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城门缓缓洞开。以老臣张昭、顾雍为首,诸葛瑾、朱然等幸存文武紧随其后,皆身着粗麻孝服,披发跣足,面色悲戚惶恐。队伍中间,是孙权年幼的长子孙登,同样满身缟素。
这支代表着东吴最后尊严的投降队伍,捧着象征权力的吴王玺绶、图籍册府,以及那柄沾着孙权鲜血的御用短剑,沉默地走向城外连绵如云的蜀汉大营。
刘备闻报,率刘长明、关羽、张飞等核心文武,于辕门前肃立相迎。没有胜利者的骄狂,只有一种沉重的肃穆。看着昔日对手以如此惨淡的方式出现在面前,尤其是看到那柄短剑和孙登,刘备眼中亦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既有胜利的感慨,也有物伤其类的悲悯。
张昭跪伏于地,声音苍老嘶哑,带着无尽的悲痛:“罪臣张昭等,谨率江东余众,奉上玺绶图籍,归命王师……我主……我主吴王……已于昨夜……自戕殉国……恳请陛下,念在……念在……” 话语哽咽,再也说不下去,只是重重叩首。
尽管早有预感,但当孙权自尽的消息被正式确认时,刘备阵营中仍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呼。刘备默然良久,上前一步,亲手扶起张昭,又看了看孙登,叹道:“孙仲谋亦一世之雄,何至于此……唉。既已如此,朕必不负江东士民所望。尔等既降,便皆为大汉臣子,望日后同心协力,共安黎庶。”
简单的受降仪式在一种压抑的气氛中完成。代表着孙吴政权旗帜的“吴”字大纛和朱雀旗,从建业城头缓缓降下,取而代之的是鲜艳的“汉”字赤旗。一座经营了三世、割据数十年的政权,正式宣告灭亡。
孙权自尽、建业投降的消息,也迅速传到了被关押的吴军战俘营中。
陆逊闻讯,久久不语。他面向建业方向,整了整身上破损的囚衣,郑重地叩了三个头。没有嚎啕大哭,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眸中,最后一点光芒彻底黯淡下去,变得如同死水般沉寂。他知道,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信念和主君,已然消散。余生,只剩囚徒的屈辱与无尽的追悔。
徐盛被单独关押在一处营帐,闻此噩耗,他猛地挣扎起身,拖着镣铐,向东方悲呼数声:“大王!臣……无能!未能保全社稷!臣……这就来陪您!” 言罢,便欲触柱自尽,被看守的蜀兵死死拦住。此后,徐盛水米不进,默然待死,无论何人劝说,只是闭目不语。
伤势原本就极其沉重的周泰,得知孙权死讯后,大叫一声:“主公!” 创口迸裂,鲜血狂喷,竟当场气绝身亡!这位身上伤痕累累、无数次救孙权于危难之中的真正悍将,最终以最惨烈的方式,兑现了其“以死相报”的诺言,追随主公于地下。
这些忠臣的悲壮结局,令刘备阵营亦为之动容唏嘘。刘备下令,厚葬周泰,并严令务必看护好徐盛、陆逊等人,不得让其再寻短见,试图以时间化解其心结。
另一方面,随着东吴政权瓦解,散布于长江沿线各处的残余吴军水师部队,在得知建业已降、大王已死后,也纷纷放弃了抵抗。这些历经锤炼、熟悉水战的精锐力量,被刘长明迅速下令收编,打散后并入关羽统领的荆州水军之中。至此,蜀汉不仅拥有了原本就强大的荆州水军,更完整接收了东吴积累了数十年的水战人才、舰船技术和江防经验,其水军实力一跃成为天下无双的存在,为日后与曹魏的决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227年,持续数年的江东战役,以蜀汉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刘备集团不仅彻底解决了来自东方的巨大威胁,更一举将扬州、荆州全境、以及此前从曹魏手中夺取的江北淮南部分地域,完全纳入版图。
天下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持续了数年的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彻底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以长江、秦岭-淮水为界,南北对峙的两大巨头—— 北方的曹魏与南方的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