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城人道气运显化,万民虚影震慑宗庙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越过千山万水,传到了西岐。这消息并非简单的讯息,更像是一股无形的浪潮,携带着某种沉重而蓬勃的意志,拍击在西岐古旧而森严的城墙上。
西伯侯府,深处。
姬发跪坐于蒲团之上,面色沉静,但微微蜷缩的手指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他对面,仙风道骨的广成子盘膝而坐,眉宇间却笼罩着一层罕见的凝重。
“仙师,”姬发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干涩,“近日修行,总觉灵台滞涩,仿佛有一层无形壁垒自东方而来,压在心口。那殷星……当真已至如此地步?”
广成子缓缓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玉清仙光,他望向东方,视线仿佛穿透宫墙,看到了那盘踞在殷商之地,日益炽盛、几欲燎原的人道之火。
“气运之变,确非虚言。”广成子语气沉缓,“此人不知得了何等际遇,竟能汇聚如此庞杂却又凝练的人道愿力。其所行‘圣朝’之法,看似离经叛道,却暗合某种……生机勃勃的野蛮路径。于天道,于封神,皆是前所未有之变数。”
他顿了顿,指尖掐算,玉清仙光流转,却如同陷入泥沼,难以清晰捕捉天机。“天机混淆更甚以往,殷商命数已被这股新生力量搅动,再非原先轨迹。此子,已成气候。”
姬发心头一沉。连身为玉虚宫击钟金仙的广成子都如此评价,那殷星的威胁,远比他想象的更大。
与此同时,西岐城一角,简陋的居所内。
姜子牙眉头紧锁,面前摆放着几枚古朴的铜钱,他试图以昆仑所学术数推演殷星命格与殷商国运。然而法力注入,铜钱嗡嗡乱颤,却始终无法落下定爻,卦象一片混沌,仿佛有某种更强大的力量干扰了既定规则,未来笼罩在浓雾之中。
“变数,巨大的变数……”姜子牙喃喃自语,苍老的脸上满是困惑与一丝不安,“师尊所言封神之事,似乎……并非唯一路径了?” 这个念头让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城外山林,雷震子正演练风雷双翼,身形如电,穿梭云间。他乃天降将星,身负异禀,向来心高气傲。此刻他正欲施展新悟出的雷遁之术,心神却莫名一悸,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朝歌方向那传闻中万民虚影的景象,一股煌煌如日、众生同心般的意志隔空压来,虽无恶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厚重。
他体内奔流的雷霆之力为之一滞,风雷双翼光华紊乱,身形一个趔趄,竟直接从百丈云端栽落,虽及时稳住未伤,却也弄得灰头土脸,心中骇然:“那殷星的气运,竟能隔空影响于我?”
侯府深院,琴室之内。
温润如玉的伯邑考正在抚琴,琴音淙淙,如溪流潺潺,洗涤人心。他试图以琴音平复近日西岐隐隐的躁动。然而,当琴曲至中正平和之章时,他心中忽感一阵没来的烦恶,仿佛有无数细微却坚定的声音在耳边低语,诉说着与他的认知截然不同的道理——平等、奋进、人人如龙……
啪!
一声脆响,他手下那根最为坚韧的冰蚕丝琴弦,竟毫无征兆地崩断!琴音戛然而止,余韵带着一丝不祥。
伯邑考怔怔地看着断弦,温润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裂痕,低声轻语:“王道……变了?”
压力,无声无息,却无处不在。
无论是姬发的灵台,广成子的推演,姜子牙的卦象,雷震子的修行,还是伯邑考的琴音,都清晰地感知到了来自东方的那股沛然莫之能御的力量。它不似魔道的侵蚀,不似妖邪的诡秘,而是一种堂堂正正、基于亿兆生灵意志的碾压感,一种新旧秩序交替前夜的窒息感。
西岐,这座承载着“天命”的古城,在这股新生力量的冲击下,暗流汹涌。
广成子沉默良久,对姬发道:“殷星此举,看似强盛,实则已偏离天道正统,汇聚万族,混淆人伦,长此以往,必生祸乱。西岐承天景命,当持正道,静待时机。” 这话既是安抚,也是坚定其信念。
然而,就在当夜,一道清冷的玉清仙光自昆仑山破空而来,径直落入姜子牙手中。仙光散去,现出一柄木鞭状法器,长三尺六寸五分,有二十一节,每一节有四道符印,光华内敛,却散发着一股专克神道、肃杀凛冽的气息。
同时,元始天尊淡漠而威严的声音在姜子牙心神响起:
“封神有变,殷星阻路。赐你‘打神鞭’仿品,可见机行事,扫除障碍,扶助明主,不可怠慢。”
姜子牙手握这沉甸甸的打神鞭仿品,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恐怖威能与师尊那不容置疑的意志,心中百感交集。见机行事……这四字蕴含的意味,可就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