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襄阳,临时帅府。
关羽接到了来自汉中的详细指令和刘备的殷切嘱托。他站在巨大的荆州舆图前,丹凤眼扫过那片被标记为“吴占”的荆南和“魏占”的东三郡,眼中寒芒如冰,但更多的是一种沉凝如山的坚定。
下首,徐庶、马良、蒯越、文聘、关平、以及伤愈归来的刘封、孟达肃立。
关羽将汉中的命令和自己的部署,清晰地传达下去:
放弃江北零星据点,兵力回缩四大核心江陵、公安、襄阳、樊城。并且执行军师坚壁清野之策,迁移百姓粮草入城。
“元直,荆襄耳目全系于你一人之手”。关羽看向徐庶说道。
“君侯放心”。徐庶一边说道一边取出朱笔,沿长江、汉水、荆山余脉画出数道曲折红线:“三百里内,重建烽燧!沿江烽燧,十五里一置;北岸防魏,三十里一燧! 昼举烟,敌至百人一缕,千人三缕,万众五缕,夜燃火与此前布置相同!半日之内,警报须达襄阳!”
“重启‘荆襄游弩’!”徐庶看向文聘:“烦劳文将军精选善骑射、熟地形之锐卒五百,分作五十队,专司深入敌后。陆逊营寨动向、司马懿舟师集结、乃至东三郡申氏家奴采买柴薪之数,皆需探明!”
徐庶说完后,关羽紧接着又说道:“马良为荆州治中,负责民政、后勤、稳定内部。
蒯越、文聘分守江陵、襄阳城防,务必万无一失。
关平为荡寇中郎将,领精锐机动兵力,巡视各防线要点,随时支援。
刘封、孟达,协助守城。广布斥候烽燧,重点监控东三郡司马懿、荆南陆逊、宛城曹休方向。
“诸位,”关羽的声音在帅府中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荆州遭此大劫,山河破碎,兄弟凋零!此皆关某之失,亦为敌寇之狡!然,主公仁义,不究我等之过,反寄予厚望!汉中孔明,正秣马厉兵,以为后援!我辈当同心戮力,效死守土!”
他目光如炬,扫过众人:“徐军师,荆襄防线之谋划,赖你多费心!蒯异度、文仲业,城防重任,系于二位!季常,民心粮秣,至关重要!平儿,汝需谨记,为将者,勇猛之外,更需沉稳机变!至于东三郡叛贼与司马懿……”关羽眼中杀机毕露,“他日城破之日,便是其授首之时!”
徐庶上前一步,拱手道:“君侯放心。元直必竭尽驽钝,助君侯守此基业。魏吴虽得逞一时,然其同盟,裂痕已生。我当外示以弱,内修甲兵,广布耳目,静待其变。守得云开,方见月明!”
马良亦道:“良必竭尽全力,安抚百姓,筹措粮秣,保后方无忧!”
蒯越、文聘、关平等人齐声应诺:“誓死追随君侯!人在城在!”
关羽缓缓点头,走到窗前,望向城外苍茫的汉水。夕阳的余晖映照在他坚毅的侧脸上,那杆“汉寿亭侯关”的大旗,在城头猎猎作响。虽然前路艰险,强敌环伺,但这座经历过无数风浪的坚城,这位历经磨砺、沉稳如渊的主帅,以及他身边这群同仇敌忾的部属,共同构成了一道看似摇摇欲坠、却又无比顽强的堤坝,死死扼守着季汉帝国在长江以北的最后命脉。
荆州的风暴暂时被约束在城墙之内,化为一种压抑而坚韧的力量。汉中与成都,也在巨大的伤痛中,开始了艰难的复苏与蓄力。一场关乎存亡的持久坚守,拉开了序幕。而仇恨的种子,已深埋于每一个季汉军民的心中,只待春风化雨,便会破土而出,燃起焚尽仇寇的燎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