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修借着去慈宁宫请安,和公主们闲话家常的机会。
反复在七公主面前说那青如何如何贴心,如何如何宠溺自己这个妹妹。
时不时向五公主、七公主炫耀,那青从宫外给她带进宫的各种首饰、手帕和各种小吃。
糖葫芦、驴打滚、八宝豆腐羹、羊眼包子、牛舌酥、素烧鹅、单笼金乳酥……连着两个月不重样地带到慈宁宫,连带两位老太太胃口大开,日日盼着四孙媳来串门。
有回宜修赴太子妃的宴,没去慈宁宫“投喂”,太后不太高兴,和康熙嘟囔了一句。
康熙只好睁只眼闭只眼,谁让老太太对御膳房各种菜肴兴趣不大,偏偏喜欢这种偷偷夹带的吃食呢。
宜修腹诽好一阵,还不是宫里的饮食是定数的:宫里真正算作饭点的,只有临近中午的早饭,和下午三四点钟的晚饭,其余时间,大小主子可以另外单点好几顿,但那都不算正经吃饭。
就连皇子入阿哥所后,基本处于七分饱状态,若病了一场,除了汤药基本不会传膳——满人骨子里认为,病就是外邪入体,饿一饿,身体排出不洁,就能好起来。
前几年,宜修贴嫁妆操持小厨房,除了养胤禛外,就是不愿意自己肚子,也吃不惯御膳房的冷菜冷饭。
老太太也不是非馋这一口,而是东西少,淑惠太妃又喜欢跟她抢。
本来不喜欢的东西,当有人开始抢时总是格外吸引人,人也是一样。
更何况这些小吃本就味道不错,吃多了,更加看不上御膳房做的。
没等宜修多想,在紫禁城待不住的康熙,又下令要巡幸边塞,还是太子监国,胤禔、胤祉、胤禛、胤祺、胤佑、胤禩伴驾。
没等胤禛来说,宜修直接躺在贵妃椅上,头戴抹额装病,两个字——不去。
实在是不愿意折腾!
要真一路游山玩水,宜修当然愿意走出紫禁城这个四四方方的牢笼,问题是不是啊。
康熙每次出巡,永远是政治意图高于一切。哪怕是南巡,也是为了促进满汉文化交融,至于选江南美人,也是顺带的,可不是跟弘历那样专心享乐的。
瞧着宜修在贵妃上手背贴额头,面上敷了一层厚厚的白粉,胤禛不由眼角直抽抽:好家伙,七月的天敷这么厚的粉……也是很拼了。
“行了,不用你去,成了吧?”
一句话,宜修顿时接过剪秋递来的湿帕子,一把抹干净了脸上的白粉,兴冲冲找出印章和账本,让胤禛顺带帮她对账要分红——
纯禧、荣宪和端静都在草原开了丽容阁的分店,每月分红可不少,好生对账,回来确认无误,分他两成。
不是宜修大方,而是得有个皇子去敲打蒙古那群眼热的台吉、福晋们,别想着从她们手里“抢食”!
胤禛当即揉了揉眉心,装你也装的像一点,太不拿他当人了吧?就这么随意糊弄?
宜修眼一横,胤禛忙接过账本和印章,半点没敢多言。有些话,心里想,也不行……
“别苦哈哈一张脸,你又不吃亏,平白得两成利。”说着,宜修从手边的小几上摆放的针线盒中,拿出刚新绣好的红色缎底上头织着金色万字纹的荷包。
“喏,里头放了硫磺雄黄,还掺杂了茉莉花粉,驱蚊赶蛇最有效了。”宜修又给剪秋使了个眼色,剪秋从后头端出两个剔红盒子,“这里头是西洋药,先前皇阿玛亲征不是犯了疟疾么,五弟他们也没少被草原折腾的够呛,我想着未雨绸缪,又让阿玛从西洋人那儿弄了两盒洋药,让苏培盛好生管着。若用不上,才是最好的。”
宜修仰起头,与他对视,眼眸里满是关怀,胤禛在这样的注视下,不由得耳尖发烫,眉眼染上了淡淡的粉色,不太自在干咳一声,“好。”
“惜字如金。”宜修不耐地白了一眼,指了指门口,赶人的意思很明显。
胤禛点点头,但走之前,嘴角含着笑意,在宜修耳边轻声说了一句。
好一会,宜修才反应过来,拿起个茶盏就掷了过去,“滚,滚远点!”
茶水溅了一身,胤禛却难得放肆大笑,一边躲一边喊:“呵呵呵,福晋,等爷回来。”
“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宜修气得险些甩了花盆底,举着粉拳开揍。
胤禛再不敢耽搁,忙脚底抹油,一溜烟回了前院书房。
胤禛这一走,直到腊月才回来,自然是没赶上宜修二八生辰。
康熙巡幸完蒙古,返程途中去了安奉殿和孝陵祭祀,胤禔、胤祺、胤佑先行回京,胤禛和胤祉、胤禩随行。
胤佑甫一回来,温贵妃就召他去永寿宫,成贵人害怕极了,求到佟妃跟前。
佟妃眼珠一转,反过来恭贺成贵人,“妹妹该高兴才是,你啊,也该喝婆婆茶了。”
成贵人一愣,随即一想,是啊又不逢年过节的,贵妃和胤佑又不是亲母子,若不是为了相看,贵妃何必召胤佑前去呢,定然是皇上叮嘱了什么,才让贵妃对胤佑上心。
高兴是高兴,下一刻又满眼哀戚,胤佑先天跛足,若只是贵妃帮忙寻摸,没有皇上赐婚,找的福晋说不准还比不上五福晋呢。
这不是成贵人生性悲凉,不对儿子前程抱希望,而是胤佑和她这些年就是这样过的。若没有佟妃和四福晋帮衬,日子指不定多艰难呢。
胤佑在这么多兄弟间不占长不占嫡,下边弟弟还有一大溜,在阿哥所分到的院子着实算不上好。七月里,屋子就是有冰也太热了,闷得根本待不住,况且一个没出宫建府的阿哥,在宫里分到的那点儿冰根本就不够。
这几年也就佟妃贴补,宜修帮扶,胤佑的住所才冬暖夏凉,吃穿用度不愁。
宜修赶来一看,成贵人还抹着泪呢,当即帮她细细分析一波:七阿哥天生有疾,参与不了皇帝的竞争,成贵人在后宫里也算不得上多受宠,这是弊也是利。
皇上优秀的儿子不少,不免要为这个瘸腿的儿子考虑条出路。给胤祺挑家世稍低的福晋,是不想让他惹眼,毕竟胤祺是太后养大的,压一压有利于他将来。相对的,为了胤佑将来,康熙肯定是要给胤佑找个家世不错的嫡福晋,让岳家帮衬着点,无论日后哪个兄弟上位,都能有条出路。
大大们,看到下面的黄点吗?多多点一点,还有书评,好歹给点吧,日日四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