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秘鲁利马,太平洋的海风裹着咸湿的气息,掠过段氏草药集团与秘鲁卫生部的合作洽谈室。念衍看着桌上摊开的《安第斯山脉草药资源图谱》,指尖停在“古柯叶”的标注上——当地卫生部长罗德里格斯刚提出的需求,让他既意外又棘手:“段总,我们希望将中药与安第斯传统草药结合,研发针对高原风湿症的复方制剂,但国际上对古柯叶的误解太深,你们敢不敢接这个合作?”
洽谈室外,小陈正拿着手机焦急地走来走去,见念衍出来,立刻递过屏幕:“总裁,仁和堂的残余势力在拉美社交平台上散布谣言,说咱们的‘芪归胶囊’含有‘成瘾性成分’,还伪造了‘秘鲁患者服药后出现依赖’的假视频——已经有两家当地药房提出要暂停进货!”
念衍的目光越过洽谈室的窗户,落在远处安第斯山脉的雪线上。他突然想起出发前,陆衍把一本深绿色封皮的笔记塞进他包里,封面上用西班牙语和中文双语写着“拉美草药考察手记(1992-1994)”——那是陆衍当年作为援外医疗专家,在秘鲁山区工作时记录的,里面不仅有对古柯叶药用价值的研究,还记着“黄芪与古柯叶(去成瘾成分)配伍,可增强抗高原风湿效果”的临床心得。
“罗德里格斯部长,我们不仅敢接,还有成熟的方案。”念衍回到洽谈室,翻开那本泛黄的手记,指着其中一页手绘的配伍图谱,“我爷爷三十年前就在秘鲁做过实验,通过特殊工艺去除古柯叶中的成瘾成分,保留其镇痛抗炎的有效成分,再与黄芪、当归配伍,对高原风湿症的有效率能达到82%——这里有当年120例当地患者的随访记录。”
罗德里格斯接过手记,指尖拂过页脚陆衍与秘鲁草药师的合影,眼眶微微发热:“我认识照片里的老草药师,他是我爷爷的老师!当年他总说,有位中国医生教会他‘草药配伍的智慧’,原来就是你爷爷。”这段跨时空的渊源,瞬间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可他还是有些顾虑,“但国际社会对古柯叶的偏见很难消除,万一合作被误解,会影响秘鲁的医药出口。”
“我们可以用技术打破偏见。”念衍立刻调出段氏的“成分分离专利”,“通过超临界萃取技术,能100%去除古柯叶中的成瘾成分,且每一批次都会通过区块链溯源平台公示检测数据——让全球都看到,传统草药的合理利用,能成为治疗疾病的新选择。”
与此同时,筱棠正带着当地志愿者索菲亚,在利马的贫民区开展草药科普活动。一个穿着破旧毛衣的小男孩抱着膝盖坐在墙角,膝盖肿得像小馒头,疼得直抽气——他叫迭戈,患有先天性高原风湿症,因为家里穷,只能靠当地草药师的偏方缓解疼痛。
“迭戈,姐姐给你泡杯‘温暖茶’好不好?”筱棠蹲下来,从包里拿出一小包去除成瘾成分的古柯叶与黄芪混合的干品,用温水冲泡后递给迭戈。她翻开手机里的照片,是国内患同类疾病的小男孩用药后在雪地里奔跑的样子:“你看,他之前也和你一样疼,现在能跑能跳,你也可以。”
迭戈小口喝着茶,过了一会儿,突然试着动了动膝盖,眼睛亮了起来:“不疼了!姐姐,我能和小伙伴踢足球了吗?”索菲亚笑着翻译,筱棠摸了摸迭戈的头:“只要坚持喝,很快就能了。”
可谣言的影响还在发酵。秘鲁最大的连锁药房“Farmacia Internacional”突然宣布暂停销售“芪归胶囊”,理由是“需等待国际药品监管机构的澄清”。念衍知道,必须用最直观的证据打破谣言——他决定联合利马大学医学院,开展“中药与安第斯草药融合”的公开临床实验,并邀请国际媒体全程直播。
实验当天,利马大学医学院的广场上挤满了人。迭戈和另外99位高原风湿症患者作为首批入组者,现场接受了复方制剂的服用,医护人员实时监测他们的疼痛指数和身体指标。科恩教授特意从德国飞来,现场解读检测数据:“通过超临界萃取技术处理的古柯叶,不仅没有成瘾性,还能增强黄芪的抗炎效果——迭戈的疼痛指数从8分(重度疼痛)降到了2分(轻微疼痛),且肝肾功能完全正常。”
直播画面里,迭戈试着站起来走了几步,又慢慢跑了起来,广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国际媒体纷纷报道这场“跨文化的医药实验”,who也发表声明,肯定“传统草药合理利用的价值”,之前散布谣言的仁和堂残余势力,因伪造视频证据被秘鲁警方调查,彻底退出了拉美市场。
十月初,段氏与秘鲁卫生部的合作正式落地。在安第斯山脉脚下,双方共建的“中秘草药融合研发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陆衍特意从中国飞来,与罗德里格斯的爷爷(当年的老草药师)重逢,两位老人握着彼此的手,看着眼前的研发中心,眼眶都红了。
“当年我跟你学安第斯草药,你跟我学中药配伍,现在咱们的后人终于把这事做成了。”陆衍笑着说,从包里拿出1994年的合影,“这张照片,我保存了三十年,今天终于能补上一张新的。”
揭牌仪式后,念衍带着陆衍和筱棠参观研发中心的育苗基地——温室里,用段氏技术培育的黄芪与秘鲁当地的古柯叶(去成瘾成分)长势喜人,工作人员正通过区块链平台记录每一株草药的生长数据。“爷爷,奶奶,我们计划在这里培养100名‘中西医融合医生’,让他们把这种治疗方法带到整个拉美。”念衍指着墙上的规划图,眼里满是憧憬。
当天晚上,利马的夜空格外明亮。段家三代人坐在研发中心的露台上,看着远处安第斯山脉的雪线,手里拿着迭戈送来的手工木雕——那是迭戈用桃木雕刻的“中秘草药共生图”,左边是黄芪,右边是古柯叶,中间刻着“仁心”两个字。
“咱们做药这么多年,最珍贵的不是专利和标准,是这份跨越山海的信任。”陆衍喝了一口当地的草药茶,轻声说。筱棠点了点头,看着手机里国内患者发来的祝福信息:“不管在哪个国家,只要能帮人解除病痛,就是最有意义的事。”
念衍看着手里的木雕,突然想起1962年雪夜爷爷许下的愿望。从中国的山村到欧洲的药房,从非洲的田野到拉美的高原,三代人的坚守,终于让中药不仅成为治病的良药,更成为连接不同文化的纽带。而未来,还有更多的“中秘融合制剂”等着从这里出发,走向拉美,走向世界——因为他们始终相信,药者仁心,不分国界;草药的温暖,能跨越所有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