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易主的消息,如一道惊雷劈开乱世烽烟。
最先得到讯息的是荆州前线。时值司马懿再度猛攻襄阳,关羽正亲自督战城头,忽见北岸魏军营寨莫名骚动。
“父亲,魏军似有异动。”关平警惕地握紧青龙偃月刀。
关羽丹凤眼微眯,抚须沉吟:“莫非...”
话未毕,一骑快马飞驰而至,马上骑士甚至不及下马便高声疾呼:
“大将军!长安捷报!陛下与丞相已克长安!”
城头霎时寂静,随即爆发出震天欢呼。关羽手中青龙偃月刀顿地,声如洪钟:“此话当真?”
骑士呈上军报,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千真万确!陛下与丞相出子午谷奇袭,长安守将夏侯楙弃城而逃!如今大汉旗帜已插上未央宫!”
关羽展开军报,双手微颤。当看到“诸葛丞相亲临指挥”一行时,这位素来沉稳的大将军竟仰天大笑:
“好!好!好!某早知孔明非同常人!原来如此!”
他转身对三军高呼:“儿郎们!陛下与丞相已取长安!今日当破司马懿,以贺此捷!”
荆州军士气大振,原本苦战月余的疲惫一扫而空,如猛虎下山般杀出城去。司马懿措手不及,损失惨重,只得退守樊城。
同样的消息传到濡须口时,张飞正卧伤榻上。
“什么?大哥和孔明取了长安?”张飞猛地坐起,震得伤口崩裂也浑然不觉,“哈哈哈!好个孔明!连俺老张都瞒过了!”
他一把推开医官,大吼:“取俺铠甲来!俺要亲率水军,破了曹休那厮!”
徐盛、朱然苦劝不住,只得随其出征。只见张飞虽伤势未愈,却勇猛更胜往日,丈八蛇矛所指,魏军望风披靡。曹休水师本已久战疲惫,见蜀军如疯似狂,只得仓皇北撤。
消息传至宛城时,曹叡正与群臣商议军机。
“报——长安急件!”传令兵踉跄入殿,呈上血书。
曹叡展开一看,面色骤变,竟失手打翻御案上的玉杯:“不可能!刘备...诸葛亮...长安失守?”
满朝哗然。司马懿接过军报,快速浏览后也是神色大变:“好个诸葛亮!好个苦肉计!”
陈群颤声道:“陛下,若长安已失,则关中危矣!当速做决断!”
曹叡强自镇定,但声音仍带微颤:“众卿有何良策?”
司马懿率先奏对:“陛下,当立即停止对荆、扬用兵,集中兵力固守中原。臣请率军回援洛阳!”
蒋济补充:“可令夏侯尚守宛城,曹休守合肥,保住这两处要地。同时急召并州、幽州兵马南下。”
刘晔却道:“长安虽失,根基未动。刘备孤军深入,粮草不济。若陛下亲征,趁其立足未稳,或可夺回。”
曹叡沉吟片刻,猛地起身:“朕意已决:仲达率军随朕回洛阳,准备西征长安!夏侯尚守宛城,曹休守合肥!”
他看向司马懿:“长安若失,雍凉难保。朕要御驾亲征,夺回长安!”
与此同时,汉中前线,曹真大军已陷入困境。
“大将军,长安失守,军心浮动,粮道被断,不如...”副将郭淮建议退兵。
曹真却摇头:“此时若退,必遭追杀。当固守待援。”
然而消息传开,魏军士气大跌。更可怕的是,马超西凉铁骑彻底切断了粮道,魏延大军日夜骚扰。
“报——陈仓失守!马超已占散关!” “报——武功县降蜀!” “报——粮草只够三日!”
坏消息接踵而至。曹真面对地图,长叹一声:“非战之罪也...诸葛亮这一手,确实出人意料。”
他召集诸将,神色凝重:“为今之计,唯有突围。本将军决定:分兵三路,一路佯攻斜谷,一路强闯陈仓道,主力走傥骆道北撤。”
张合担忧:“傥骆道艰险,若中埋伏...”
曹真斩钉截铁:“诸葛亮主力在长安,庞统在汉中,马超在陈仓。傥骆道虽险,反而最安全。”
果然,曹真佯装主力强攻陈仓道,实则亲率精锐走傥骆道北撤。虽然损失惨重,但总算保住了大部分主力。
退至潼关后,曹真立即上书请罪,并详细报告战况:
“...诸葛亮此计,谋划已久。臣中其调虎离山之计,罪该万死。然长安虽失,刘备立足未稳,若陛下亲征,臣愿为先锋,必夺回长安...”
洛阳城中,曹叡接到曹真奏报,稍感安慰:“曹子丹虽败不乱,真大将也。”
他看向司马懿:“仲达以为如何?”
司马懿沉吟道:“曹将军所言极是。刘备虽得长安,然关中历经战乱,民生凋敝。诸葛亮纵有通天之能,短时间内也难以巩固防务。若陛下亲征,必可成功。”
曹叡拍案而起:“好!朕即日亲征,率军二十万,西取长安!仲达为副帅,曹真为先锋!”
他望向西方,目光锐利:“刘备,诸葛亮...朕倒要看看,你们如何守住长安!”
战鼓再响,中原大地重燃烽烟。而长安城中,诸葛亮羽扇轻摇,正在地图前布局:
两位绝代君臣相视而笑,仿佛已经看到大汉旗帜插上洛阳城头的那一天。
乱世纷争,远未终结。但这一刻,希望的光芒已经照亮了长安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