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阳光明媚,外交部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放日活动。这次活动面向广大公众,旨在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外交工作的内涵和意义。
我收到了外交部的特别邀请,希望司长夫人来感受一下外交工作的别样魅力。怀着期待的心情,我来到了外交部大楼。
刚踏入大门,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前来参观的民众如潮水般涌来,络绎不绝。有牵着孩子的年轻父母,他们脸上洋溢着对孩子未来的期许;有结伴而来的大学生,青春的气息在他们身上弥漫;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眼中透露出对国家外交事业的关注和热爱。
人们好奇地打量着这座平日里充满神秘感的建筑,不时发出惊叹。外交部的工作人员们热情地引导着大家,介绍着各个展区的内容。
我在人群中寻找着无尘的身影,很快就发现了他。他正站在外交历史展区前,作为一名讲解员,他用生动而详实的语言向参观者讲述着国家外交的发展历程。
今天的无尘身着一套黑色西装,身姿挺拔,显得格外精神。他的声音温和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人们的心灵,让人不禁沉浸在他所讲述的故事中。
我站在人群外围,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突然,我的目光被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女孩吸引住了。她正踮着脚,努力想看清展柜里的文物。那专注的神情让人不禁心生怜爱。
“小朋友,要不要站到前面来呀?”无尘面带微笑,温柔地注视着小女孩,然后慢慢地弯下腰,轻声问道。他的声音就像春风一样和煦,让人感到无比亲切。
小女孩显然有些害羞,她的小脸微微泛红,低着头,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轻轻地点了点头。
无尘见状,嘴角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轻轻地牵起小女孩的手,仿佛那是一件珍贵无比的宝物。然后,他带着小女孩缓缓地走到展柜前,让她能够更清楚地看到里面的展品。
这一幕是如此的温馨和美好,吸引了许多参观者的目光。他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了这个瞬间。这些照片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开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点赞。
后来,我才得知,这张照片被配上了一段文字:“外交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俯身倾听。”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无尘当时的举动,也让人们对他的亲和力和谦逊态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开放日活动持续了一整天。傍晚时分,参观者渐渐散去,无尘却仍在耐心解答最后几位大学生的提问。我站在走廊的窗前,望着夕阳给这座庄严的建筑镀上金边,忽然理解了他曾经说过的那句话——外交不仅是国家之间的对话,更是心与心的交流。
回家的路上,无尘略显疲惫地靠在车座椅背上,但眼神依然明亮。
累了吧?我轻轻握住他的手。
他转头对我微笑:累,但很值得。记得那个小女孩吗?也许今天在她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未来会长成参天大树。
车窗外,华灯初上。我们谁都没有再说话,只是十指相扣,在流动的城市光影中静静享受着这份默契。
翌日清晨,我醒来时无尘已经不在身边。走进书房,发现他正对着电脑屏幕蹙眉。原来,昨晚有人在网上发布了一段视频,断章取义地截取了他昨日讲解时的片段,质疑外交工作的透明度。
需要回应吗?我有些担忧。
无尘摇头:外交工作经得起检验。我们准备按计划在今天下午举行例行记者会,到时候自然会有公正的报道。
果然,到了下午,多家媒体发布了昨日开放日的完整报道。那段被恶意剪辑的视频不攻自破。更让人感动的是,不少参观者在网上自发发声,讲述自己的亲身见闻。那位小女孩的母亲还晒出了女儿回家后画的画——画上是无尘弯腰讲解的侧影,标题是外交官叔叔的笑容。
这件事让我深深感受到,真诚永远是最好的回应。懂得让民众理解外交,参与外交,这才是新时代外交官该有的样子。
晚上入睡前,无尘从背后拥着我,声音带着睡意:谢谢你,让我在扮演各种角色之余,还能做最真实的自己。
我转身投入他怀中,听着他平稳的心跳。在这个怀抱里,我不仅拥抱了我的丈夫,也读懂了一个外交官的光荣与梦想,责任与柔软。
月光如水,静静流淌。我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他又将穿上笔挺的西装,代表国家奔赴各种外交场合。但在此刻,他只是我的丈夫,一个需要温暖拥抱的普通人。
而这,或许就是爱情最美的模样——在理解中相守,在陪伴中成长,既欣赏对方最耀眼的光芒,也拥抱他最平凡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