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帘织得愈发浓密时,山坳的夏夜也变得热闹起来。虞美人的花瓣在暮色里泛着柔和的光,顾念苏和村民们一起,在花帘下挂起了一串串星灯——细弱的灯线绕着花茎,暖黄的灯珠像星星落在花海里,风一吹,灯影晃动,与远处红裸石上的余晖相映成趣。
“晚上在花帘下讲故事,有星灯照着,肯定暖和!”孩子们举着自制的纸灯笼,在花田边跑来跑去,灯笼上画着落日和红裸石的简笔画,歪歪扭扭的线条里满是童趣。秦叔搬来几张竹椅,摆在凉棚中央,笑着说:“等会儿让老陈给孩子们讲山坳的老故事,我再煮点莲子羹,解暑又暖心。”
刚布置好,山道上就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文学社的社长带着几位社员来了,手里还提着一个大竹篮,里面装着刚印刷好的“落日故事集”:“把上次诗会的作品和大家写的山坳故事整理成集了,今晚正好在花帘下读给大家听!”游客们也闻讯聚拢过来,有人带着折叠椅,有人捧着刚买的莲蓬,凉棚下很快坐满了人。
暮色渐深,落日的最后一缕霞光落在红裸石上,给石头镀上了一层温柔的金边。老陈坐在竹椅上,清了清嗓子,开始讲山坳的故事:“以前这红裸石旁有棵老槐树,夏天的时候,村民们都来这儿乘凉,孩子们围着石头跑,老人们讲着过去的事……”孩子们听得入了迷,眼睛亮晶晶地盯着红裸石,仿佛能看到当年的场景。
故事讲到一半,秦叔端着莲子羹走来,香甜的气息在空气里弥漫。大家捧着瓷碗,小口喝着莲子羹,听社长读起故事集里的篇章:“落日吻过红裸石的那一刻,我好像明白了‘归心’两个字——这里的风是暖的,花是香的,连石头都带着温度,让人想停下来,慢慢感受时光。”
突然,有位游客站起来,轻声说:“我也想分享一个故事。”她是一位在外打拼的姑娘,上次来山坳拍落日,被这里的温柔打动,这次特意带着父母来:“上次看到落日吻红裸石,就想带爸妈来看看,让他们知道,我心里的‘诗与远方’是什么样子。”说着,她拿出相机,给大家看拍的落日照片,照片里,红裸石在霞光里,像一颗温暖的心脏。
星灯渐亮时,美术生们拿出画板,在花帘下写生。小周的画纸上,落日的余晖还未散尽,星灯已经亮起,红裸石旁坐着一群人,脸上满是笑容;小吴则专注地画着花帘上的星灯,灯珠的光透过花瓣,在纸上晕开淡淡的暖黄。顾念苏举着手机,拍下这温馨的画面,配文写道:“夏夜的山坳,有星灯、有故事、有落日留下的温柔。原来‘落日吻过红裸时’的约定,从来不是一瞬的惊艳,是无数个温暖瞬间的累积——是故事里的回忆,是莲子羹的香甜,是星灯下的相聚,让这里成了人心底的归处。”
夜深了,游客们陆续离开,孩子们还在花田边追着星灯跑,老陈则坐在红裸石旁,继续讲着未完的故事。顾念苏和社长收拾着桌椅,看着凉棚下的星灯和花帘,心里满是踏实。
她知道,“落日吻过红裸时”的故事,还在继续——接下来,有秋日的野果挂满枝头,有冬日的雪花落在红裸石上,还有无数个像这样的夏夜,星灯闪烁,故事流淌,等着每一个心怀期待的人,前来赴一场与时光、与落日的约定。而山坳的温柔,会像落日吻过红裸石那样,永远留在每个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