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为这部跨越了五百个章节、字数逾百万的漫长故事画上句点时,我的心中充盈着的,并非仅仅 释然,更是一种与老友郑重道别的复杂心绪,以及一份深沉的感激。
回望这条始于平凡教室的创作之路,其初衷,不过是一个萦绕在许多人心头的、充满诱惑力的设想:“如果有一天,一个超越时代的‘系统’从天而降,给与我们一次重生的机会。我们的人生将会如何被改写?”这便是《重生之学神的黑科技系统》最原始的构思。
然而,随着张诚的脚步从书桌走向实验室,从校园走向国家舞台,乃至最终迈向星辰大海与浩瀚灵界,这个故事仿佛拥有了自己的生命与意志,它牵引着我的笔,不断突破最初的设想,走向了连我自己也未曾预料到的远方。它不再满足于描绘个人的逆袭与科技的碾压,而是开始叩问:当一个人拥有了改变世界的力量,他应肩负起怎样的责任?当一个文明迎来了技术的爆炸,它将如何面对内部的纷争与外部的威胁?当生命的形态从碳基拓展到信息,存在的意义又将如何重新定义?
于是,我们共同见证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文明演进史。我们目睹了张诚从一个渴求改变自身命运的少年,成长为引领地球文明前行的舵手,最终升华成为守护宇宙文明火种的永恒规则。这条个人成长的路径,实则也是人类集体潜意识中对知识、进步与责任的终极向往的投射。从“微光”到“星火”,从“文明之问”到“概念景观”,人类在面对“收割者”的恐惧与“静默者”的绝望时,所倚仗的从来不仅仅是强大的科技,更是那份深植于人性深处的、不屈的韧性、深邃的智慧与悲悯的共情能力。
故事的结局,张诚选择了牺牲个体的存在,融入系统,成为永恒的“引导者——诚”。这或许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圆满”的结局,他失去了作为人的具体体验与情感。但我相信,这是对他,也是对整个人类文明价值最极致的彰显与最崇高的致敬。他将源于一个小小蓝色星球的对更美好未来的追求,化作了维系宇宙文明生态平衡的温和而坚定的力量。个体的故事落幕了,但文明的故事,以另一种更宏大的形式永无止境。这或许就是“火种永续”的真正含义。
在此,我必须致以最诚挚的感谢。感谢您,亲爱的读者,愿意投入漫长的时间与心力,陪伴张诚,陪伴人类文明,走过这段从尘埃到苍穹的史诗旅程。您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次追更、每一次用心的评论与探讨,都是支撑我完成这部浩瀚作品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你们的陪伴,让这条创作的孤旅充满了温暖的共鸣与前行的动力。这个故事,因你们的见证而完整。
故事告一段落了,但书中探讨的诸多命题——科技与伦理的平衡、个体与集体的责任、文明多样性的价值、以及在冰冷宇宙法则面前生命意义的探寻——这些思考永远不会过时。希望这个故事,曾在那么一些时刻,带给您超越爽感的心潮澎湃,引发您些许关于自身与未来的沉思与触动。
文明的旅程永无止境,正如宇宙本身生生不息。而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对未知的探索,对知识的渴求,对创造一个更美好世界的希冀与努力,也永远不会停止。
再次感谢。
愿我们都能在各自的人生旅程中,点燃属于自己的、虽微茫却坚定的光。
—— 致敬我们共同走过的,这段星辰与思想的远征。
(此致)
(敬礼)
再次诚挚的感谢各位亲爱的读者。
“尽管走下去,不必逗留着,去采鲜花来保存。因为,在这一路上,花自然会继续开放。”
作者 拜谢!!!!!!
2025年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