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名字像一块冰冷的铁,压在参与案件每个人的心头。一个叛逃的、掌握了高危精神影响技术的疯子,将城市当成了他的展示厅,将活生生的人命当成了他的作品。更可怕的是,他的动机不明——是为了向旧主示威?是为了寻找新的买家?还是仅仅为了满足他扭曲的“艺术”表达欲?
上级部门共享过来的关于“摹仿师”的情报有限且模糊。只知道他原属于“潘多拉”组织核心研究团队,性格孤僻偏执,在审美和仪式感上有近乎病态的追求,对“符号”和“隐喻”的力量深信不疑。他的叛逃原因不明,但带走的资料涉及“定向潜意识触发”和“行为模式覆写”等前沿且危险的领域。
“筛选听众……”陈默反复咀嚼着这个词。这意味着,“摹仿师”的目标可能不是普通大众,而是特定的人群——那些有能力、有需求购买或利用这种技术的人。这三起“自杀”,是他精心制作的“简历”和“广告”。
“必须在他找到‘听众’,或者制造出更多受害者之前,阻止他!”队长声音沙哑,眼中布满血丝。压力不仅来自案件本身的诡异和危害,更来自上层和社会舆论无形的重压。
技术队按照陈默的思路,对三名死者生前一段时间的数字足迹进行了地毯式排查。海量的数据需要时间分析,但一个共同的异常点很快浮出水面:在死亡前24小时内,三人都曾登录过一个名为“深空画廊”的加密虚拟现实(VR)平台,参与了一个名为“潜意识之海”的私密体验房间。
“深空画廊”是一个门槛极高的VR社区,号称提供最顶级的沉浸式艺术体验,用户需要特殊的邀请码和设备才能进入。技术队设法搞到了访问权限,当虞倩和林峰戴着VR设备,进入那个“潜意识之海”房间时,所见的景象让他们感到了强烈的不适。
房间内部并非固定的场景,而是一种不断流动、扭曲的抽象空间,色彩浓烈到失真,伴随着一种低频的、仿佛能直接作用于颅腔的嗡鸣声。空间中漂浮着一些破碎的意象:断裂的古典柱式、燃烧的书页、流淌的二进制代码……分别对应了建筑师、教授和程序员的领域。而在这些意象深处,偶尔会极快地闪过那首“沉默的孩子不说话”的童谣文字,以及那个完整的“蛇绕钥匙”符号,速度快到几乎无法被意识捕捉,却足以烙印在潜意识层。
“是这里了!”虞倩退出VR,脸色发白,揉着刺痛的太阳穴,“那种环境待久了,正常人都会感到烦躁和混乱。如果结合了特定的‘触发指令’……”
“找到这个房间的创建者和访问记录!”陈默立刻下令。
“深空画廊”的服务器设在海外,受严格的隐私法保护,获取用户信息异常困难。通过国际刑警渠道的协调需要时间。而“摹仿师”显然不会给他们这个时间。
第四起事件发生了。这次不是死亡,而是一起极其诡异的公共安全事件。
一名平时温和谦逊的中学历史老师,在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时,突然毫无征兆地冲向一尊珍贵的古希腊陶瓶展柜,用头疯狂撞击防弹玻璃,口中反复嘶吼着破碎的童谣句子:“红色的月亮……挂天上……盒子要开了!”场面一度失控,老师被制服后陷入癫狂状态,无法沟通。
警方在其家中搜查,找到了接入“深空画廊”的设备,历史记录显示他也进入过“潜意识之海”房间。在他的个人电脑里,发现了一个加密文件夹,破解后,里面是大量关于“群体性癔症”、“历史符号的催眠力量”的研究资料,以及几张模糊的、似乎拍摄于某个地下场所的壁画照片,壁画的内容,正是“蛇绕钥匙”的符号!
“他在被‘触发’后,行为指向了那个符号相关的实物!”陈默敏锐地意识到,“摹仿师”的测试升级了!他从引导个体“自杀”,转向了引导个体去“寻找”或“揭示”某种东西!那个历史老师撞击古希腊展柜,是否是一种扭曲的、试图“打开”或“接触”与符号相关古物的行为?
“立刻根据这些壁画照片的背景特征,在全市范围内搜索可能的地点!”队长下令。同时,对所有已知的、可能与“潘多拉”符号相关的场所、人物进行保护性监控,防止成为下一个目标。
陈默则将注意力集中在那首童谣和“钥匙”的隐喻上。如果“钥匙”是触发指令,那么“锁”在哪里?“盒子”又是什么?
他再次调阅了“缄默之血”案的所有卷宗,尤其是李丫的笔录(虽然稀少)和物证。李丫是已知的、接触过“潘多拉”核心符号并受到严重影响(看到红色月亮幻觉)的个体。她的“锁”是被强行植入的。那么,“摹仿师”现在是在寻找新的、合适的“锁”,还是在激活那些早已被埋下的、沉睡的“锁”?
他想起了韩立,那个冷静自杀的博士。韩立是否也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把被植入指令的“锁”?他的自杀,是任务完成后的清理,还是……被触发的另一种形式?
一个可怕的猜想在陈默脑中形成:“潘多拉”组织可能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在社会各个层面,悄无声息地“播种”!他们利用各种机会(比如高端沙龙、特定培训、甚至是不起眼的接触),在特定目标的潜意识中埋下“指令种子”(可能是以符号、声音、特定情境为载体)。这些“种子”平时处于休眠状态,一旦接收到正确的“钥匙”(特定的触发信号),就会瞬间激活,改写个体的行为!
“摹仿师”叛逃后,不仅带走了技术,可能还带走了一份……“种子”名单!他现在所做的,就是在测试不同的“钥匙”,激活名单上不同的“锁”,向潜在的买家展示这种可怕的控制力!
那个历史老师家中的壁画照片,可能就是某个“锁”的位置标识!
全市的搜索有了结果。照片中的壁画背景,与城南一个废弃多年的、前身是某秘密科研单位的地下防空洞内部结构高度吻合!
行动组立刻出动,包围了那个防空洞。入口隐蔽,内部结构复杂,空气中弥漫着陈腐和铁锈的气味。在手电光的照射下,他们在防空洞最深处的墙壁上,找到了那幅完整的、色彩斑驳的“蛇绕钥匙”壁画!
壁画前的地面上,有新鲜的脚印和跪拜的痕迹。显然有人最近来过这里。
但这里空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