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里孩童,金銮座上刀丛。
转瞬兴亡事,血溅宫墙几重。
匆匆,匆匆,皆是棋中残红。
如果说中国帝王史是一部职场剧,那北魏的元钊绝对能竞争最短试用期纪录保持者。这位老兄的职业生涯,短到史官写他的本纪时都得精打细算——多写一个字都显得啰嗦。
《魏书·临洮王钊传》里明明白白记着:钊始生三岁,灵太后欲专权,故立之。翻译过来就是:这孩子刚三岁,灵太后觉得他好糊弄,就把他推上了龙椅。
要知道,当时的北魏早就不是孝文帝改革时的盛世了。六镇之乱像一场持续高烧,把帝国烧得浑身发抖;尔朱荣带着契胡骑兵在北边虎视眈眈,活像个随时要掀桌子的暴躁股东。灵太后,也就是元钊的堂奶奶,放着一堆成年宗室不选,偏挑个穿开裆裤的娃娃,纯属打小算盘:小孩子好控制,公章我管,圣旨我拟,他就负责在朝堂上卖萌就行。
可她忘了,职场上最怕的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尤其是这个茅坑还在火山口上。尔朱荣本来就想找个借口进京清君侧,看到朝堂上坐着个奶娃,直接拍案而起:这叫什么事儿!天下哪有三岁天子?(《资治通鉴》载:荣闻之,大怒曰:主少国疑,奸臣擅命,朝纲紊乱,吾不能坐视)。
于是,这位职业经理人带着骑兵南下,一路打到洛阳。灵太后慌了神,带着元钊跑路,结果跑到黄河边就被尔朱荣的人追上了。《魏书》里写这段特有画面感:荣遣骑拘送太后及幼主于河阴。——没有宫斗剧里的哭哭啼啼,就像抓两只不听话的小猫,直接扔到了黄河里。
元钊的帝王生涯,从建义元年四月即位,到同年六月被杀,满打满算三个月。这期间,他可能连龙椅的扶手还没摸热,连这个自称还没学会,就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后来史官写史,都不好意思给他单独立本纪,只在《魏书·临洮王传》里附了寥寥数语,活像个被遗忘在角落的临时工。
元钊死后,尔朱荣总得再找个法人代表。挑来挑去,他选中了长乐王元子攸。这位老兄当时32岁,不算太年轻,但胜在背景干净——既不是灵太后的人,也没跟尔朱荣结过怨,看起来是个理想的傀儡人选。
《魏书·孝庄帝纪》说他性刚毅,有明略,这话听着像夸人,其实翻译过来就是:这小子骨头硬,不好拿捏。
元子攸刚登基时,对尔朱荣那叫一个毕恭毕敬。尔朱荣说东,他绝不往西;尔朱荣要官,他立马盖章。甚至尔朱荣想搬进皇宫住,他都点头说好。有人看不下去,劝他:陛下,这权臣住宫里,哪有君王的样子?元子攸却笑了笑:人家帮我坐稳了龙椅,住几天怎么了?(《魏书》载:荣欲入居殿中,帝许之)
但暗地里,元子攸早就磨好了刀。他知道,尔朱荣就像颗定时炸弹,不除了他,自己迟早得被炸得粉身碎骨。于是,他开始偷偷联络对尔朱荣不满的大臣,组建了一个复仇者联盟。
永安三年九月,元子攸觉得时机成熟了。他以皇后(尔朱荣的女儿)生了皇子为由,召尔朱荣进宫喝喜酒。尔朱荣乐呵呵地来了,刚踏进宫殿,就听见元子攸大喝一声:拿下!埋伏好的刀斧手一拥而上,把这位权倾朝野的枭雄砍成了肉泥。《魏书》里这段写得特解气:荣与元天穆并被杀,时年三十八。
但元子攸没想到,砍死尔朱荣容易,摆平他的势力难。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带着大军杀回洛阳,把元子攸抓了起来。这位刚当了三个月复仇者联盟盟主的皇帝,转眼就成了阶下囚。
被关押的日子里,元子攸倒还有点骨气。尔朱兆逼他写退位诏书,他宁死不写;送来的饭食不好,他直接扔了。最后,尔朱兆不耐烦了,把他押到晋阳的三级佛寺里。《魏书》记载了他最后的时刻:帝悲歌慷慨,泣数行下,曰:天乎!朕何罪而至于是?——喊完这句,就被勒死了,年仅24岁。
他到死可能都没明白,自己明明是正义的复仇者,怎么就落得个如此下场?其实答案很简单: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光有骨气和勇气不够,还得有手腕和实力。他就像个没学好武功就敢挑战武林盟主的侠客,结局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参考《魏书·临洮王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