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九月。
江表的秋风已带了几分肃杀,卷着长江水汽掠过江陵城外的联营,将帅帐前的“曹”字大旗吹得猎猎作响。营垒连绵数十里,戈矛如林,甲胄映日,数十万曹军在此屯驻三月有余,水陆两军的协同训练已近尾声。
校场上,水军的楼船在人工开凿的操练池中往返穿梭,士兵们踩着木板在船舷间奔走,手中的长戈随着号令整齐划一地刺向空中,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裤脚,却没人敢有半分懈怠。岸边的陆军阵列严整,步兵与骑兵交替演练着登船、列阵的战术,马蹄踏过泥泞的滩涂,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记。
然而,即便是这样日夜不辍的操练,水陆协同的默契依旧显得生涩。陆军将士多是北方人,虽已勉强适应水上颠簸,却仍难像江东水师那般如履平地;任由些许将士登船后更是步履蹒跚,往往船身稍有晃动,便有人站立不稳,手中的兵器险些脱手。负责操练的将领文聘立于高台上,眉头紧锁地看着这一幕,手中的令旗挥得愈发急促,却难掩眼底的焦虑——三个月的时间,这支习惯了陆战的虎狼之师,终究只是在水战上堪堪摸到了及格线,离真正的熟练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帅帐之内,气氛却比校场上更为凝重。曹操身着玄色锦袍,腰束玉带,手中捏着一封刚刚送到的密报,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烛光摇曳,将他的身影投射在帐壁的舆图上,那张平日里总是带着几分雄才大略的脸庞,此刻阴晴不定,时而眉头紧锁,时而目光锐利如刀,让人不敢轻易揣测他的心思。帐下诸将肃立两侧,大气不敢出,唯有帐外传来的操练声隐约入耳,更添了几分压抑。
“孙刘联军共五万余人,”曹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目光扫过帐下诸将,“密报显示,他们已集结部队向赤壁出发,不日便要抵达江陵。”
话音刚落,帐中便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曹洪性子最是急躁,一听这话,当即上前一步,虎目圆睁,气愤地嚷道:“区区五万乌合之众,也敢来攻打江陵?这是看不起谁呢!”,他双手一拱,目光灼灼地看向曹操,语气带着几分急切:“大哥,我申请出战!愿率本部兵马前往赤壁,半路拦截孙刘联军,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站在队列中的曹子曦听到叔父这番话,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心头暗自腹诽:真是地主家的傻儿子,没带过水军还敢这般大言不惭。他太清楚曹洪麾下的兵力构成了——多是北方悍卒,骑射功夫个个了得,可若是论起水性,却是曹营中最差的一支。孙刘联军中,东吴水师本就天下闻名,此刻主动出击,必然是倚仗水军优势,曹洪这时候请战,无异于以卵击石。
就在曹洪话音未落之际,一道清越的声音从帐侧传来:“主公,此番一战,乃是孙刘最后的机会”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郭嘉缓步走出队列。他面色温润,眼神却透着洞察世事的锐利,“如今主公大军压境,荆襄之地已尽归囊中,孙刘二人若不联手一搏,日后便只剩臣服这一条活路了”
他顿了顿,手轻轻指向舆图上的江东之地,语气凝重了几分:“但东吴的周瑜素有‘周郎’之称,善用水战,其麾下水军皆是精锐中的精锐,战船坚固,士卒娴熟;再加上刘备手下诸葛亮,此人精通攻心之计,谋略深远,二人联手,不可小觑啊”
曹操缓缓点头,对郭嘉的分析深以为然。他深知郭嘉智谋过人,每逢大战,其计策往往能一针见血。“奉孝,你有何高见?”曹操看向郭嘉,语气中带着期许。
郭嘉沉思片刻,迈步走到帅帐中央的沙盘前。这沙盘制作得极为精细,长江、赤壁、江陵、华容道等地的地形地貌一目了然。他弯腰俯身,指向沙盘上赤壁的位置,沉声道:“依属下之见,我军当与赤壁之地与其决战。此地江面狭窄,水流湍急,既可借助地形抵消部分东吴水师的优势,又能依托江岸部署陆军,进可攻,退可守,即便战事不利,也能最快速撤回江陵”
说着,他的手指微微移动,指向赤壁与江陵之间那条蜿蜒的陆路,“但此战需防患于未然,必须在沿途设防,防止孙刘联军截断我军后路。尤其是这里——华容道,”手指重重一点,“此道狭窄,两侧皆是山林,易守难攻,必须派重兵把守,如此方能无后顾之忧”
曹子曦闻言,脸色愈发凝重。他顺着郭嘉的目光看向沙盘上的华容道,心中暗忖:果然,华容道是避不开的关键之地。孙刘联军若想截断曹军后路,华容道必然是首选。可问题是,曹军之中,有谁能守住这咽喉要道?尤其是对方若派出关羽、赵云那般的猛将,寻常将领根本难以抗衡。
想到这里,曹子曦上前一步,拱手道:“郭军师,我有一问”,郭嘉看向她,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军师所言极是,华容道确实是防守重中之重,”曹子曦语气沉稳,“但我们能想到的,对方未必想不到。试想,若对方为保万无一失,会派谁在华容道设伏拦截?”
郭嘉闻言,略一思索,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深知曹子曦所言非虚,诸葛亮心思缜密,必然能看穿华容道的重要性。“最有可能的,便是关羽和赵云”
郭嘉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凝重,“关羽勇猛过人,胯下赤兔马,手中青龙偃月刀,有万夫不当之勇;赵云枪法绝伦,浑身是胆,冲锋陷阵从无败绩。若是这两人领兵在此设伏,主公麾下,唯有许褚校尉方可一战”
帐中众人闻言,皆沉默不语。许褚的勇猛,众人有目共睹,自典韦战死之后,他便成为曹操的贴身护卫,多次于危难之中救下曹操性命,其战力之强,在曹营中堪称顶尖。只是,许褚的职责太过特殊,他是曹操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若是将他派往华容道,曹操的安危便少了一层保障。
曹操的目光落在站在帐前的许褚身上,只见许褚身材魁梧,虎背熊腰,身披重铠,腰间挎着大刀,眼神坚定,正气凛然。不等曹操开口,曹昂已上前一步,拱手道:“父亲不可!”他神色急切,语气带着几分恳求,“许褚将军乃是父亲的贴身护卫,寸步不可离开父亲左右。如今大战在即,人心叵测,父亲的安危最为重要,万万不可让许将军远赴华容道啊!”
曹操闭上双眼,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陷入了沉思。帐中一片寂静,只剩下烛光跳动的声音和远处隐约的号角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曹操身上,等待着他的最终决断。片刻之后,曹操猛地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沉声道:“许褚!”
“末将在!”许褚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如雷。
“我命令你,带领虎卫军驻守华容道,扫清一切障碍,务必守住我军后路!”曹操的语气不容置疑,带着帝王般的威严。
许褚闻言,没有丝毫犹豫,重重叩首:“臣领命!定不辱使命!”
他知道,此刻曹操将如此重任托付于他,是对他最大的信任。纵然离开主公身边会有诸多不舍,但为了大军安危,他必须挺身而出。
曹操点了点头,示意他起身。随后,帐中诸将便围绕着赤壁之战的具体作战策略展开了激烈讨论。有人提议加强水军战船的防护,有人主张在江岸设置伏兵,有人建议加快粮草运输……众人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最终,经过一番商议,作战计划敲定:
五日后,七万水军与一万陆军将从江陵出发,直奔赤壁,与孙刘联军决战;剩余军队则由曹仁统领,驻守江陵,稳固后方;而曹子曦所带领的斩棘营,将暂时接替虎卫军的职责,负责保护曹操的人身安全。
夜色渐深,帅帐中的议事终于结束。曹子曦走出帐外,晚风拂面,带来几分凉意,也吹散了些许连日来的疲惫。她安排好斩棘营的防务,又叮嘱了副将几句,便转身朝着城内酒楼驭马而去。
片刻便抵达酒楼,曹子曦朝着甄宓的院落走去。
远远地,便闻到一股浓郁的饭菜香气从院落中飘出,混杂着淡淡的花香,让人食指大动。曹子曦奔波了一整天,早已饥肠辘辘,此刻闻到香气,更是觉得腹中空空,脚步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推开院门,只见屋内的桌上已摆好了几样精致的菜肴,甄宓正站在桌边,小心翼翼地摆弄着菜盘。她身着一袭素雅的长裙,长发松松地挽起,几缕碎发垂在脸颊两侧,在烛光的映照下,肌肤胜雪,眉眼如画,透着几分温婉动人。
“宓儿,我快饿死了!”曹子曦大步走进房间,一把搂住甄宓的纤腰,下巴抵在她的肩膀上,语气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连日来的紧张与压力,在见到甄宓的这一刻,似乎都烟消云散了。
甄宓被她突如其来的动作吓了一跳,手中的菜盘险些脱手。她嗔怪地用手拍了拍他的额头,语气中却满是宠溺:“你啊!总是这么冒冒失失的,要是把我吓坏了,可就没人给你做好吃的了”
曹子曦蹭了蹭她柔软的颈间,鼻尖萦绕着她身上淡淡的馨香,心情愈发愉悦:“吓坏了也无妨,到时候我做给你吃呗”
甄宓笑着摇了摇头,将手中的碗筷摆放整齐,柔声说道:“快去洗漱一下,赶紧吃饭吧,菜都要凉了”
曹子曦依言洗漱完毕,回到桌边坐下,拿起碗筷便狼吞虎咽起来。甄宓做的菜算不上山珍海味,却都是她平日里爱吃的家常滋味,每一口都透着温暖。两碗米饭下肚,曹子曦放下碗筷,一脸餍足地揉了揉肚子,模样毫无顾忌,全然没了平日里在军中的威严模样。
甄宓看到她这副样子,无奈地拍了拍她揉肚子的手,嗔怪道:“多大的人了,还是这般没规矩,哪来的坏习惯”
曹子曦抬起头,看向甄宓。烛光下,她的脸颊带着淡淡的红晕,眉头微蹙,眼神中却满是关切,模样格外迷人。她心中一动,趁甄宓不注意,迅速探过身去,在她的脸颊上轻轻吻了一下。
甄宓一愣,脸颊瞬间染上更深的红晕,像是熟透了的苹果。她有些气恼地瞪了曹子曦一眼,嗔道:“真是没个正形!”说罢,便转过头去,不再理会她。
曹子曦见她真的有些生气了,心中暗自好笑,却故意故作伤心地叹了口气:“哎,马上就要出征了,这一去不知要多久才能回来,怕是好长时间都见不到宓儿了。看来,宓儿一点都不爱我了”,她一边说,一边偷偷用余光打量着甄宓的反应。
果然,话音刚落,甄宓便立刻转过了头,眼神中带着几分着急与慌乱:“什么时候出征?”
她顿了顿,语气中满是担忧,“我记得你说过,水陆两军的训练还没完全成熟,怎么就要出征了?你不是已经说服丞相,请求延长训练时长,等两军完全熟练之后再行南下的吗?”
看着甄宓满脸焦急的样子,曹子曦心中不由得有些后悔刚才的玩笑。她伸出手,轻轻拉住她的手,入手温润柔软。柔声安抚道:“宓儿,别急。大军还有几天才会出发,而且这次并非我们主动进攻。孙刘联军已经朝着江陵这边来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所以才决定前往赤壁,与他们决战”
甄宓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她轻轻点了点头,眼神中却依旧带着几分忐忑:“我早已做好了你随时出征的准备,可真当这一天要到来的时候,我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放心不下你”,她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曹子曦,语气带着几分恳求:“要不,曦儿,你就带上我一起吧?就像你大嫂一直跟着你大哥一起上战场一样,我也想陪在你身边”
曹子曦没有立刻回答,只是伸出手臂,将甄宓紧紧抱在怀里,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温声道:“我知道你担心我,也想陪着我。但我还是那句话,你在我身边,只会让我分心。而且最重要的是,大嫂自小习武,一身武艺不在我之下,不然大哥也不会同意她上战场”
甄宓靠在她的怀里,感受着她温暖的怀抱,心中一阵酸涩。她知道曹子曦说的是实话,自己的武艺不过是些花拳绣腿,对付几个普通士兵尚且勉强,若是真上了战场,遇到猛将或是乱军,非但帮不上忙,反而会成为她的累赘,无疑是送死。
但她并不甘心。她抬起头,眼神坚定地看着曹子曦:“我会继续学武的,日夜不停地学。总有一天,我会练出一身好武艺,能够和你并肩作战,再也不用这样眼睁睁看着你独自奔赴战场,担惊受怕”
曹子曦看着她眼中的坚定,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低头在她的额头上轻轻印下一个吻,笑容温柔:“好,我等着那一天。等这场大战结束,天下太平,我便陪你一起,寻一处山清水秀之地,再也不分开”
甄宓轻轻点头,将脸颊贴在她的胸膛上,听着沉稳有力的心跳声,心中的不安渐渐消散。
夜色渐浓,院落中的烛光依旧明亮,映照着两人相拥的身影,在这风雨欲来的赤壁前夜,勾勒出一幅温情脉脉的画面。而远处的长江之上,风正起,浪正涌,一场决定天下格局的大战,已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