼睛亮了。
“赚了钱怎么分?”
“按出钱多少分啊!你出得多,分得就多。”掌柜理所当然地说。
江书晚腾地站起来,激动得浑身发抖。
“夫君!夫君你听到了吗?”
萧景琰也眼前一亮:“娘子,你是说”
“商队!商队就是最早的股票啊!”江书晚兴奋地在屋里转圈。
她突然想起现代的知识,股份制公司的雏形,不就是古代的商队合伙经营吗?
“掌柜的,现在还有商队吗?”
“当然有啊!汴京城里的商队可多了,跑南海的,跑西域的,跑草原的,什么都有。”
“他们现在怎么筹钱?”
“还是老办法,几个熟人合伙。”掌柜说着,突然明白了什么,“江娘子,您是想”
“我想让更多人参与商队投资!不用几千两,几十两也能参与!”
萧景琰瞬间理解了她的想法:“娘子英明!商队本来就是大家熟悉的生意模式,比凭空创造的股票更容易接受!”
“对!我们不叫股票交易所了,叫商队投资所!”江书晚用力拍手。
掌柜听得云里雾里:“这有什么区别吗?”
“区别大了!以前商队合伙,都是熟人之间,圈子小,机会少,现在我们搭个平台,让所有想投资商队的人都能参与!”
江书晚越说越激动:“比如说,有个商队要去西域买丝绸,需要一万两银子,以前只能找几个大商人合伙,现在可以分成一千份,每份十两,让一千个人都能参与!”
萧景琰接过话头:“这样一来,普通百姓也能投资商队,分享贸易利润,商队也更容易筹到钱。”
“没错!而且商队投资,大家都懂!谁不知道跑商赚钱?比什么画室、作坊好理解多了!”
掌柜恍然大悟:“这么说,我也能投资商队了?”
“当然!十两银子就能参与,赚了钱按份分红!”江书晚拍拍他的肩膀。
掌柜的眼睛亮了:“那我要投!”
江书晚转向萧景琰:“夫君,我们得马上行动!去找汴京最大的商队!”
“好!我这就派人去打听。”
“不用派人!我们直接去码头!商队都在那里!”
三人匆匆下楼,江书晚一路小跑。
“娘子,你慢点!”萧景琰在后面追。
“不能慢!万一被萧景珩抢先了怎么办?”
到了码头,江书晚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无数的船只停靠在岸边,工人们忙着装卸货物,各种商队的旗帜在风中飘扬。
“这里好热闹!”
萧景琰指着不远处一艘大船:“娘子,那是胡商的船队,专跑西域。”
江书晚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只见一个胡子拉碴的中年男人正在指挥装货。
“走!去找他!”
三人走向那艘大船,胡商看到他们,热情地迎上来。
“几位客官,要买货吗?我这里有西域最好的香料!”
“不买货。”江书晚摆手,“我们想投资你的商队。”
胡商愣了一下:“投资?”
“对!你下次跑商需要多少钱?”
“这”胡商有些警惕,“客官问这个做什么?”
萧景琰上前一步,亮出身份:“这是七皇子妃,想跟你谈生意。”
胡商一听是皇子妃,立刻恭敬地行礼:“小人不知是娘娘驾到,有失远迎!”
“别客套了!我问你,你下次跑商需要多少本钱?”
“回娘娘,至少需要五万两。”胡商老实回答。
“五万两!”江书晚眼睛发亮,“你现在有多少?”
“小人只有两万两,还差三万两。”胡商苦着脸,“正愁筹不到钱呢。”
江书晚和萧景琰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兴奋。
“如果我们帮你筹到这三万两,你愿意分多少利润给投资者?”
胡商想了想:“三成?”
“五成!”江书晚直接开价。
“五成?娘娘,这也太多了!”
“不多!你想想,你出两万,我们帮你筹三万,我们出得多,当然要分得多!”
“那四成?”胡商的声音有些试探。
江书晚毫不犹豫地一拍手掌:“成交!”
萧景琰站在一旁,看着她谈生意时那股子干脆利落的劲头,胸口涌起一阵暖意。
这个女人,总是能在最关键的时候展现出惊人的商业嗅觉。
“不过有个条件。”江书晚话锋一转,“这三万两不是我们出,是很多人一起出,每人最少十两,最多一千两。”
胡商的胡子抖了抖:“很多人?”
“对!可能有几百人!”江书晚的声音里带着兴奋,“到时候赚了钱,按投资比例分给他们!”
胡商彻底愣住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这怎么分啊?”
江书晚摆摆手:“这个你不用管!我们有专门的账房先生算账!你只要保证,按时把货运回来,把利润交给我们就行!”
胡商琢磨了一会儿,点头同意:“行!只要能筹到钱,怎么都行!”
江书晚兴奋地握住萧景琰的手:“夫君,我们的第一个商队项目有了!”
萧景琰温柔地看着她:“娘子真是天才!”
“那是!”江书晚得意洋洋,“萧景珩那个蠢货,还在朱雀大街等大商人呢!我们已经开始实际操作了!”
她转向胡商:“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马三。”
“马三,三天后你来东市茶楼找我们签正式合同!”江书晚大手一挥,“到时候,你的三万两就有着落了!”
马三激动地连连点头:“谢谢娘娘!谢谢娘娘!”
三人离开码头,江书晚一路上都在兴奋地规划着。
“夫君,我们回去就开始宣传!商队投资,十两起步,人人都能参与!”
萧景琰点头:“好!我这就让人去印传单!”
“对了!”江书晚突然想起什么,“我们还要找更多商队!光一个马三不够!”
“娘子说得对,多几个选择,投资者更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