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习下课铃声响起瞬间,钱温带着弟妹小跑着从家里出去,走过对面初中等待大哥放学。
惩罚结束,接送大哥上下学习惯没有停下。
一家人从工厂回家差多六点半,接下来一个半小时是家里大大小小自由学习时间,过了晚上八点除钱誉其他人先一步洗澡。
等钱誉回家,一家花上二十分钟沟通日常。在珈城生活十分平静,没有波澜壮阔。
钱誉即使要上晚自习,对家里大小事参与度很高,听到弟妹说的,他停止吃面,放下手中的筷子。
“爸,如果轻工部申请通过,你和王叔是不是要去日本定设备?”
他说得十分笃定,目前国内引进的大大小小生产线大多是日本、美国以及欧洲,而日本距离成为天然优势,他几乎敢断定两人会前往日本。
“不出意外是这样,”钱桥点头,“为你们的安全,我打算在隔壁租一间房,让刘颉教练介绍两名保镖就近保护你们。”
小老幺差点被拐,目前有没有人盯着他们一家,谁也不清楚,为了一家人后续经济自由,此行是一定要去的,花钱雇保镖是最好解决办法。
杨双第一次听到丈夫决定,她没有任何异议,赚钱目的不就是更好的花钱,命都没有了,怎么花钱?
保镖花费再高,不及一家人命值钱。
严肃事情聊完,小老幺个人剧场开演,父母哥姐特别同情邓老师,怎么就遇到一群小混蛋。
哐哐哐……
一家人笑声戛然而止,齐齐看向外面院子。
钱桥起身推开客厅窗户,高声问:“谁呀?”
站在门口王启大声回:“大桥哥,是我王启,找你有点事。”
一家人莫名其妙,大晚上的王启怎么会来?
“来了。”
钱桥和钱誉两人走出客厅,经过楼道旁,打开院子以及外面路灯,走到院墙附近,一左一右两个尺寸较大镜子对准院门下方,王启的吉普车停在门口,王启站在门口。
父子俩并没有放松警惕,钱誉站在阴影处,墙边立着一根被削尖的钢管,钱桥独自开门。
“来了。”
两人对视,钱桥开门。
“大桥哥,找你有……”王启走进院子,看到钱誉愣了两三秒,回过神笑着说,“大侄子,也在啊?”
“嗯,跟着出来消消食。”钱誉回答。
王启此刻身心都被工作上的事情占据,分心乏术没有多想:“一眨眼,你也成了大小伙子,等明年估计比我还高。”
等钱桥锁上院门,领着人进入客厅.
杨双给他倒了一杯水,一饮而尽,将杯子放在桌面上,严肃的说:“情形刻不容缓啊,据我打听到的消息,全国上下想引进电视机装配线的工厂至少在一百家左右,有些厂里甚至还想引进三四条,其中不缺乏最新技术。”
客厅中所有人安静下来,厂里情形刻不容缓,目前已经到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否则前期积累下来的优势烟消云散。
“我找人把我们两人塞进省里外出考察队伍,光是珈城有意向引进生产线的,至少有二十多家,比如电冰箱厂、摩托车厂还有家豆腐加工厂,想引进包装生产线,现在全国上下都在申请投资贷款,我们能申请下来的钱,可能不太多。”
王启说完双手扒拉自己的头发,如果不是他最近对厂里大小事关注不够,不至于到现在才知道省轻工部组织外出考察项目团。
杨双在脑海中快速整理厂里留存资金,给出解决方案:“今年分红先不分,再加上贷款应该差不多。”
“钱不够,在设备上找找漏洞。”钱桥说。
二手设备最不缺乏问题,想找出几个漏洞砍价,还不容易吗?
三人就着这件事进行详细讨论,一个小时过去,四个孩子先一步上床睡觉。
钱桥把王启送到门口:“什么时候出发?”
“最迟三周,早的话半个月。”
有了具体出发时间,钱桥尽快找到刘颉让他帮忙找两名保镖,保镖到位当天,他提着为数不多的行李离开珈城。
出发当天是周一,四个孩子要上学,杨双把钱桥送上中巴车,这一去至少有一个月不能见面。
珈城正式进入冬天,今年的冬天格外阴冷,连续半个月绵绵细雨,衣服不能正常晾晒干,人更加难受,钱家火炉二十四小时处于待命状态。
钱桥不在,一家人日子照过,虽说有保镖在,作为家中长子,钱誉顺理成章接过属于父亲的责任,照顾家里以及弟妹。
时间进入十二月初,杨双接到丈夫电话,即将携带购买设备回国。
经过短暂休整,钱桥与王启再次启程出发,在国内找寻有关零部件配套工厂。
1983年最后两个月,两人马不停蹄穿梭在周边附近几个省市,寻找合适供货商,只为了明年开春后赢得一个响亮的开门红。
钱桥赶在1983年最后一天回到珈城,周六,上工上学。
看到他的消瘦的两颊,嘴唇遍布裂口,杨双心疼坏了,她哽咽地说:“你到底有没有好好照顾自己身体?给你带来钱怎么不好好花?”
穷家富路,每次钱桥外出,杨双总是会给他准备充足金钱,结果每次回来瘦一圈。
上次从日本回来,行李袋除了必要衣物外,其他都是他给她还有孩子们带的礼物,逼问价格,带到日本的钱全部花在他们身上,他自己愣是一分钱没花。
“一顿饭没有落下,没有瘦,是肌肉。”钱桥伸出手,用力,抓着妻子的手放在自己大臂隆起的肌肉上,“是不是和以前一样?”
杨双翻了白眼,隔着重重衣服,她能摸到才神奇呢。
算了,这段时间好好给他补补。
两人直接从汽车站返回家中,钱桥回家立马进入厕所洗澡,出门在外洗澡不方便,他自己能感受到身体散发的酸味,夫妻俩隔着一道木门聊天。
聊聊近况、聊聊孩子、聊聊厂子发生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