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夜来得早,林疏桐从沈清晏的小院出来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巷口的路灯忽明忽暗,映着她略显凝重的神色——组织传来消息,让她三天后去码头接一批从上海运来的药品,这批药品是前线急需的物资,日军和国民党都在盯着,任务凶险。前世因为提前泄露了消息,自己和同志们牺牲惨重都没能将药品带回来。
她不敢告诉沈清晏,怕他担心,更怕他会因为担心而做出冲动的事。上一世的遗憾已经够多了,这一世,她只想好好保护他。
接下来的两天,林疏桐依旧每天去沈清晏的小院,只是比平时多了几分沉默。她会帮他整理戏服,会陪他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会听他唱新排的戏,却绝口不提自己的任务。
沈清晏察觉到了她的异常。她虽然还像往常一样对他笑,可眼底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她看他的眼神也格外温柔,像是要把他的模样刻进骨子里。
“疏桐,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这天晚上,林疏桐帮他铺好床,正要离开时,沈清晏突然开口叫住她。
林疏桐的身体僵了一下,转过身,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没有啊,怎么这么问?”
“你最近总是心不在焉的,眼神里也带着愁绪。”沈清晏看着她,眼神里满是担忧,“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了?如果有,你可以跟我说,虽然我可能帮不上什么大忙,但我可以听你说。”
林疏桐的心里一暖,又有些酸涩。她走到床边,坐在他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真的没事,就是最近家里有点事,让我有点心烦。过几天就好了。”
她知道他可能看出自己在撒谎,可她不能说实话。她只能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等任务完成了,她就回来,好好陪他。
沈清晏没有再追问,只是轻轻反握住她的手:“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照顾好自己。我会在这里等你回来。”
林疏桐点了点头,强忍着眼底的湿意,起身离开:“你早点休息,明天还要去戏院练戏。”
走出小院,林疏桐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她靠在巷口的墙上,看着小院里透出的温暖灯光,心里满是牵挂。尽管有上一世的经验,自己故意传递了假消息以及安排人手制造混乱,但是这次任务还是危险重重,一旦失败,她可能就再也见不到沈清晏了。
任务当天,林疏桐换上一身黑色的劲装,将手枪藏在袖筒里,提前来到码头。码头上人来人往,大多是搬运货物的工人和等待上船的乘客,空气中弥漫着海水的咸腥味和货物的霉味。
她按照约定,在码头的茶馆里等着接头人。茶馆里很热闹,说书先生正在讲《三国》,台下的听众时不时鼓掌叫好。林疏桐端着茶杯,眼神却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环境,留意着每一个进出茶馆的人。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灰色长衫、戴着礼帽的男人走到她身边,低声说:“货在三号仓库。”说完,男人转身就走,很快消失在人群中。
林疏桐放下茶杯,起身走出茶馆,假装成逛街的游客,慢慢朝着三号仓库走去。她注意到,街上有几个形迹可疑的人,穿着普通的衣服,却时不时四处张望,眼神警惕,显然是日军的便衣。看来尽管有假消息,还是有一些便衣,但好在没有多少人,他们也不知道具体位置。
她绕到仓库后面,找到一个通风口,悄悄爬了进去。仓库里堆满了货物,空气中弥漫着灰尘的味道。她按照接头人说的,在一堆棉花后面找到了那个装着药品的木箱。
想起上一世自己刚出去便被围住了,于是林疏桐还是谨慎地躲到一堆货物后面,掏出袖筒里的手枪,算了算时间,时间应该差不多了,自己安排的人应该已经来了。
就在这时,仓库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混乱的枪声和呼喊声。日军便衣们愣了一下,纷纷跑到门口查看情况。林疏桐趁机扛起木箱,从通风口爬了出去,迅速消失在小巷里。
她一路狂奔,不敢回头,直到把药品交给组织的人,才松了一口气。
回到家时,已经是深夜。林疏桐累得浑身是汗,刚想洗漱休息,就听到门铃响了。她心里一紧,以为是日军找上门来,拿起手枪走到门口,透过猫眼一看,却看到沈清晏站在门外,身上穿着单薄的长衫,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桶。
“疏桐,你没事吧?”沈清晏的声音带着担忧,“我担心你,就来看看你。”
林疏桐打开门,看着他冻得发红的脸颊和手,心里一疼:“这么晚了,你怎么来了?外面这么冷,你穿这么少,会着凉的。”
“我没事,就是担心你。”沈清晏走进来,把保温桶递给她,“我给你炖了点鸡汤,你肯定饿了,快喝点。”
林疏桐接过保温桶,打开一看,鸡汤还冒着热气,里面放了红枣和枸杞。她舀了一勺喝下去,温热的鸡汤顺着喉咙滑下去,暖到了心底。
“清晏,你怎么知道我今天会回来晚?”林疏桐忍不住问。
“我猜的。”沈清晏笑了笑,“我知道你肯定有重要的事要做,所以就炖了鸡汤,等你来。”
林疏桐看着他,心里满是感动。她知道,他其实什么都知道,只是没有拆穿她。他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着她,牵挂着她。
“以后别这么晚出来了,太危险了。”林疏桐说,语气里满是心疼。
“好,我听你的。”沈清晏点了点头,看着她,眼神里满是温柔,“只要你没事,我就放心了。”
林疏桐喝完鸡汤,沈清晏帮她收拾好保温桶,才离开。看着他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林疏桐的心里满是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