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0年冬,长安城外,四十万大军对峙,战云密布。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中国南北两大政权的最强力量,即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展开决战。
清晨,长安城门缓缓开启。刘备金甲玄袍,骑着的卢马,在众将簇拥下缓缓出城。左边诸葛亮羽扇纶巾,乘坐四轮车;右边庞统拄杖而行,鹤氅飘飘。身后,五虎上将一字排开:
关羽绿袍金甲,青龙偃月刀寒光闪闪;
张飞黑甲玄盔,丈八蛇矛煞气逼人;
赵云白袍银枪,英姿飒爽;
马超西凉装束,虎头湛金枪威风凛凛;
魏延重甲长刀,气势汹汹。
这阵容一出,魏军阵中顿时响起一片惊呼。那些威震中原十余年的名将竟然全部在世,而且个个精神矍铄,气势不减当年。
“不可能...关羽、张飞应该年过六旬了,怎么还如此英武?”
“那是西凉锦马超?不是说已经病故了吗?”
“五虎上将...竟然全都还在!”
魏军士卒窃窃私语,军心开始动摇。这些名字对他们来说如同梦魇,每个人都有着传奇般的战绩。
对面,曹叡在司马懿、曹真等将领护卫下,也策马出阵。年轻的皇帝金甲辉煌,但面对刘备集团那磅礴的气势,明显显得有些单薄。
两军统帅在阵前相遇,相隔百步而立。
刘备首先开口,声如洪钟:“大魏皇帝亲自来访,朕有失远迎了。”
曹叡强自镇定,回应道:“汉帝别来无恙。朕闻陛下重归旧都,特来恭贺。”
这话中带刺,暗示刘备篡位自立。诸葛亮轻摇羽扇,淡然接话:“大汉四百年基业,还于旧都,乃天命所归。陛下远道而来,莫非欲献玺归降?”
司马懿立即反击:“诸葛丞相说笑了。汉祚已终,此乃天命。今魏承天运,统御九州。陛下若愿去帝号,称臣纳贡,我主必以王爵相待。”
张飞勃然大怒,声如惊雷:“司马懿小儿!安敢在此狂言!可敢与俺老张大战三百回合!”
曹叡脸色微变,但仍保持镇定:“汉帝,朕今日率二十万精兵来此,非为口舌之争。若肯开城投降,免动干戈,朕必厚待刘氏宗族。”
刘备抚须大笑,笑声中带着无比的自信与威严:“曹叡小儿,可知你祖父曹操,你父曹丕,生前最惧何人?今日朕与五虎上将俱在,尔等乌合之众,何足道哉!”
这话直刺曹魏痛处。曹操一生未能征服刘备集团,曹丕更是至死未见统一。
曹叡脸色终于变了:“既如此,休怪朕无情了!”
刘备猛地拔出双股剑,指向苍穹:“汉军将士们!今日之战,关乎社稷存亡!朕与你们同在,与长安同在,与大汉同在!”
“万岁!万岁!万岁!”汉军齐声高呼,声震四野。
曹叡也拔剑高呼:“大魏将士!建功立业,正在今日!”
双方各自回阵,大战一触即发。
第一波攻击来自西路。郭淮率五万魏军强渡渭水,马超早已严阵以待。
“西凉铁骑,随我冲阵!”马超一马当先,直扑渡河魏军。
西凉铁骑来去如风,马超更是勇不可挡,连续挑落魏将数员。但郭淮早有准备,令重步兵结阵固守,弩箭如雨点般射向蜀军。
“都督有令,诈败诱敌!”部将提醒郭淮。
郭淮立即下令:“且战且退,引马超追击!”
马超杀得性起,正要追击,却被庞德拦住:“将军不可!恐中埋伏!”
马超猛然醒悟,勒住战马:“好个郭淮,险些中计!”
渭水战线陷入僵持,双方隔河对射,伤亡相当。
东路,张合率军猛攻骊山。魏延据险而守,滚木礌石如雨而下。
“魏文长!可敢下山一战!”张合在山下挑战。
魏延大笑:“张儁乂,若有本事,上山来战!”
张合果然挥军强攻。山路狭窄,魏军虽众却难以展开。魏延多设弩车、霹雳车,给魏军造成重大伤亡。
但张合不愧名将,分兵数路,迂回攻击。一度突破外围防线,杀至主寨前。
“魏延受死!”张合直取主将。
魏延挥刀迎战,二将在山道上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最终蜀军援兵赶到,张合才不得已退兵。
骊山战线,蜀军虽守住阵地,但伤亡不小。
中路是最惨烈的战场。曹叡亲率十万大军猛攻长安城。
司马懿多造攻城器械,井阑高达数丈,与城头齐平;冲车猛烈撞击城门;云梯如林,魏军如蚁附攀城。
关羽坐镇东门,指挥若定:“滚油准备!放!”
沸腾的热油倾泻而下,接着火箭齐发,城下顿时变成火海,魏军惨叫声不绝于耳。
张飞守北门,更是勇猛,亲自持矛刺翻云梯,魏军无人能近。
但魏军实在太多,郝昭指挥的攻城部队尤其精锐,一度攻上城头。
“燕人张翼德在此!”张飞率亲兵杀到,丈八蛇矛舞动如风,将登城魏军全部挑落城下。
赵云率骑兵不时出城突击,搅乱魏军阵型。白马银枪所到之处,魏军望风披靡。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日落,长安城下尸积如山,血流成河。魏军伤亡近万,蜀军也损失惨重。
夜幕降临,双方各自收兵。战场上火光点点,伤兵的呻吟声此起彼伏。
城内,刘备巡视伤兵营,亲自为士卒包扎伤口,将士无不感动。
“陛下,今日之战,我军伤亡约五千,魏军应在八千以上。”诸葛亮汇报战况,“但魏军兵力占优,如此消耗于我不利。”
庞统道:“司马懿今日只是试探,明日必出全力。”
城外魏营,曹叡也在听取汇报。 “陛下,今日伤亡近万,但蜀军损失也不小。”司马懿分析,“诸葛亮必据城死守。臣建议明日改变策略。”
曹真提议:“可集中兵力攻其一点。长安城大,蜀军分兵防守,必有薄弱之处。”
司马懿点头:“骊山方向魏延顽强,渭水方向马超谨慎。唯长安城西防守相对薄弱,明日当主攻西门。”
曹叡批准:“就依仲达之计。明日朕亲督战,务必破城!”
是夜,双方都在调兵遣将。诸葛亮料定司马懿必主攻西门,暗中增派兵力,多设埋伏。
司马懿则派细作潜入城中,约定举火为号,里应外合。
而谁也不知道,就在这个夜晚,一支神秘的部队正悄悄向战场靠近...
第二天黎明,战鼓再响。魏军果然集中兵力猛攻西门。战斗比昨日更加惨烈,魏军不要命地冲锋,蜀军拼死抵抗。
中午时分,城内突然多处火起,细作开始作乱。西门守军一时混乱,魏军趁机猛攻,眼看就要破城。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一支生力军从南门杀入——竟然是张翼率援军赶到!
“汉军援兵已到!杀啊!”张翼高呼,一马当先杀入敌阵。
原来这是诸葛亮预留的奇兵,一直在终南山中潜伏。
魏军猝不及防,阵脚大乱。司马懿急忙下令退兵,但已损失惨重。
第二天战斗,魏军伤亡逾万,蜀军也损失六千余人。
连续两天血战,双方都损失惨重,但战局依然僵持。
曹叡召开军事会议,众将情绪低落。 “诸葛亮准备充分,长安城固若金汤。”曹真坦言,“强攻恐难奏效。”
司马懿却道:“陛下勿忧。蜀军虽顽抗,然兵力有限。我已命孙礼奇袭粮道,不日即有捷报。”
果然,三日后传来消息:孙礼成功切断汉中至长安的粮道!
长安城内,顿时紧张起来。 “丞相,存粮虽足,但若粮道久断,恐难持久。”蒋琬担忧道。
诸葛亮羽扇轻摇:“士元早已料到此事。我已在城中囤积半年粮草,足以支撑。”
但他心中明白,这只是缓兵之计。真正的胜负,还在那支神秘部队身上...
至此,大战进入相持阶段。魏军围而不攻,欲困死蜀军;蜀军固守待援,欲疲敝魏军。
两位顶尖谋士的博弈,从明面转向暗处。而决定胜负的关键,正在悄悄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