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刺眼的白光骤然炸开,李扬下意识地抬手挡住眼睛,耳边传来空气流动的呼啸声——等光芒散去,脚下不再是无尽号指挥中心的合金地板,而是铺着青石板的街道,鼻尖萦绕着潮湿的水汽与汽车尾气混合的味道。
“这是……地球?”梁小龙放下挡眼的手,环顾四周——不远处是黄浦江,江面上货轮缓缓驶过,对岸的东方明珠塔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街边的行人穿着2000年代风格的衣服,手里拿着翻盖手机,偶尔有出租车驶过,车身上印着“上海出租”的字样。
李扬掏出从主世界带来的终端,屏幕上没有系统空间的光纹,只有普通的时间显示——2006年9月12日。他心里一沉,随即反应过来:“剧情开始是2007年,咱们正好提前了一年进来,有足够的时间布局。”
“提前一年好啊,能赶在杨冬自杀、汪淼遇到倒计时之前搞点事情。”梁小龙松了口气,指着街边一家挂着“网吧”招牌的小店,“走,先去查点资料,看看这个世界的‘现状’,别跟咱们知道的剧情有偏差。”
两人走进网吧,昏暗的空间里弥漫着烟味,几十台cRt显示器闪烁着光芒。李扬开了两台相邻的机器,熟练地打开浏览器——页面加载速度很慢,还是拨号上网的节奏。他先是搜索“科学边界”,屏幕上跳出零星的信息:这是一个由全球顶尖学者组成的学术组织,定期举办研讨会,核心成员包括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甚至有几位诺贝尔奖得主,最近的活动主题是“基础科学的局限性”。
“看起来还挺正规,没暴露Eto的身份。”梁小龙凑过来看,指着一条2006年6月的新闻,“你看这个,科学边界组织在瑞士开了个会,叶文洁也去了,她Eto的统帅吧?”
李扬点头,继续搜索“科学家自杀”——结果比预想中少,只有两三条零星报道:2006年3月,美国物理学家艾伦·亚当斯在家中自杀,遗书上写着“物理已死”;2006年7月,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山田一郎在实验室自焚,现场留下类似公式的涂鸦。“看来大规模自杀潮还没开始,智子的干扰才刚刚显现,杨冬应该还在研究她的弦理论。”
他又搜“三体游戏”,结果只有一些无关的小游戏,没有那款VR游戏的痕迹。“游戏还没公开,应该还在Eto内部测试阶段,用来筛选核心成员。”李扬关掉浏览器,靠在椅背上,语气带着感慨,“咱们来的时机正好,既避开了一开始的混乱,又能在智子没完全锁死科学前,把咱们的应用科技落地——毕竟智子只盯着基础物理,像纳米材料、新能源这些应用领域,它管不着。”
梁小龙搓了搓手,眼神里带着期待:“那咱们现在就开始搞钱搞科技?你随身空间里的黄金,够不够启动?”
“放心,几十吨黄金,够咱们铺个大摊子。”李扬笑着点头,指尖在终端上轻点——这是他从主世界带来的特制终端,能连接随身空间,还不会被智子监测。他打开空间界面,屏幕上显示着整齐堆放的黄金金砖,每块10公斤,码得像小山一样。“不过不能一次性变现,太张扬会被盯上。咱们先找个靠谱的渠道,分批次把黄金换成现金,再注册公司,把桃园科技的招牌打出来。”
两人当天就离开了上海,飞往香港——这里是国际金融中心,有成熟的黄金交易市场,也容易找到地下渠道。李扬通过终端联系上主世界认识的地下商人(对方在这个世界有同名的“分身”),约定在香港某酒店的地下室交易。
当李扬从随身空间里取出1吨黄金(100块金砖)时,地下商人的眼睛都直了——这些金砖纯度高达99.99%,比市面上的标准金砖纯度还高,表面没有任何标记,像是凭空出现的。“李先生,您这黄金……来源没问题吧?”商人咽了口唾沫,手都在抖。
“放心,干净得很,你只管按市价收,后续还有更多。”李扬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底气。商人不敢多问,当天就联系了香港的几家银行,将1吨黄金兑换成了约1.2亿港元(2006年黄金市价约120港元\/克)。
拿到第一笔资金后,李扬没有急着注册公司,而是先筛选带来的“桃园科技资料”——他从主世界带来的资料,涵盖了纳米技术、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多个领域,但大多是“简化版”:比如纳米技术,他去掉了涉及“量子纠缠”的部分,只保留基于传统化学合成的纳米材料配方,性能比汪淼后来研发的纳米飞刃稍强,但原理更简单;新能源方面,他放弃了反物质引擎和行星级零点能,只保留“小型零点能发生器”的图纸,功率足够驱动汽车、船舶,甚至小型工厂,原理基于“热能转化”,避开了基础物理;人工智能方面,他拿出了“小玲简化版”——去掉了五维观测能力,只保留常规的数据分析、自动化控制功能,运算效率比这个世界的顶级AI高10倍,但不会引起智子的注意。
“这些技术,既比这个世界先进,又不会太超前,正好用来打开市场。”李扬看着筛选后的资料,满意地点头,“咱们先从材料和新能源入手,这两个领域最容易落地,也最容易赚钱。”
接下来的一个月,李扬在香港注册了“桃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港元,经营范围涵盖“新材料研发、新能源技术推广、人工智能应用”。他没有担任董事长,而是找了个在这个世界没有背景的“职业经理人”(通过猎头公司招募,忠诚度通过小玲简化版AI评估),自己则以“幕后投资人”的身份,躲在幕后操控。
公司刚成立,李扬就抛出了第一个“杀手锏”——“桃园一号”纳米材料。这是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强度是钢材的20倍,重量却只有钢材的1\/5,成本却比这个世界的普通碳纳米管低30%。李扬通过职业经理人,将样品送到了几家大型航空公司(波音、空客)和汽车厂商(丰田、大众),瞬间引起了轰动。
波音公司的工程师在测试后,当场拍板:“这种材料如果能量产,我们的波音787机身重量能减少20%,油耗降低15%,我们愿意先付1亿美元的预付款,订购100吨。”
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桃园科技的账户很快就从1.2亿港元涨到了5亿美元。李扬没有止步,又推出了“桃园二号”新能源——小型零点能发生器。这种发生器像一个微波炉大小,能持续输出10千瓦的电力,不需要任何燃料,只需要定期维护(其实是李扬通过随身空间补充能量,对外宣称“吸收环境热能”),成本只有传统发电机的1\/10。
消息一出,全球能源行业都震动了——2006年,石油价格还在高位,新能源技术还停留在太阳能、风能的初级阶段,这种“零成本发电”的设备,简直是颠覆性的。非洲、中东的一些国家率先抛出订单:尼日利亚订购了1万台,用于偏远地区的供电;沙特阿拉伯订购了5万台,准备替换部分石油发电机。
梁小龙看着每天增长的订单,笑得合不拢嘴:“扬哥,咱们这钱赚得也太容易了!这才一个月,就从1亿港元涨到了50亿美元,比在主世界开矿还快。”
“这只是开始,真正的布局在非洲。”李扬指着世界地图,手指落在非洲中部的加蓬——这个国家面积不大,人口只有150万左右,却是非洲重要的石油和木材出口国,政局相对稳定,而且远离欧美和中国的核心视线,适合建立“根据地”。“咱们把总部迁到加蓬,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铁矿、锰矿),适合建材料工厂;劳动力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而且加蓬政府腐败程度不高,只要咱们投资基建、提供就业,很容易拿到优惠政策,甚至掌控当地的经济。”
2006年11月,桃园科技正式将总部迁往加蓬首都利伯维尔。李扬通过职业经理人,向加蓬政府提出了“战略合作计划”:桃园科技投资10亿美元,建设一条从利伯维尔到弗朗斯维尔的铁路(加蓬当时只有一条老旧的窄轨铁路);投资5亿美元,建设两座大型水电站;投资3亿美元,建设利伯维尔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条件是,加蓬政府将东部的锰矿开采权(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北部的石油勘探权,以及首都周边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无偿租借给桃园科技50年,并且免除桃园科技10年的税收。
加蓬政府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当时的加蓬经济依赖石油出口,财政赤字严重,桃园科技的投资正好解了燃眉之急。而且这些条件看起来“公平”:桃园科技投资基建,政府出让资源和土地,双方各取所需。
但他们不知道,李扬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在加蓬首都周边的100平方公里土地上,建起了“桃园科技园区”——里面不仅有材料工厂、新能源工厂,还有隐藏的“研发中心”(其实是小玲简化版AI的服务器所在地)、“训练基地”(用于培养当地武装,由梁小龙负责),甚至还有一条秘密的“地下通道”,连接到李扬的随身空间,方便运输设备和物资。
梁小龙则忙着“招兵买马”——他从加蓬当地招募了2000名青壮年,进行军事化训练,配备了从主世界带来的“简化版武器”:电磁步枪(去掉了反物质弹头,只保留电磁加速功能,威力比普通步枪强3倍)、防弹衣(用桃园一号纳米材料制作,能挡住普通子弹)。他还从主世界带来了100台基础型终结者机器人,作为训练教官,也作为核心战斗力。“这些人以后就是咱们在非洲的‘私兵’,负责保护工厂、看守资源,等咱们实力够了,还能用来应对Eto的骚扰。”
接下来的半年,桃园科技的扩张速度快得惊人:
- 材料领域:在加蓬建起3座纳米材料工厂,月产量达到500吨,除了供应给波音、空客,还进入了军工领域——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订购了200吨,用于F-35战斗机的机身改造;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也抛来了订单,用于苏-35的升级。
- 新能源领域:在尼日利亚、卢旺达、埃塞俄比亚建起10座小型零点能发电站,为当地提供稳定的电力,同时也赚了大量外汇。桃园二号发生器还进入了民用市场——在欧洲推出“家用零点能发电机”,虽然价格高达1万美元一台,但还是被抢购一空,因为它能彻底解决电费问题。
- 人工智能领域:推出“桃园智能管家”——一款基于小玲简化版的AI,能控制家电、管理日程、甚至辅助办公,运算效率比当时的苹果Siri高100倍,很快就占据了欧洲和亚洲的高端市场。
- 生物工程领域:推出“桃园超级稻”——一种基因改良的水稻品种,亩产高达1500公斤,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合在非洲的干旱地区种植。李扬在加蓬、卢旺达推广种植,不仅解决了当地的粮食短缺问题,还赚了大量的农业补贴。
到2007年6月(距离剧情开始还有半年),桃园科技已经成为横跨材料、能源、AI、生物的跨国巨头,总资产超过500亿美元,在全球12个国家设有分公司,员工超过10万人。而李扬,这个“幕后投资人”,也通过一系列操作,悄悄掌控了加蓬的经济命脉——他投资的铁路、水电站、机场,占据了加蓬基础设施的70%;他的锰矿和石油开采,贡献了加蓬Gdp的40%;他的“私兵”规模扩大到5000人,装备比加蓬政府军还先进,甚至能影响加蓬的政局——加蓬总统在公开场合称李扬为“加蓬的恩人”,私下里却称呼他“无冕之王”。
这天晚上,李扬和梁小龙站在桃园科技园区的顶层观景台,看着下方灯火通明的工厂和训练基地,远处的利伯维尔市区一片宁静。
“扬哥,咱们这一年干得够猛的,桃园科技现在的规模,比主世界刚开始时还大。”梁小龙手里拿着一杯红酒,语气里带着自豪,“加蓬现在就是咱们的后花园,想调多少资源就调多少,连总统都得看咱们脸色。”
李扬点头,目光望向星空——那里有4.2光年外的三体星系,有正在飞来的智子,还有即将到来的“三体危机”。“这只是第一步,咱们现在有了钱、有了科技、有了根据地,接下来就是等剧情开始——等汪淼遇到倒计时,等古筝行动启动,等Eto暴露,咱们再慢慢出手,把水搅浑,然后坐收渔利。”
他顿了顿,指尖在终端上轻点,调出桃园科技的研发进度:“对了,航天领域的研发不能停,咱们在加蓬建的火箭发射场,下个月就要进行第一次试射——虽然只是小型火箭,但能把卫星送上近地轨道,以后咱们就能自己发射侦查卫星,盯着Eto和联合作战中心的动向,不用再靠别人的情报。”
梁小龙看着终端上的火箭图纸,眼神里带着期待:“等咱们的火箭能送更大的东西上太空,是不是就能建太空基地了?到时候就算三体舰队来了,咱们也有退路。”
“不止是退路,是进攻的基地。”李扬笑着纠正,“等咱们的太空基地建起来,就能量产咱们的战舰——虽然只是简化版的,没有反物质引擎,但有零点能和纳米装甲,对付三体第一舰队的水滴,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夜风拂过观景台,带着非洲草原的气息。远处的训练基地传来整齐的口号声,那是梁小龙训练的“私兵”在夜训;工厂里的机械臂还在运转,连夜生产着纳米材料和零点能发生器。李扬知道,他们在这个世界的棋局,才刚刚布下第一颗子,接下来的一年,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既要应对智子的监视,又要避开Eto的骚扰,还要在人类与三体的夹缝中,快速壮大自己的势力,为最终的决战,埋下伏笔。