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是在林家大院举行的,隆重但不奢华,来得宾客并不算多,但很多是经常出现在广播报纸上的大人物。
今天给他们证婚的就是其中一位。
沈父沈母他们看到经常出现在报纸上的大领导居然给自己女儿、妹妹证婚,激动不已,更是与有荣焉。
沈芝也没想到是这么一位大人物给自己证婚。
那人一身朴素的中山装,却不怒自威,走上台后,现场瞬间安静。
“今天是新郎林知远新娘沈芝大喜的日子。”大领导声音洪亮,“我和保国同志是多年老战友老搭档,是看着他家知远从那么高,”他在膝盖处比划了一下,“长成如今这样一个有担当的青年。”
“知远他因在乡下时表现突出,被推荐上了大学。这是他面对不畏艰苦,坚持奋斗的结果。”
说到这,他顿了顿,继续道,“也是在这种艰苦环境中,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沈芝同志,两人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这正是我们新时代年轻人该有的精神面貌!”
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双方父母原本挺直的脊背此刻似乎更加笔直,眼里闪着自豪的光芒。
“最后,”他的手往下压了压,“ 让我们祝福这对新人百年好合,也祝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全场响起更加热烈的掌声。
不少宾客投向林知远的目光热切歆羡,得到这位领导的亲口肯定,林家这个小儿子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和林父共事的那些人目光则复杂得多,这位表面上是夸奖林家小儿子,实际上何尝不是对林家、对林父的肯定。这里面的意义非同小可。
证婚致辞后,开始敬酒。
沈芝今天穿了一件大红色的长裙,长发被盘了上去,露出白嫩纤细的脖颈,耳朵上则戴了林母送得珍珠耳环,看上去更显温润柔美。她站在林知远旁边,跟着一起敬酒,整个人表现得落落大方,丝毫不见怯场。
他们先敬的前桌是林父林母的领导,大家只是简单打量了一下新人,便对林父林母夸赞新媳妇漂亮大方,恭喜他们喜获佳媳。
一圈敬完,林知远已经面色通红,沈芝有些担心的看着他,虽然他们喝的白酒里面兑了水,但是连续敬了十几桌,尤其是敬前面那些领导,林知远每次都是倒上满满一杯喝完。
“要不我扶你去房间休息一下?”沈芝担心道。
林知远捏了捏沈芝的手,轻声道:“我没事,等送完宾客,我再去休息。”
“保国同志,恭喜了,林家算是后继有人了。”李莹的父亲李玉山部长扫了一眼旁边正在送客的新人,嘴里说着恭喜,眼中却闪着冷光,“就是年轻人太重感情了,这一点不好。”
沈芝诧异地看了眼面前这位领导,这还是她今天第一次听到如此不客气的话。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她有些紧张地看向身旁的林知远,对方一脸平静,只是安抚地捏了捏她的手。
“重感情好啊,总比有人吃里扒外强。你说对吧,李部长?”林父淡淡道。
李玉山脸色黑了下来,这不就是说他吗?他没想到林保国会当众揭他短。
周围谁不知道原本他和林父都是那位的嫡系,只是五年前那位被打倒时,他当机立断投靠了对家派系,这才有了这几年的青云直上。
他也不觉得自己做得有什么不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看看这几年的林家和李家,简直是云泥之别。
但是现在那位被重新启用,林父也跟着水涨船高,他的靠山却是岌岌可危。
所以他才放任自己女儿接触林家小儿子,即便知道对方已经结婚了。
但结了还能离呢,何况听说女方家只是农民,毫无背景。
只是没想到林家上下除了那个林卫红,其他人对他女儿李莹的主动都很冷淡,倒是对那个村姑上心得很。
林家真是一如既往的不识抬举,李玉山内心愤愤道。
送完宾客,林知远安排人送沈父沈母回招待所休息,便和沈芝回了二楼新房。
刚进门沈芝便被林知远拉进了怀里。
“听着,不许胡思乱想。”林知远带着酒气的呼吸喷洒在她的耳边,“什么光明前途,在我心里都比不上你。只有你,也唯有你,才是我一直努力奋斗的目标。”
沈芝原本有些不安的心顿时软了下来,手不自觉紧紧回抱住对方。
婚礼过后三天,沈父沈母他们便决定要回去,家里活计实在离不开人,尤其是知道沈芝正在准备下半年的高考,更是一刻也不愿耽误闺女看书时间。
林知远和沈芝亲自把人送到了火车站,还准备了好几个大包裹,里面塞满了京城特产和林父林母给两老准备的烟酒茶叶布匹之类物品。也幸好有沈芝三个哥哥同行帮忙搬运,不然还真不放心老两口。
临别之际,沈母紧紧拽住沈芝的手臂,一遍遍叮嘱道:“要注意身体,不要只顾着读书。”
沈芝已经哭得说不出话来,只能拼命点头,抱着沈母不肯松开。
火车开动,沈芝站在月台上朝着窗边的父母亲人拼命挥手,直到火车消失在视线中。
林知远揽住沈芝的肩膀,低声安慰道:“等你考完,我就陪你回去一趟。”
沈芝靠在他怀里,轻轻点了点头。
沈父沈母走后,沈芝继续按部就班的复习,每天两点一线,往返于老师家和林家大院之间。她和林知远最终还是决定暂时不搬出去,主要是林家大院距离老师家都比较近,其次家里有王姨照顾,沈芝也可以一心学习,不用操心一日三餐。就是林知远辛苦些,每天往返花在路上的时间都要超两个多小时,沈芝一开始担心他这样太辛苦,还曾问他要不要办理住宿,但是被他坚决拒绝了,理由是能回家抱香香的媳妇,谁耐烦和一群大老爷们挤。沈芝也就随他了。
时间匆匆而过,恢复高考的消息一经公布就像一颗炸弹,让全国知青都为之震动。大家都纷纷报名,生怕错过这次,以后再没机会,尽管好多人早已多年未碰书本,考中机会渺茫,但大家都趋之若鹜。
沈芝补课的老师那里,也常常有人登门拜访。但沈芝还是一如既往按计划复习,并没有被外界的疯狂干扰。这几次测验,沈芝几乎都是满分,老师们也说只要保持住这个学习状态,考上京师大绝对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