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岩与周天星辰盘所化的那条璀璨星河,彻底涌入归墟之眼核心的刹那,所有关于“现实”的感知——光、声、触、乃至空间与时间的概念——如同被橡皮擦抹去般,瞬间消失了。
他并未进入一个“地方”。
这里,是“无”之领域,是宇宙规则崩坏后形成的、一切概念与秩序的坟场。
无法用任何已知语言准确描述的感受,如同混沌的潮水,瞬间淹没了苏岩那已化为纯粹意识与法则集合体的存在。
· 没有空间: 上下左右前后失去了意义。他的“感知”仿佛同时存在于无限大与无限小的每一个“点”,又仿佛被压缩在一个没有维度的“奇点”之中。这是一种足以让任何保有实体感知的生命瞬间疯癫的错乱感。
· 没有时间: 过去、现在、未来的线性流动在这里戛然而止。一切仿佛都是永恒的“此刻”,又仿佛是所有时间碎片胡乱堆积在一起的、静止的垃圾场。他感觉不到“流逝”,只有一种令人窒息的、绝对的“停滞”。
· 只有混乱与破碎: 充斥在他“周围”(如果还有周围这个概念的话)的,是无数如同破碎镜片、彩色泡沫、扭曲光影、尖锐噪音般……互相冲突、湮灭、纠缠的法则碎片!
他“看”到代表“存在”的稳定光斑,被代表“虚无”的黑暗瞬间吞噬;
他“感知”到维系“因果”的丝线,被代表“绝对随机”的乱流寸寸绞断;
他“听”到象征着“时间流向”的旋律,被代表“永恒静止”的无声咆哮所淹没;
他甚至能“触摸”到那些本该构成物质基础的“强核力”、“弱核力”、“电磁力”的法则片段,在这里如同失去粘性的沙堡,刚刚形成便自行溃散,或者与其他根本不相容的法则(比如某种代表“绝对排斥”的规则)疯狂冲突,引发小范围的、无声的概念爆炸。
· 以及,那无处不在的、作为这一切背景的……绝对的“无”: 它并非某种物质或能量,而是一种“状态”,一种连“混乱”本身都最终会归于的……终极沉寂。它如同最冰冷的海水,渗透在每一个法则碎片的间隙,不断地、被动地散发着“同化”与“消解”的意味。
补天的艰难:
苏岩那凝聚了自身所有与周天星辰盘本源的意识体,在这片无法形容的法则乱流与绝对虚无的混沌之海中,渺小得如同落入惊涛骇浪的一叶扁舟。
恐怖的“信息洪流”与“规则冲突”从四面八方冲击而来,并非物理层面的力量,而是直接作用于他存在的“概念”本身!每一次冲击,都仿佛有无数个世界在他“意识”中诞生又毁灭,有无数种互相矛盾的真理在强行塞入他的认知体系!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块被投入强酸中的金属,正在被飞速地溶解、剥离、同化。
那由无数银色法则符文构成的、代表着他与罗盘融合体的光芒,在这片混沌中剧烈地明灭闪烁,边缘处不断有细碎的光点被剥离、卷入乱流,瞬间湮灭无踪。
坚守!必须坚守!
一个无比清晰的念头,如同在狂风暴雨中死死钉入礁石的铁桩,成为了他在这片混沌中唯一的支点——
坚守住“苏岩”这个核心意识!
他是“观测者”苏岩,是那个来自下界,一步步修行,有着朋友、有着牵挂、有着喜怒哀乐的苏岩!他不是冰冷的法则,不是无情的规则!他的记忆,他的情感,他与伙伴们的羁绊,他守护这片星空的誓言——这些,才是他此刻不被这绝对“无”与“混乱”同化的最后壁垒,也是他能够进行“补天”的……唯一工具!
一旦这个核心意识消散,他将会彻底化为这法则之海的一部分,成为另一片无意识的碎片,所谓的“补天”将无从谈起。
浩瀚如星海的工作:
在勉强稳住那如同风中残烛般的自我意识后,苏岩开始了那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补天的伟业。
他的“目光”(一种纯粹的意识聚焦)扫过这片无尽的混乱。他不再去关注那令人绝望的宏观景象,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相对“温和”、相对“完整”一些的法则碎片上。
他“伸出”由意识凝聚的“触须”(并非实体,而是某种法则层面的牵引力),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狂暴的冲突区域,如同一个在雷区中跋涉的旅人,精准地捕捉那些代表着“存在”、“稳定”、“因果”、“时间流向”等正面、有序倾向的法则碎片。
这个过程极其艰难且危险。那些法则碎片本身极不稳定,稍有不慎就会在他“手中”崩解,或者引动周围更狂暴的乱流反噬。每一次成功的“捕捉”,都伴随着意识层面巨大的消耗与风险。
然后,是更关键的一步——修补。
他以自身那融合了周天星辰盘秩序本源的核心意识为“粘合剂”,为“针线”,开始将这些捕捉到的、零散的、脆弱的法则碎片,尝试着……编织在一起。
他将一片微小的“存在”碎片,与一片稍大些的“稳定”碎片小心翼翼地靠近,调动自身那蕴含着观测者传承与星辰秩序的“粘合剂”,在其接触点进行“焊接”。这个过程需要无比的耐心与精准,力度稍大,可能导致碎片崩解;力度稍小,则无法形成有效连接。
他找到一段断裂的“因果”丝线,试图将其重新接续,需要以其对因果律的理解为引导,如同最精密的显微手术,将断裂处的“信息接口”重新对齐、融合。
他甚至试图梳理那些混乱的“时间”碎片,将其紊乱的指向性稍微校正,哪怕只是让一小片区域的“时间流”从绝对的静止,恢复到极其缓慢、但至少是单向的流动……
这,就是他的工作。
如同一个最耐心、也最孤独的织工,面对着一个巨大到无边无际、并且还在不断破损的“规则破洞”,用着最原始、最吃力的方式,一针一线地,进行着修补。
缓慢到令人绝望的过程。
在这里,没有时间参照,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身“存在”的流逝。他的个体记忆、那些鲜活的、属于“苏岩”的情感与感知,正在被这浩瀚无边的法则之海一点点地剥离、稀释。
记忆开始变得模糊。
建邺城外的桃花林,颜色似乎淡了。
东海湾的浪花声,仿佛遥远了。
方寸山师尊的教诲,音节有些缺失。
与伙伴们并肩作战的炽热画面,边缘开始泛黄、失真……
外界的景象,伙伴们的面容,在他的意识深处,开始变得……模糊。
阿土那带着哭腔的“早点回来喝酒”,声音似乎隔了一层厚厚的毛玻璃。
白芷那泪眼婆娑的“我会找到你”,面容仿佛蒙上了水雾。
墨痕那断断续续的“造个更好的罗盘”,那焦黑的身影几乎要融入背景的黑暗。
星璇那不舍的呜咽,也变得缥缈不定……
一种深入骨髓的冰冷与孤寂,伴随着意识被稀释的虚弱感,如同沼泽般,要将他拖入永恒的沉眠。
就在他的自我意识即将被这无尽的虚无与混乱彻底淹没的刹那——
仿佛幻觉,又仿佛是灵魂最深处的回响:
他“听”到了!
墨痕那不甘的、仿佛要将最后一丝生命力都榨取出来的,对着虚空发出的无声怒吼!那是创造者面对毁灭时,最本能、最不屈的抗争!
他“听”到了白芷那低沉而悲怆的、仿佛能穿透轮回阻隔的诵经之声,那慈悲的梵唱如同温暖的丝线,试图牵住他即将飘散的意识。
他“听”到了云笈那清冷的、却蕴含着极致专注与决绝的制符轻叱,那是秩序对混沌发起的、永不妥协的挑战。
他“听”到了阿土那带着哭腔却依旧蛮横的咆哮,以及星璇那决绝的、守护的长啸!
这些声音,这些源自现实、源自他最深羁绊的声音,穿透了那无法形容的虚无与混乱的阻隔,如同在无边黑暗中突然亮起的、微弱的灯塔光芒!
它们不够明亮,无法驱散黑暗。
但它们真实地存在着!
它们成为了苏岩在这片绝对的“无”与“混乱”中,定位自我、锚定存在的……道标!
“我还……不能……消失……”
苏岩那即将涣散的意识,如同被注入了强心剂,猛地重新凝聚起来。那模糊的记忆画面再次变得清晰了一些,伙伴们的面容再次烙印在他的意识核心。
他再次“伸出”意识的触须,捕捉向另一片代表着“稳定”的法则碎片。
补天之路,漫长如斯。
但他,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