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县一中回来,伊拉几乎没有休息,就立刻投入到了全区“农村新能源技术交流会”发言的筹备中。这是她第一次在如此正式的场合,面对全地区的领导和同行发言,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发言稿的撰写是首要任务。张书记和王卫东希望能多讲成绩,公社书记希望突出公社层面的组织和领导,而伊拉自己则认为,应该以技术实践为核心,实事求是地分享经验、剖析问题、展望未来。
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着煤油灯,开始构思。单纯罗列数据太枯燥,空谈意义又太虚浮。她决定以红星生产队的沼气建设历程为脉络,从一个“为什么建”的念头开始,到“怎么建”的摸索,再到“怎么管”的细化,以及“带来了什么”的效益分析,最后是“遇到的问题和思考”。
【宿主,建议采用“背景-实践-成效-反思-展望”的逻辑结构。】系统提供着框架建议。
【在实践部分,可突出“土法密封检验”、“太阳能辅助加温”、“精细化管理制度”三个技术管理创新点。】
【在反思部分,需坦诚目前技术对管理和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以及推广中遇到的观念、资源等非技术障碍。】
【在展望部分,可提出对标准化、越冬保障、综合利用(如发电、储气)等方面的初步构想。】
系统的分析让伊拉的思路清晰起来。她开始动笔,将红星队的故事娓娓道来。她写下了陈老栓从怀疑到信服的转变,写下了第一次水试发现漏点时的紧张与庆幸,写下了太阳灶成功加热水壶时的喜悦,写下了沼液浇灌后菜地郁郁葱葱的景象,也写下了推广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解决过程。
她用具体的数据说话,但也不回避过程中的失败和挫折。她强调技术的重要性,也更强调人的因素——社员的智慧、干部的决心、管理的作用。
稿子写写改改,花了将近一个星期。这期间,郑卫国帮她润色文字,确保表述准确;张书记和王卫东提供各种数据和实例;甚至陈老栓也跑来,絮絮叨叨地讲了不少施工中的细节,都被伊拉仔细地记录下来,融入稿中。
这不仅仅是一份发言稿,更是对红星生产队过去一年多沼气事业发展的全面总结和升华。伊拉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有了更深刻、更系统的认识。
“系统,如果没有你的资料库和分析能力,我可能还在黑暗中摸索更久。”伊拉在完成初稿后,由衷地在心里感谢。
【宿主过谦。本系统仅为辅助,所有决策、实践与创造皆源于宿主自身的努力、智慧与勇气。】系统难得地给出了带有感情色彩的回答。
稿子基本定型后,伊拉又开始准备展示材料。她请郑卫国帮忙,将一些关键的示意图、数据表格重新绘制在大的白纸上,方便现场展示。她还准备了一个小布包,里面装着抹子、压光铁板、肥皂水瓶等“教具”。
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交流会召开。伊拉知道,这将是检验她,也是检验红星模式的重要时刻。她既紧张,又充满期待。她要将这来自基层农村的、带着泥土气息的智慧和力量,传递到更远的地方。
伊拉从地区载誉归来,不仅在红星公社引起了轰动,在整个县城都成了小有名气的人物。她的发言稿被地区科委作为典型材料印发,她那结合了实践与思考、朴实又充满力量的讲述方式,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公社书记亲自迎接,拍着她的肩膀连声说好。张书记和王卫东更是乐得合不拢嘴,仿佛自家孩子考上了状元。生产队的社员们看伊拉的眼神,除了以往的亲切,更多了几分由衷的敬佩。连当初有些不服气的赵铁柱,如今见到伊拉,都会挠着头,憨厚地叫一声“伊拉老师”。
然而,荣誉和关注并未让伊拉迷失。相反,通过这次交流会,她接触到了更广阔层面的信息和技术动态,也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和红星模式的局限。她清醒地知道,目前的沼气技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精细化管理和小型土法创新,抗风险能力弱,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
回来后没休息两天,她就主动找到了张书记、王卫东和郑卫国,开了一个小会。
“书记,队长,郑大哥,”伊拉开门见山,“这次出去学习,我感触很深。咱们的沼气搞得好,但主要还是‘户用’或者‘小队用’级别。我听说,有些地方已经在尝试更大规模的、联户甚至联村的沼气工程,还有的地方在研究沼气的储存和除了炊事以外的利用,比如点灯、甚至驱动小型农机。”
张书记吸着烟袋,若有所思:“规模更大?那投入可不小,管理也更复杂吧?”
“投入和管理是问题,但效益也可能更大。”伊拉拿出笔记本,“比如,如果能解决储气问题,就能实现稳定供气,不像现在受产气波动影响。如果能用来发电点灯,那对社员晚上学习、搞点家庭副业帮助就太大了。甚至,如果能驱动小型脱粒机、饲料粉碎机,就能解放更多劳力。”
王卫东眼睛一亮:“点灯?驱动机器?这敢情好!拉拉,你觉得咱们有戏吗?”
“有难度,但可以探索。”伊拉语气坚定,“我想,咱们下一步,不能只满足于建好现在的池子。第一,要把现有的管理做得更扎实,收集更长期、更准确的数据,为以后改进提供依据。第二,可以开始小范围试验沼气的其他用途。比如,点灯可能需要特定的沼气灯罩和喷嘴,我们可以试着改造一下现有的煤油灯。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她顿了顿,“我想更系统地学习。”
“学习?”三人都看向她。
“对,”伊拉点头,“我现在懂的,很多是实践中摸索和系统……呃,是自己琢磨和看零散资料来的。要想走得更远,需要更扎实的理论基础,比如更深一点的化学、微生物学、甚至简单的机械和电工原理。我想请郑大哥帮忙,找找有没有更深入的书籍,我自己也会想办法多学。”
郑卫国立刻表态:“没问题!我回城探亲时多留意,也可以写信给以前的同学问问看。”
张书记和王卫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支持和决心。
“好!拉拉,你就放心去学,去琢磨!”张书记一锤定音,“队里和公社就是你最硬的后台!需要啥支持,尽管说!”
伊拉的视野,已经超越了眼前跳跃的蓝色灶火,投向了更远处那片充满未知与可能的能源应用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