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盛夏午后,南州城南菜市场弥漫着鱼腥与蔬果腐坏的混合气味,毒辣阳光晒得地面发烫,几个摊贩围在角落窃窃私语,神色惊恐。林砚带队赶到时,警戒线已拉起,死者蜷缩在菜场后侧的废弃储物间里,被破旧竹筐半掩着,浑身沾满污渍。
“林队,报案人是捡废品的张大爷,今早来储物间找纸箱,发现了尸体。”辖区民警迎上来,声音压低,“储物间平时没人来,堆着废弃菜筐和垃圾,尸体都有点发臭了。”
苏晓戴上手套蹲下身,掀开竹筐仔细勘查。死者是女性,年纪约莫三十岁,穿着洗得发白的碎花衬衫和蓝色长裤,衣物整洁但布满灰尘,颈部有明显勒痕,皮肤青紫,瞳孔散大,符合机械性窒息死亡特征。“死亡时间大概在48小时左右,勒痕边缘有麻绳纹理,凶器应该是粗麻绳,身上无其他外伤,没发现身份证明。”苏晓一边检查一边记录,指尖划过死者口袋时,摸到一张折叠的纸片,“这里有东西。”
林砚凑上前,苏晓小心翼翼展开纸片,是一张皱巴巴的粮票,面额五斤,边缘磨损严重,背面印着1988年南州粮站字样,角落还沾着一点褐色酱料,像是豆瓣酱的痕迹。“粮票是80年代末的,现在还在流通,但不算稀缺,不过背面的酱料或许有线索。”林砚将粮票装进物证袋,目光扫过储物间四周,墙面斑驳,地面散落着菜叶和塑料袋,只有一串浅浅的鞋印通向门口,因地面干燥,痕迹模糊难辨。
“赵伟,去菜场走访,重点问近三天有没有见过穿碎花衬衫的陌生女人,尤其是卖酱料的摊位,有没有人用这种粮票消费过。”林砚吩咐道,又转向苏晓,“尸体带回实验室,仔细检查衣物纤维、指甲缝残留物,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线索。”
两人分工行动,林砚留在菜场,顺着鞋印方向排查。储物间门口正对菜场西侧的摊位区,大多是卖蔬菜、豆制品和酱料的摊贩。他走到一家豆瓣酱摊位前,摊主是个中年大妈,看到警察连忙摆手:“警官,我啥也不知道啊,这两天生意忙,没注意有没有陌生女人。”
“见过这种粮票吗?”林砚拿出粮票照片,“背面沾着豆瓣酱,大概率是在你这买过东西。”
大妈眯眼瞅了瞅,点头道:“见过,前两天傍晚有个女人来买豆瓣酱,就用的这种粮票,长得挺瘦,穿碎花衬衫,还问我附近有没有便宜的出租屋,说刚从外地来,想找活干。”
“具体哪天?她还说别的了吗?”林砚追问。
“大概三天前的傍晚,天快黑了,”大妈回忆道,“没说别的,付了粮票就走了,往北边的巷子去了,那边全是出租屋,住的都是外地来的打工人。”
另一边,苏晓的实验室检测有了结果:死者衣物纤维中混入少量棉絮和麦麸,指甲缝里有微量木屑,粮票背面的酱料确实是豆瓣酱,成分与菜场摊位售卖的一致;同时,通过尸检发现,死者胃里残留着米饭和豆制品,死亡前两小时吃过东西。
赵伟也传来消息,菜场周边租户多为外来务工人员,三天前有租户见过穿碎花衬衫的女人,在北边巷子的出租屋门口徘徊,像是在找什么人。林砚立刻带队赶往北边巷子,巷子狭窄,两侧全是低矮的平房,墙壁上贴满租房广告。他让网格员调取巷子内的租房登记,发现三天前有个叫李娟的女人租了一间平房,没留身份证复印件,只说自己从邻县来,想在菜场找个卖菜的活,房东当天收了房租后,就没再见过她。
“去李娟租的房子看看。”林砚跟着房东来到平房,房门虚掩着,推开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房间狭小,只有一张木板床和一张破桌子,床上铺着薄被,桌子上放着半袋米饭和一碗没吃完的豆腐,和死者胃里的残留物吻合。桌子抽屉里空无一物,床底藏着一截粗麻绳,颜色发黄,表面有磨损痕迹。
“苏晓,带麻绳回实验室,比对死者颈部勒痕。”林砚让警员提取房间内的指纹和纤维,自己则翻看床底的杂物,在一堆旧报纸里找到一张折叠的纸条,上面写着一串地址和名字:“南州针织厂,张磊”。
“南州针织厂?”林砚心里一动,立刻联系户籍科,查询张磊的信息。张磊,三十五岁,南州针织厂工人,有盗窃前科,半年前因家暴妻子被邻居举报,妻子早已离家出走。更关键的是,张磊的出租屋就在这条巷子的另一端,距离李娟租的房子不到五十米。
“有作案嫌疑。”林砚立刻带队赶往张磊家,敲门无人应答,房东说张磊两天前就没上班,也没出门,像是不在家。林砚让警员撬开门,房间里乱糟糟的,地上散落着酒瓶和烟头,墙角堆着一堆针织废料,与死者衣物纤维中的棉絮成分一致。桌子上放着一张粮票,和死者身上找到的一模一样,都是1988年南州粮站的五斤粮票。
苏晓的检测结果同步传来:床底的粗麻绳与死者颈部勒痕完全吻合,房间内的指纹与死者指甲缝里的残留指纹匹配,确认是张磊的。“抓人!”林砚当即下令,让警员在周边排查,最终在巷子口的废弃仓库里找到了张磊,他正蜷缩在角落喝酒,身上沾着灰尘,看到警察吓得浑身发抖。
审讯室里,张磊起初抵赖,说不认识李娟,可当林砚拿出粮票、麻绳、指纹比对报告等铁证时,他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如实交代了作案经过。原来,张磊和李娟是邻县同乡,两人早就认识,张磊欠了李娟两千块钱,一直没还。李娟从外地来南州找他要钱,张磊没钱还,又怕李娟闹到厂里,影响自己的工作,就假意答应还钱,约李娟到出租屋见面。
两人见面后因还钱的事吵架,李娟威胁说要报警,张磊一时冲动,拿起床底的粗麻绳勒住李娟的脖子,直到她没了呼吸。之后,他趁着深夜将尸体拖到菜场的废弃储物间,伪造了失踪的假象,没想到还是被警方查到。
“我不是故意的,是她逼太紧了,我没钱还,只能这样做。”张磊痛哭流涕,悔恨不已,可犯下的罪行早已无法挽回。
案件侦破后,林砚联系到李娟的家人,告知了噩耗。李娟的父母赶来南州,看到女儿的遗体悲痛欲绝,拉着林砚的手不停道谢:“谢谢警官,帮我们找到凶手,还我女儿一个公道。”
林砚看着老人悲痛的模样,心里五味杂陈。一桩债务纠纷,最终酿成悲剧,若是双方能冷静处理,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回到刑侦大队,天色已暗,实验室的灯还亮着,苏晓正在整理案件资料,林砚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
就在这时,传呼机突然响起,屏幕上跳出新的报案信息:“城西废品站发生火灾,疑似人为纵火,速往。”林砚收起传呼机,眼神变得坚定,对苏晓和赵伟说:“走,干活去。”警车的引擎声划破夜空,朝着城西方向疾驰而去,正义的守护,从未因黑夜而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